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报考信息 > 招生简章

高校自主招生频引争议 公众盼多元选才为教改探路

时间:2017-09-22 18:07:37  来源:  作者:  阅读数:

   为贫困县设推荐指标、规定考生应孝顺父母、要求家中三代无大学生……近期,中国部分名校2012年的自主招生新政甫一出台,旋即引发舆论热议,褒扬及贬抑的声音均频频见诸报端。而消除既有高考模式积弊,尽快实现高校多元化选才,拓宽弱势者的成才道路,促进高等教育趋向公平,则成为各方热盼的改革方向。

  名校指标向农村贫困生倾斜能成就多少“寒门学子”?

  近年来,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竞争不公平以及经济因素,农村子弟越来越难进入高校尤其是名校,“寒门难出贵子”现象不断加剧。

  有调查显示,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京大学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而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录取的农村新生也已不足三成。

  在此背景下,部分名校制定的2012年自主招生政策都不约而同的向贫困地区及贫困考生倾斜。

  清华大学2012年自主招生新增“自强计划”,规定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县级及以下中学,均可推荐1名学生参加选拔。入选学生参加高考后,最高可获60分降分录取优惠。

  中国人民大学则首次为农村考生推出“圆梦计划”,主要招收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学校就读、学习成绩优秀或具有某方面培养潜能的应届农村生源高中毕业生。人大还特别规定,进入“圆梦计划”推荐序列的考生,原则上要求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

  这些招生新政策经媒体报道后立刻引发各界热议。赞成者认为,这是对以往招生制度设计的纠偏。在如今“寒门难出贵子”的尴尬现实下,这些名校的做法让农村贫困学生看到了希望。

  但是也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认为招生政策的倾斜并非治本之策,而且“以出身论英雄”还会影响高考录取的公平公正。人大“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要求更是被指“雷人”。

  有媒体指出,中国高校农村生源逐渐减少的原因很多,但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原因,是教育不均衡而制造出的教育不公,导致农村生源从起步就开始落后。

  因此,如果真想给农村生源机会,最彻底的办法是打破这些不公,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平衡城乡教育资源,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公平与公开地去竞争有限的重点大学的入学资格,而不是搞行政划拨指标。

  自主招生政策被指“掐尖”进大学也要“门当户对”?

  高校实行自主招生的初衷,本是拓宽多元化选才渠道,“不拘一格降人才”。但从各名校制定的招生政策来看,“成绩优秀”却仍是无法绕开的先决条件。被确认有推荐资格的学校,也多为各地的中学名校。

  北京大学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生新标准明确要求“基础学业成绩位居(评估)全年级前5%以内”,这引发部分中学名校校长的争议,被认为带有明显“掐尖”的倾向。认为长此以往,将导致自主招生全方位选才的成效大打折扣。

  在清华大学2012年的自主招生政策中,明确列出221所中学名校具有“领军计划”推荐资格。这种做法与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名大学对名中学,具有明显的“门当户对”的意味。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表示,大学把自己的选拔人才限定在名牌中学,也是一种歧视,对于绝大多数中学是不公平的。这种“门当户对”的做法,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更大空间。他建议大学敞开大门和胸怀,允许所有中学校长、教师和学生本人推荐人才。

  有评论指出,当下高校自主招生最需要解决的不是“掐尖”,而是给天才、偏才开辟通道。对此,部分名校业已付诸行动。

  清华大学的“拔尖计划”即定位于此。据介绍,清华大学“新百年计划”中的“拔尖计划”,旨在为天才、偏才开辟通道,面向具有学术理想和创新潜质,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华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而北大则着眼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北大招办近日发布的《优秀中学生素质养成手册》详细记录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发展过程,让综合素质成为可被考量的指标,将在2013年的校长推荐制中试点使用。

  有媒体对此评论称,这一举措体现了北大的选拔思路,企图打破唯分数论,在倡导中学素质教育包括过程评价方面,的确起到引领作用,但实际操作性仍有待加强。

  热点事件拷问社会道德公民教育从“举孝廉”开始?

  不久前发生的佛山女童小悦悦被碾压事件引发各界反思。有学者将悲剧事件的根源归结为公民教育的缺失,认为学校应增加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

  事实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已写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但在具体实施层面,却没有政策和配套措施的支持,很难落到实处。

  北大成为第一所对学生道德品质提出明确要求的名校。该校在2012年自主招生遴选条件中,明确规定“不孝敬父母,不关心他人,从未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不良诚信记录,考试作弊、受到处分或有其他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学生不得被推荐。

  这种类似于古代“举孝廉”的招生政策受到各界密切关注,其中,第一项“不孝敬父母”更是引发诸多争议。网上形成了两股针锋相对的意见。有网友为新规叫好,认为百善孝为先,此举应该大力推广。也有网友对此质疑,认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考核缺乏实际可操作性,最终会流于形式,达不到什么实际效果。

  事实上,在当前公民教育存在欠缺的情况下,高校招生“重德行”,其指向性意义尤为重要。成千上万的中学生可以在这些看似生硬的标准面前躬身自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从长远来看,亦有助于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

  高校自主招生渐呈“抱团”之势能否改变“一考定终身”?

  高考制度曾长期最大限度地保障着人才的公平选拔,但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业已不断凸显。“一考定终身”的机制和“大一统”的模式广受诟病。

  自主招生则成为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自2003年开始,中国就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八年来,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亦逐渐由各校分别举行演变成“抱团”进行,实行“联考”,形成四大联盟,即“华约”派、“北约”派、“工科”派和“京都”派。这四大联盟一共有34所高校,其中大部分都是“985”高校。

  针对自主招生联考的几大门派,舆论反映不一。支持者认为,自主招生联盟为探索一年多次高考作了有益尝试,是今后多层次、多批次高考的雏形。反对者则认为,现在的自主招生联考,只是为了抢夺“尖子生”的竞争手段,没有什么意义,并且还变成了大面积的“小高考”。

  更有传闻称,教育部对自主招生联盟的方式并不太认可,可能有意取消。有评论指出,高校自主招生联盟目前虽然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代表着未来招生改革的方向,若轻言取消,则难免有因噎废食之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明确提出,要“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因此,自主招生联盟不啻为高校招生改革的有益尝试。对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而言,未来应致力于促进这一招生新模式的发展完善,不断优化人才选拔机制,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公平合理发展。

  (责任编辑:贾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