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报考信息 > 招生简章

自主招生系列访谈二:自招能为考生带来哪些实惠?

时间:2017-09-22 18:08:49  来源:  作者:  阅读数:

复旦大学冯玮博士

    日前,新东方网记者独家专访了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日本研究中心的冯玮博士,就高校自主招生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问:自主招生能为考生带来多大实惠?

  答:高校“自主招生”,而不是“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采取的基本招生模式,也是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的应有路径,其方向是正确的。但我们必须明确,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是计划体制的“最后一个堡垒”,以及当今中国社会诚信的缺失,所谓的“自主招生”仅仅是民间约定俗成的称谓,其本质是“自主选拔”而不是真正的“自主招生”。例如,被高校“选中”的考生,一般仍要参加统一招生考试并且必须“上线”。2007年,由于清华在重庆没有文科招生计划,因此最终无法录取文科“状元”黄文帝,是典型事例。2010年陕西考生孙见坤由于在统一招生考试阶段距“一本线”差6分,使复旦无法将这位在“博雅杯”征文中获一等奖的考生录取,也是典型事例。

  那么,“自主招生”究竟能为考生带来多大实惠?我认为,参加自主招生和未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获得的“实惠”迥然有异。

  从“广义”上说,进行自主招生的各名校的招生总数是常数,即自主招生 + 统一招生 = 招生总数。因此毋庸赘言,自主招生人数的增加,同时意味着统一招生人数的减少。由于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大都需经“学校推荐”,因此,未获得推荐的考生,由于“裸考难,难于上青天”,因此其进入名校的几率和以往未实行自主招生时相比,必然减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么,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是否因此获得实惠呢?我认为也必须作具体分析。应该看到,自主招生具有正反“两面性”。一方面,它使高校和考生能更直接地“面对面接触”,并在较大程度上克服了“一考定终身,一分定前途”的弊端,使考生因为“预录取”而享有多达几十分的加分优惠,极大降低了报考风险。另一方面,由于2012年“北约”11校、“华约”7校的“联考”同复旦的“推优直选”面试均安排在2月11日,使考生只有“华山一条路”。例如,参加“北约”联考的考生可以填报3所大学,几乎不可能“掉档”,因此也就几乎失去了被复旦录取的可能。 

 

  版权声明:本文系新东方网独家稿件,版权为新东方网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新东方网)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贾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