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不少高校的自主招生,要求报考的学生须“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或论文”,学生一旦入围自主招生名额,高考可降20分至40分。此番新政一出,忙坏的可不只是高中生,还有他们的家长们。由此可见看出,自主招生上下求索改革的这几年是否陷入了“负和游戏”的困境?我们一起来看看下文的相关介绍吧!
轰轰烈烈的自主招生的初衷是什么?是把那些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但在原有的考试系统下,很难通过高考进入理想高校的学生,在经过一定的考察后,最终吸纳进高等教育系统。而这几年的自主招生,依旧是学校以综合成绩排名分配名额。这些偏才、怪才依旧被拒之门外,高校只是提前预定了那些本就可以通过高考途径考进来的学生。与此同时,社会资源的消耗、贪污腐败的滋生等各种问题频现。包括这次高校要论文,即使有高中生有能力写出水平出众的论文,但发表的渠道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反之,有关系或是有经济能力的人可能就会利用这个漏洞被纳入到自主招生之中,也违背了高校“提高门槛”的意愿。这一举措实在值得商榷。
在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3月发布的2015年世界大学声誉排名中,清华升至26名,北大升至32名。世界一流的大学,不仅意味着有一流的大师、一流的学生和一流的成果,也意味着应该有一流的制度。回顾一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被奉为教育圣地的西南联大,恰恰出现在我国国力最虚弱、自身硬件条件极其缺乏的抗战时期。而正是此时的西南联大,其办学质量直到今天都无法被人超越。当时的西南联大涌现出一批奇才、怪才,这些人通过校方专门进行的评估,便可入学。这种唯才是举的选拔,才是真正的自主招生。
中国的大学,不缺各种外在的行政法规,独缺学术共同体内在的“行规”。如今自主招生正尝试改变通过量化的、外在的评价体系选拔人才。早前根据教育部最新下发的通知,高校自主招生不得分配推荐名额,吸纳更多自荐的学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界正探索着中国环境下的制度创新。,自主招生可以通过独立的招生委员会,在内部建立起一套内在价值标准和程序性规范。期待自主招生良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