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的重要性问答
[问] 高考志愿的定义是什么?
志愿是考生的志向、意愿的具体体现。高考志愿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它是考生根据社会的需要,按照国家招生的有关规定,从本人学习成绩及专业兴趣和特长的实际出发,选择学校和专业;也是考生自觉自愿的意向,它受到招生部门的承认,并成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
【问】填报志愿怎样才能做到不盲目随大流?
(1)确定人生大致方向
对于职业生涯与人生发展来说,大学专业的选择往往具有决定性意义。考生的专业选择应该尽量结合本人今后的人生发展方向。填报志愿前,考生首先要问一问自己:今后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靠什么立脚,答案不要求非常准确,但至少可以确定一个大致方向。
(2)与社会现实需求挂钩
专业选择应尽量与现实的社会需求挂上钩。对于理科考生,工科类专业就业面较广,学生毕业后的可塑性与再选择空间也较大;而对于文科考生来说,工商、管理、外语、法律、财会、新闻等实用性专业的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大。例如,考生报考语言类专业应持谨慎态度。外语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个使用工具,而很难成为一个专业含量高的职业。很多语言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都会选修第二专业,如工商管理、媒体传播、财务会计等,他们就是因为担心只凭外语将来找不到理想工作。
(3)重视专业选择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专业与学校之间,专业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因为好的专业可以为你提供受用一生的生存技能。未来社会是专业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好专业决定你的一生,而不是好学校决定你的一生。
(4)结合本人的兴趣
专业选择离不开个人兴趣的支撑。家长不能越俎代庖,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年轻时候没有实现的人生梦想强加给子女。个人兴趣如果能够与现实的社会需要相一致,当然是最理想的。但考生也应该明白,社会需求大的专业并不意味着就一定适合自己。如计算机专业非常热门,但如果不是你的特别爱好,千万不要趋之若鹜,否则学起来也是受罪。在专业选择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容易获得成功。
【问】高考志愿为什么要早抓?
高考志愿填报不是几天就能搞好的。以本科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报一本、二本、三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虑5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备选学校,这样就可能达到15-20所。考生及家长需要对这些高校有个大致的了解,需要把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的内容加以解读,吃透、读懂、弄通,需要掌握这些学校前几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并测算出当年大致的校线,等等。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家长和考生一定要早作准备,不要等到考试完了以后再抓,那样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问】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中该起什么作用?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涉世未深,而自己经验丰富,对于高考志愿填报也当仁不让。其实考生大多十七八岁,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对社会,尤其是对自己想上什么学校及专业,有一定的认识。高考志愿填报的目的是上大学读书。书是由考生去读,如果他不认可、不感兴趣,是不利于他学有所成的。在志愿填报这个事关孩子理想与前途的事情上,应该以考生为主,家长只起参谋、辅助的作用,绝不能越位,更不可包办代替。
【问】怎样才能做到为理想而升学?
中学生是有理想的,他们想做科学家、想发明创造、想掌控人生和社会,他们想象着天马行空、翱翔在宇宙之中,这正是我们社会进步的根本源泉,历史上影响社会变革和进步的人物无不是在青少年时代就有了志向、并且持之以恒。整个教育界应该鼓励和给予学生改变社会的信心与能力。
我们在指导学生升学的时候,就是要坚持通过引导,激发学生潜在的兴趣和能力,并且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理想进行升学选择。毕竟,当今世界发展和变革越来越倚重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中国广大的地域和巨大的人群,更为每个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提供了实现理想的广阔舞台。
任何一所大学所给予学生专业方面的知识,远甚于职业的要求;而职业教育所给予学生的,是技巧而不是知识,当然更不是素质,因此毫无可持续而言。大学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除给予学生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之外,更应着眼于他们将来为国家和社会进步所应该并能够承担的责任,因此整个教育围绕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展开,当他们踏上社会时,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参与竞争并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