复旦大学冯玮博士
日前,新东方网记者独家专访了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日本研究中心的冯玮博士,就高校自主招生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问:怎样处理自主招生和统一招生的关系,怎样分配时间和精力才能尽可能取得双赢的结果?
答:今年4月,教育部派出工作组前来上海,就高校考试和招生问题召开了几次座谈会。会上,中学校长对高校结成“北约”、“华约”等进行联考,几乎均表示反对。包括我在内,很多大学教授也表示反对。因为,自主招生和统一招生考试内容存在的明显差异,客观上加重了中学和考生的教学负担。不难发现,由于各名校的选才标准有明显差异,如复旦以“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为教学理念,以使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为目标,努力使学生具备作为一名领军人物必需的专业及经济学、法学、人文等素养,因此自主招生考试(俗称“千分考”)涵盖中学所有科目,而以工科见长的“卓越联盟”各高校,则侧重于考察理科类科目。
那么,怎样分配时间和精力才能尽可能取得双赢结果呢?我们知道,孔子的教育思想概括而言就是两点,一是“有教无类”,二是“因材施教”。“人贵有自知之明”,作为考生,首先要“自知”是否“拔尖”,是否有把握冲击众生向往的名校,即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定位。事实上,能够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名校的考生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高三学生而言,仍必须将学校的教学内容放在第一位。
问:自主招生成功进入名校的机会有多大?
答:按照近几年的录取率,参加自主招生进入名校的机会不小。例如,复旦的面试淘汰率为50%,相对统一招生而言机会大得多。
问:自主招生进入名校的学生和统招考进名校的学生待遇一样吗?他们会不会掉队,尤其是某些成绩并不是十分突出,但是通过自主招生进大学的学生而言。
答:往年待遇完全一样。不过,2012年由于各校推出了各种“计划”,如复旦自主招生和着重在基础学科培养人才的“望道计划”无缝对接,其他兄弟院校的“校长直通车计划”、“自强计划”、“拔尖计划”、“领军计划”、“领航计划”等也各有侧重,因此待遇可能稍有不同。但按照我的看法,这种“不同”仅 仅是名义上的,在具体教学安排等方面,不会有太大差别。
至于考生进校后是否会“掉队”,我认为问题不在于自主招生。如前面所述,自主招生本质就是“掐尖”。事实上,所谓“偏才、怪才”经过自主招生进入名校的例子,几乎绝无仅有,因此即便有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名校的考生“掉队”的情况,也不是因为他们基础不好,而是因为他们在进入名校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前些时,网上有报道称,清华大学通过人人网“圈人”的方式进行点名,这说明“翘课”在聚集了众多高分考生的清华,也并不鲜见。若不是将名校视为新的“起点”,而视为“游乐场”,那么即便是“状元”,也可能“掉队”。
问:最后,请您为参加今年高考的高中生们送上一些鼓励和祝福的话。
答:我在招生时常对考生说:“进哪所高校的大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从那扇大门出来后奔向何方,能获得多大的发展空间。”高考是人生的一场重要考试,但人生的考试并不只有高考。高考的成功绝不意味人生的成功,反之亦然。
调查显示,在各行各业“叱诧风云”的领军人物没有一个是“高考状元”,就是很好的证明。阅历较丰富的人,所以能够具有“淡然处世”的生活态度,就是因为他们懂得“祸福相倚”,懂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生活,需要一种态度,考试,同样需要一种态度。我相信,一个合格的考生,必然是一个懂得以怎样的态度迎接即将来临的高考的考生。对这样的考生,不需要鼓励,只需要祝福。
版权声明:本文系新东方网独家稿件,版权为新东方网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新东方网)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贾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