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多家知名艺术类院校举行招生考试,“艺考热”的话题再度引起热议。
其实,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放之四海皆准。在很多国家,一年一度的艺考场面都十分火爆,艺术生们“多年磨一剑”的辛勤付出就要靠这最关键的一击来敲开梦想殿堂的大门。
艺考成功的背后,有些什么门道?关于艺考的模式和理念,又有什么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撇开热闹,我们还能看什么?
俄罗斯:一对一补习“瞄准”心仪专业
网上流传着一组莫斯科电影学院入学考试的照片,俄罗斯摄影师Sergey Kozmin用独特的视角记录了考生们排队候场、化妆排练、考完出场的整个过程。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写满了复杂的心情,期望、泪水、失望、兴奋……
作为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艺术大国,俄罗斯每年的艺术考试竞争非常严酷。艺考,并不是考生的“单兵作战”,越来越像是一个家庭的集体梦想。对于考生来说,选拔过程异常激烈,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而对于家长来说,除了日常的鼓励,持续的资金支持更是一种挑战,补课费、服装费、艺术用品费、机票费、住宿费等等名目繁多。
在俄罗斯,艺术教育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培养,一个典型的艺术生可能从幼儿时期起步到参加艺术高考要经历十多年的准备过程,贯穿其整个青少年时光。这是因为,无论哪种艺术专业,歌剧、表演、芭蕾抑或是绘画和设计,高校侧重考察的都是考生的艺术修养功底,考前一两年“抱佛脚”的冲刺培训不可能达到那样的高度。
简单来说,俄罗斯艺术高校招生分为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两个阶段。其中,文化课要求比较低,基本科目及格即可,而专业考试的难度则因专业和学校而异,越是“大牌”,自然越严苛。此外,俄罗斯的艺术院校几乎全部独立招生,越高端的院校管理制度越独立,每一个选拔要求都代表了该院校的艺术品位。通常,一年一度的招考由学院组织独立的招生委员会来负责,委员大部分会由各个教研室的一线资深教师担任,他们往往更侧重于学生提交的艺术作品的质量,而非简单的一战“定胜负”。
因为是独立招生,很多俄罗斯学生为了考取一流的艺术大学会专门请家庭教师一对一补习“瞄准”心仪专业,有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家长甚至会去找自己孩子想报考的大学、想报考专业的老师为其补习,复读、连考多年也在所不惜,因为大学老师对本院系招生的要求比较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考生们“起跑线”高低不一的不公局面。
韩国:美术招考改革还个性于学生
几年前,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宫林在与韩国中央大学客座教授金正炫交流时翻阅了许多本金教授上大学时购阅的韩国美术刊物。其中,一本1984年出版的《季刊美术》中的图画引起了他的关注,他脱口而出:这是美术入学考卷!这让金教授吃了一惊,不懂韩文的宫林竟能认出这份考卷。
原来,宫教授之所以一眼认出,是因为他看到三十多年前的韩国艺术院校和今日中国许多艺术院校的艺考有着完全一样的现象。那就是,“素描”考石膏像,“色彩”考静物,“水墨画”考花鸟,“雕塑”考临摹……他感叹,那一张张美术考卷的造型和概念如出一人之手,在书店里的美术高考辅导教材,在大大小小的艺考技巧辅导班,甚至在专业院校的入学考试,都能看到这样的套路。
在当年的《季刊美术》上,韩国的艺术家和教授们认识到招考模式的问题,撰文指出了这种以写实技术为唯一考试标准的局限性。文章强调,光用写实技法考试来选拔、录取有才华的美术学生实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无视了艺术最为重要的个性和创新,这种格式化的考试模式,拦住了恣意的创作者,反而对那些没个性的作品更为有利。因此,教授们发出呐喊,“大学不是为文化行政而存在,也不是为教授而存在,只是为培养优秀的美术家和更进一步发展美术和文化而存在。”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韩国政府采纳了学者和艺术家的建议,逐步改变了这种全国统一的入学考试方式,将招考方式和录取标准交给每个大学的教授和专家来制定,请他们结合专业特点来考察报考学生的艺术才能和个性。改革后,原先流行的填鸭式“考前班”逐渐消失,热爱艺术的高中生们就在本学校开设的艺术课程学习艺术,制作具有自己个性、展现个人才华的作品集。总体而言,现在韩国美术院校的专业考试模式日益多元,统一的录取标准“一去不复返”。(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