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一年一度的高考越来越近了,2015年自主招生政策是有史以来变革最大的一次。从2月份开始,各高校陆续公布了自主招生政策。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教育部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各学校的自主招生也由原来的校荐或校长推荐转化为学生“自荐”。不过,各高校在报名资格上则下了一番工夫。尤其是在面向文科招收的专业上,不少高校在自主招生简章中提到“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或论文”,这可让不少家长和学生忙了起来。
高校在自主招生中,将“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或论文”作为申请资格条件之一,并无不妥——如果一名学生没有其他奖项,而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和论文,可以视为这名学生在中学参加一些课题研究或者创作,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潜能),而目前的自主招生,针对的也就是有学科特长和研究潜能的学生,可是,如果学生和家长采取突击发表的方式应对,甚至一些中介机构看准这一“商机”介入运作帮学生撰写、发表论文,则让发表论文变味。
这种情况在一些大学的研究生免推之中,其实早已存在,有的高校将学生发表论文作为评定免推资格的条件之一,于是有的学生请人撰写论文(搞论文买卖交易),这实质是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如果高校就是看论文是否发表、发表的期刊档次,以此来计分,那这一情况很难避免,而如果高校不只看论文发表,而要看论文本身是否有学术价值,并组织对学生的答辩,那么,那些没有深入研究,没有自身学术见解的学生,也就会现出原形,弄巧成拙。
对于自主招生中的论文要求,大学以何种态度对待,尤为重要。如果大学只看论文是否发表,发表在哪个期刊上,不去看论文本身的质量,学生是如何开展研究、撰写论文的,那么,有的人就会投机取巧。反之,如果大学明确告诉学生,将对论文质量进行阅审,并在面试中,与学生探讨是怎样撰写文章的,是否做过相关的课题研究,参加研究项目,那么,突击准备论文,就变得没有多大价值——有经验的面试考官,完全可以从交流中看出这名学生的学术潜能,是自己撰写,还是请他人撰写,是长期思考的结果,还是突击炮制。投机取巧也就没了生存空间。
美国的罗德岛设计学院招收美术专业学生,考察学生美术能力,并不是像国内高校那样组织素描、色彩统考,而是要求学生提交10~20幅自己在高中学习期间创作的代表作。如果国内高校采取这种方式,很有可能学生请他人给自己画画,将其作为自己的代表作去申请,可罗德岛设计学院却不担心学生用冒充的代表作去申请,因为学校会和学生面谈交流,了解学生创作的过程,请别人创作的作品很难混过去,学生一旦发现被造假,后果十分严重,将取消资格不说,还会被记入诚信档案,影响今后的求学与就业,而就是学生侥幸作假成功,进入大学之后,如果自己没有良好的美术素养,将很难完成学业,学校实际严格的质量控制。
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学的招生,是否做到专业、公正,实行严格的教育和学术标准。这需要学校建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制订招生标准,并监督执行,而不能被其他非教育和学术因素干扰。目前之所以有学生、家长去突击论文,是因为在大学和事业单位的职称评审中,就存在只看论文发表与否,不看论文本身的质量的问题,学生和家长也就会相信,只要搞定发表,就可以搞定自主招生入场券,搞定入场券,说不定就可以获得自主招生资格。
要消除学生和家长的这种心理,大学有必要对“论文”资格条件,进行进一步清晰说明,告诉家长,在大学自主招生的多元评价体系中,获得奖项、发表论文等,都只是评价学生的一方面因素,不存在一篇论文被大学录取的说法,另外,大学也不要拘泥于论文发表,学生如果提交课题研究报告,且研究报告有质量,为何一定要强调公开发表呢?同时,大学要公开所有自主招生信息,包括入围学生的中学学业成绩、提交材料信息、教授面试考核评价结果,接受社会的监督,也由此树立自主招生公信力,让社会、学生、家长有正确的参加自主招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