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报考信息 > 志愿填报

如何屏蔽高考填报志愿的误区

时间:2017-09-22 18:26:51  来源:  作者:  阅读数:

  填报高考志愿,是人生的一次大抉择,但也是一件让很多考生和家长感到“头疼”的事。尽管已经知己知彼,但是实际操作中常常不经意就陷在一些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认识里,走进志愿填报的误区。而要选好志愿,必须逃离这些误区。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高考填报志愿普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 只认名牌大学

  名牌大学之所以为名牌,是因为不管她的师资、教学以及文化氛围都是相对优越的,牌子够“硬”。假若名牌大学有适合你的专业,而且你有实力问津,我们积极鼓励你报考。毕竟这将为你个人的发展提供一个更高、更好的平台。但是假若不顾个人实力和志愿填报的科学性,非名牌大学不报,那我们就要奉劝你头脑要保持清醒了。因为往年因为只认名牌而屈就于不擅长、不喜欢的专业,甚至高分落榜的事例比比皆是。
  这种盲目地追求名牌的心理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虚荣心在作怪,能考进名牌大学当然是好事,但完全从牌子出发,不考虑专业和实力等因素,则是极不明智的。如果仅仅是为了炫耀和光彩,这大可不必。毕竟我们考进大学不是为了听到别人的几句恭维话,而是要为将来从事某项职业做准备。另外攻读自己不喜爱、不擅长的专业,很可能在“高手”如林的名牌大学里过早地被淘汰出局。目前在名牌大学中,由于专业不适应,抑郁甚至自杀的学生大有人在。
  即将步入大学校门的同学们,要懂得成才是一个超越学校的概念。学校阶段所受的教育是短暂的,是为将来成才做准备的时期,学校期间的成才是一种浅层意义上的成才,只有在社会上发挥了作用,创造了价值,才是深层意义上的成才。

  2.把“求学”直接等同于“求职”

  由于目前的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因此我们在选择专业时,自然要考虑到将来的就业,职业成为很多考生选择志愿的导向。于是很多人在选择志愿时把将来毕业后求职是否方便放在第一位,其他因素作次要考虑。不考虑就业因素报考大学是不可取的,但是把就业因素看得过重,而忽略个人的潜能发展,或许结果将得不偿失。
  用“求职”来决定今天“求学”志愿的选择,这实在是一种误区。原因有二:其一是职业“特点”变换很快,难以把握,当您认为很“热”的时候,可能快到“冷”的时候了,这和炒股一样,此一时,彼一时;其二是即使进入需求很大的专业,如果学得不开心或不够出色,或者说不适合这种专业,同样也容易被淘汰。因此,考生和家长切莫被眼前“火热”的就业形势误导,在充分考虑就业前景时,要清楚自我潜能是否能在这个领域里得到较好的发展。

  3.盲目攀比倾向

  有不少成绩优秀的考生,由于总是处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之中,所以养成了一切都要和同学一比高低的习惯,否则似乎就证明不了自己是最优秀的,直至到了人生重要转折点的高考,也要在专业选择上以暂时的标准追求所谓最“时髦”的专业。这种虚荣心和自尊心交织起来的心态,很容易忽视自己真正的内在优势或潜力,忽视自己的追求目标和人生意义。他也许争到了一时,而失去的可能是一世。我们往往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自恃聪明机灵的人,过了若干年后,并没有取得大的成就,不能始终如一,而“这山望那山高”就是其中一个原因。没有自己最擅长的专业发展方向,很难在这样的时代做出较大的成就。
  所以对于成绩优秀的同学,眼光一定要开阔,一定要反复问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考上大学不是给别人看的,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要慎重考虑自己一生的发展方向,切不可把自己的选择当成炫耀的资本,要想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必须了解自己的潜能和优势。

  4.过分强调兴趣,忽视能力

  在选择专业时,我们常常看到许多考生把兴趣作为唯一的原则,认为只要感兴趣,就一定能学好。但我们发现有许多考生上了大学真正学起来后却很吃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成绩却始终达不到理想境地。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具备该专业所要求的一些重要素质。
  毋庸置疑,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要想做得更好,兴趣是个很重要的因素。然而我们还要考虑兴趣和能力是否一致。能力是完成某一特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潜在特质。在与能力相吻合的专业领域内,人们往往可以较快地获得成功。假若兴趣在此,人们更会变得有恒心,就有一种努力向上的强大动力,上了大学后也能较快适应学习生活,取得好的成绩,这对将来的发展非常有好处。倘若兴趣和能力不一致,学起来就有可能很费劲,自信受挫。比如学习计算机编程,需要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如果在这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强的话,要编出优秀的软件,显然比较困难。当然不可否认,如果长久保持浓厚的兴趣,能力也会逐渐提高的。
  高中阶段,即使各门功课都很优秀,仍然会在能力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在兴趣比较浓厚的情况下,一定要确认一下能力优势如何。

  5.随大流,大家商量着报

  文理科分班时,不少优秀同学,本来喜欢文科,但看到成绩好的同学都报了理科,就感到自己如果学文科就低人一等,于是盲目地选报了理科。有些人在填报志愿时,眼睛总盯着那些和自己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同学,他们报什么志愿,自己也报什么志愿。相当一部分考生是随大流,糊里糊涂地选报了志愿。待学了一二年后才发现自己的志愿选择错了。
  也有很多考生填报志愿时喜欢“扎堆”,特别是同班同学、好友之间,甚至是互相认识的家长之间,大家往往觉得一起报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心里可以踏实些,到了大学相互间也可以有个照顾。而事实上,这种看似“亲情”的举动带来的有可能将是残酷的竞争,无形中可能将提高专业录取的分数。
  这是一种从众心理,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这种“求同”的想法在高考填志愿时是很不可取的。报志愿应该“以我”为主,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应尽量减少互相打探填报情况的举动。

  6.一切由父母说了算

  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学生、家长、学校三个方面,如果三者意见一致可以齐心协力,但是假如出现了分歧,将以谁的意见为主填报志愿呢?在很多情况下,一切由父母说了算。一方面是由于父母的包办意识过强,另一方面是很多考生的依赖心理太重,习惯由父母拿主意。
  可能大部分父母们认为,只有他们才经过风雨,见过世面,了解社会,懂得人生,只有他们才能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只有他们才能为孩子设计一条光明大道,只有他们做出的选择才是万无一失。他们凭着人生阅历及对社会的理解,对考生选择志愿时加以正确的引导,本无可厚非。但是父母如果只从自身的意愿出发,把自己的兴趣当成儿女的兴趣,回避研究、分析子女的特点、兴趣、能力、个性特征等,只会过而不及,耽误孩子的前程。
  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应该尊重考生本人的意见。考生也应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选择,倾听父母的意见但不盲从,家长则应该在把握大原则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的选择,切忌急功近利。

  7.地域情结,非某地高校不报

  近几年,不少人特别是城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院校所在地域的选择带有明显的倾向性,热衷于报考广州、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或其他沿海开放地区的院校。甚至有很多考生只认准广东本土的高校,非广东高校不报,其他城市的学校都不在考虑之列,从而使某一地区的高校录取竞争激烈化。
  在志愿填报中存在着的这种浓郁的地域情结,对于高考成绩在分数线上没有绝对优势的考生来说,弊大于利。我们在第二期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也提到很多“地理位置不好”的地区存在很多优秀的高等院校。他们的科研水平和师资力量在全国也都是数一数二的,仅仅是地理位置不够优越。这类高校报考的人相对较少,报考这些高校,能够增加考生被录取的筹码。
  其实大学就四年,到另外一个地区求学,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也增长了人生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