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报考信息 > 院校动态

热议:高校为啥十分关心“挖人”战术

时间:2017-09-22 19:34:35  来源:  作者:  阅读数:

世界上的一流高校,大量的师资是从别的学校“挖来”的。

既然要求高校办成一流,那么隐含的前提就是:第一,从“挖人”方看,现在不是一流,解决办法首选的就是师资力量的升级。这就要从外单位“挖人”。第二,从被挖者看,被挖到一流高校,既是对自身学术水平的肯定,也是进一步开拓的机会,盼望着“被挖走”。

客观地看,这是学者和高校间的“蜜月期”。出现这个现象,宏观上看是好事,是我国高校管理在办学思想上的进步。但现在却是一片声讨之声,有何依据呢?无非是损害了被挖单位的利益,以及在本校出现“不平等”待遇。

长期以来,在我国,学者的学术水平是被“工作单位”这个标签所定义的。同一个学者,如果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就是高水平;如果在普通高校工作,就是一般水平;如果在名不见经传的单位,就是没有水平。因此,同一篇研究论文,用中科院名义发表,很容易通过评审;用普通高校名义发表,也说得过去;若是杂牌单位发表,就可能被人忽视。因此,一个普通高校的学者进行基础性学术研究所面对的环境是极为艰难的。而另一方面,以毕业生为主要渠道进人时,一流高校的师资来源与普通高校的师资来源没有本质区别。

而如果优秀人才不能进入一流高校,在“学术水平=工作单位”这个状况下,在推动学术进步意义上,也就有很大的概率被废了。这是宏观上的基本局面,因而一流高校“挖人”是对推动学术进步的主动担当行为(尽管高校“挖人”的动机可能是为了其他利益),与引进挂名院士相比,这就是进步。

但问题来了,现在“挖人”的标准多是以“千人”“长江”为导向,或是以“高水平论文”为导向,那就成了另一回事。一般而言,被挖者此后要承担高压(高期望),就个人学术而言,基本上是灾难性的;但就个人利益上而言,是优先性的选择。这首先会引起本校现有师资的不满。其次,被挖单位已经把此人立为“标杆”,马上就被挖走了,不平之气就会很大。

所以,“挖人”单位的利益标准和“被挖”单位的利益就出现了冲突。这个“挖人”模式的标签是:名头=学术水平。

但是,此类媒体热衷于报道的“挖人”并不是高校人才争夺的重点。

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单位间“挖人”模式部分是出于学术原因。对于这类“挖人”模式,双方都是平淡对待的。在一流学科建设的期盼下,我们看到的是此类“挖人”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是,这类普遍性出现在一般高校。

故而,客观上一流高校就难受了,在“学术水平=工作单位”这个标签下,人员难以流出,从而在引进人才问题上困难很大,使用“名头=学术水平”这个标签是最简单的选择。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一流高校的“名头=学术水平”模式的“挖人”难以产生正面的积极效果;而普通高校的“挖人”也难以挖到高水平的学者。相信在历经几年这样的“挖人”热后,也就会自然停止。

这个过程达成的结论是,“学术水平≠工作单位”,“名头≠学术水平”。从而,导向学术水平评价标准的实质性变化。

笔者认为,几年后将普遍出现以学术水平或强化学科学术力量为导向的“挖人”。这类“挖人”就是创造科学进步的环境条件。在这层意义上,目前的“挖人”就是打开大门的粗暴行为,也因此而被普遍抨击。然而,打开这个大门的社会进步意义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一流高校必须集群一流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