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报考部队文职时,顺利通过了笔试、面试,但是快到政审环节了,还是没通过资格审查”,毕业于北京一所211高校的王磊对去年就业遭遇感到不平,“工作人员指着毕业证上的‘非全日制’明确答复说,这个就是不行。”
2017年入学的两年制非全日制硕士(以下简称非全硕士)去年秋天就已经准备踏入职场,今年6月正式毕业,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恰逢校园招聘季,又一批非全硕士面临就业问题,非全硕士的含金量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
两种硕士实际区别大不大?
从政策来看,这两种硕士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非脱产”。
2016年9月,教育部文件将非全硕士界定为“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与全日制硕士相比,区别正在于“非脱产学习”,也就是说,非全硕士一般应是有工作的。
而尴尬之处在于,由于非全硕士纳入统考、与全日制硕士统一招生标准,考试难度相比原来的在职研究生提高了。
相比全日制,非全日制第一志愿初试上线人数少,学校有名额、没学生。
因此,部分第一志愿报考全日制硕士的本科应届生便被调剂到非全日制,但没能“非脱产学习”。
王磊就是被调剂的非全日制硕士,但由于毕业时不被认可,他无奈选择去了互联网传媒公司。
非全硕士是否“非脱产学习”,部分取决于招生单位的培养方式。
李莉目前是上海一211高校会计专业的研二学生。她班上有50名同学,约一半在有工作的情况下读非全硕士提升学历的,“不少同学在很好的国企,也有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
正因如此,李莉所在班级只在周六周日上课,研一一年完成全部课程,学制两年半。她每年学费高达16万元,且学校不解决住宿。“实在不想再来一年了。”
与李莉情况不同,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研究所的2019级硕士新生小黄的经济压力小了许多。
她说,“除了入学成绩低一点,没有国家奖学金,我们与全日制硕士的区别就只有一个毕业证上的‘非’字”。
小黄与全日制的同学一起上课、住宿,科研完全同步,每个月可以拿到1500元的补助,只不过这部分资金由课题组提供,目的是保证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硕士待遇相同。
此外,她的学费也会与全日制硕士一样,以补助的形式全部返还,还可以参评校级奖学金,老师也承诺她们可以参加校园招聘。
“招聘单位认不认可不清楚,反正我们在研究所内部是没有区别的。”
非全硕士 用人单位认知不一
政策上,非全硕士与全日制硕士的质量是无差别的。
根据国家政策,非全硕士与全日制硕士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非全硕士的学位论文也将纳入抽检范围,可颁发学位证、毕业证。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张欣是以初试、复试均第一的成绩,第一志愿考上的非全日制,她周围的非全硕士同学们在上课、考试成绩上的表现并不输全日制硕士,导师们也无差别对待。
“为了向招聘单位证明非全日制的培养方式与全日制一模一样,学校还针对非全硕士开具了推荐信”,山东大学的非全硕士小林说。
红网曾发评论提到,招聘单位不知晓改革措施,进而导致非全日制研究生派遣难、就业难、城市落户难、人才引进难等尴尬局面。
王磊去年的遭遇似乎印证了这一点,“根据去年找工作的经历来看,互联网公司这类私企会更看重能力,因而也就忽略了两类硕士的差别。”
“同学们在考公务员、进国企的过程中会有差别”,王磊认为,非全硕士遭受不公正对待,可能是因为一些单位不了解政策,在职硕士含金量不高的影响根深蒂固。
现任职于山东师范大学的褚庆成老师,曾连续十四年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非全日制硕士以前被称为在职硕士,过去在职硕士的培养确实有不规范的地方。社会上的偏见有一定道理,但不应成为常理,”
褚庆成表示,“从制度上讲,非全硕士的招生更严格了,从培养角度讲,高校的培养力度也越来越大,因此从长远看,非全硕士的人才质量肯定是越来越有保障的。
正值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期内,查询职位表可发现,不少岗位要求考生具有硕士学位。
记者以考生身份咨询了几家招考单位,工作人员听到“非全日制硕士”,往往会先问“是在职研究生吗?”,随后表示,“非全日制硕士可以报考”。
找工作 非应届生身份成焦点
每年近16万元的学费换来的可能是就业歧视,李莉感到很委屈:“我们学费高了这么多,还要自己租房,我们已经多付出很多了,为什么还是不被认可?”
但最令她担忧的是,她可能无法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参加校园招聘、考公务员。
褚庆成介绍说,以前的在职研究生是有工作单位的,高校一般不会接收在职研究生的个人档案,其个人档案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保管,他们不属于应届毕业生。可以看出,如果学校不接收档案,非全硕士便不被认定为应届毕业生。
2020年国考有不少岗位仅限2020年应届毕业生报考,且学历要求硕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那么2020年毕业的非全硕士能否报考此类岗位?南都周刊记者致电了多个部门采访。
浙江省税务局工作人员表示,只要考生确认,就读学校能够做应届生派遣,那么就可以报考仅限应届生的岗位。
昆明海关工作人员也表示,这要看学校能否派遣,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一般只有全日制硕士档案才在学校,才算应届生,“既然档案在学校,学校能派遣,又是跟全日制一起学习,那你为什么不是全日制?”
目前,有部分学校明确表示不接收非全日制硕士的档案。如厦门大学在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提到,“被我校录取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其档案、户口和人事关系等均不转入我校”。
“我的档案在生源地。”李莉说。她曾在一家外企实习过七八个月,最近刚结束,这是她全部的实践经历。她无法作为应届生参加校园招聘、考公务员,而参加社会招聘又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
这正是不少非全硕士的尴尬之处——他们既不算作应届生,又没有工作经验,无论是校招还是社招,都没有优势。
事实上,为了避免非全日制硕士成为应届本科生读研的替补选择,避免非全硕士没有工作经验又不被认定为应届硕士的尴尬,非全硕士的政策开始有所倾斜。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第七十八条中新加入了这样一句话,“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这在不少高校的2020年招生简章上有所体现,如武汉大学招生简章表示“不招收非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南开大学将部分非全硕士专业备注为“本专业只面向非应届生招生”,山东大学招生简章表示“报名参加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为在职人员”。
本可以成为全日制硕士的张欣坦言,“当时保险起见,认为直接报考非全日制考上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现在觉得可惜了,可能跟全日制的同学比起来,我差的就是报考全日制的勇气,这也是差别。”
但她也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非全硕士进入社会接受检验,不论是在政策还是社会上,对非全硕士的认可度都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