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新京报》刊登了一篇出自高校教师燕农的文章《扒掉“高考志愿指导委员会”的马甲》(本文后附有原文)。文章的大部分内容在声讨所谓的“高考志愿指导委员会”“拿假冒认证、签订于法无据的“保录”协议,涉嫌诈骗”的行为。对此晨雾表示赞同。为考生家长们提供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无论是收费的,还是公益的,都是一件十分认真严肃的事情,这关系到考生的前途,来不得半点含糊,更不能允许借机诈骗。
也正因为如此,晨雾对自称高校教师的本文作者燕农在文章倒数第二段谈及的“在高校所历所见的经验”表示非常不认同。作者称:
考生报哪个学校、专业更靠谱,无外乎是把其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与建档线相比超出多少分,作个趋势判断。舍此,谁也没有精准定位的本事。
这也说的太绝对了吧!作者一方面把志愿填报说得过于简单化,无非也就是只能做一个趋势判断,似乎谁都能做。假如真的这样,作者所声讨的那些所谓的“骗子”没有任何市场?另一方面,作者认为“舍此,谁也没有精准定位的本事”。那考生家长们的高考志愿填报需求岂不是无法解决?
这段话暴露了作者对高考志愿填报一无所知。同时据晨雾了解,多数高校教师虽然每天生活工作在高校,其工作多与高校的教学科研有关,至多是对高校的专业比别人了解多一些。其实对真正的高考志愿填报也是知之甚微。
我们首先必须承认,高考志愿填报作为考生整个学业规划的一部分,这是一门学问。它有着自己的一些可以研究和遵循的规律。比如同为高校教师的北大教授孙东东就提出了“知己知彼”的高考志愿填报原则。可是光有原则还不行,还需要结合历史数据、高招录取规则进行实操。高校的很多教师正是这种实操能力不行。你让他说道理,他能够讲得头头是道。你给出一个考生实例来:某校理科一模二模等考试XXX分,希望上XX类专业,请他给出几所合适的大学和专业,并讲出理由来。再进一步,等到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让他给出五六所合适的平行高校和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录取的把握有多大,再结合其他批次的填报如何处理?等等,他可能就傻了眼。傻了眼还像作者一样有理直气壮的理由:谁也没有精准定位的本事!
晨雾说这些是想表明,高考志愿填报决没有作者说的那么简单。
那么,高考志愿填报是不是就一定那么复杂,那么难,非要请专业机构代为填报不可呢?我看也未必。因为在晨雾看来,高考志愿填报并没有那么复杂。特别是实行了考后知分报志愿之后,任何一个家长(无需具备高等学历)经过自己学习之后都能够掌握,并且能做得很好。晨雾义务从事高考志愿填报网上服务工作已经将近10年了,成千上万名家长通过网上学习都掌握了志愿填报知识,为自己的孩子成功填报了志愿,这一点每年高考录取之后从晨雾博客粉丝们的喜报就能看到。我在每次给家长们讲座的时候都会告诉大家:你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认真学习,你们都能成为志愿填报专家!
晨雾这样说,并没有否定专业志愿填报机构的作用。既然志愿填报是一门学问,或者说是一种技能。掌握了这个技能的专业人士进行合理的收费服务也无可非议。这就像家里的电器设备坏了一样,你既可以自己修理(如果你自己就懂),也可找朋友帮忙,还可以请专业的维修师傅。至于收费高低,我认为应由市场决定。出现各种诈骗怎么办?依法惩治呀!各行各业不都是这样的吗?高考志愿填报也一样可以这样做!
晨雾只想告诉大家:高考志愿填报没那么简单,但是也没那么难!
晨雾认为燕农的这篇文章最精彩的是最后一段话:
这其实也是高校招生咨询上做得不够的侧面印证:高考志愿咨询本质是一种信息服务,高校应以敞开的招生信息公开渠道、详细的招生信息服务,去尽到自身指导义务,而非忙着掐尖。而今,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正异化为一些学生家长的依赖,由咨询机构包办,这也是对高校加强教育公共服务的敦促。
这个批评太对了,晨雾举双手赞同。晨雾义务从事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最大的感触就是信息不畅。不仅高校的招生信息不畅,各省市高招办的招生信息也不畅。信息不畅会加重考生家长们的为难情绪,同时也容易因为信息垄断滋生腐败。晨雾这些年一直在呼吁高考招生信息公开。例如晨雾年年都在呼吁北京市高招办应当及时公布各个批次高校录取分数线,但是一直到2014年北京才得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