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很多人将其作为改变命运的重要跳板,于是,各地出现各种以高考为重要目标的中学。这里的学子都承载着无数普通家庭改变命运的梦想,它们大多以魔鬼式训练闻名,并在高考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高考工厂”。
郸城一高:满载希望的跳板
郸城一高“高考工厂”的称号也是实至名归。
6点,宿舍楼开门了,这所有9000多名学生的高中彻底苏醒。
宿舍楼里,学生鱼贯而出。宿舍楼下,有两排水龙头。在偌大的校园里,几千人同时洗漱,却几乎不用排队,也听不到嘈杂的声音。
吃饭时间被严重压缩,买个鸡蛋灌饼、馍夹菜边走边吃,成为常态,这也催生了陪读家长的“小摊事业”,有家长为了照顾孩子做了鸡蛋灌饼生意,一天他们能卖三四百张饼,阴差阳错开创了新的谋生门路。
7点之前,所有的学生都已进了教室,早读声声声入耳。一天的学习生活自此开启,时间在这里被切割成块,每一块都不会浪费。一张密密麻麻的时间表,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和汗水的道路,通往理想中的大学。
郸城一高作息时间&课外活动
(仅供参考)
5:30 寝室亮灯起床
5:45 到班早读
7:00 早读结束 早饭(20~25分钟)
7:20 早饭结束,进班后继续读书
7:40 各班宣誓
7:50~8:30 第一节课
8:40~9:20 第二节课
9:30~10:10 第三节课
10:10~10:30 大课间读书,读书期间全体起立,不允许学生外出
10:30~10:40 下课
10:40~11:20 自习课
11:20~12:00 第四节课 午饭(20~25分钟)
12:20~13:50 午休(班内,不允许回寝)
13:50~14:10 午休下课
14:10~14:50 第一节课
15:00~15:40 第二节课
15:50~16:30 第三节课
16:40~17:30 自习课 晚饭(20~25分钟)
17:50 进班自习
18:10~19:00 第一节晚自习
19:10~20:00 第二节晚自习
20:10~21:00 第三节晚自习
21:10~22:00 第四节晚自习 普通班放学
22:00~22:20 重点班晚自习 放学
早上从早上五点半一直到晚上十点。
每天吃饭时间早午晚各半小时或者二十分钟。
上厕所要排队甚至拥堵到下课十分钟也只是够你从从厕所门口排到厕位的时间。
早操,上午操,每天两次,将近一万人在一个不到四百米柏油操场从集合到军训式的跑操结束回到班级,整个过程也就30分钟。
对,这所学校的时间是以分钟为计量单位的。
没有诱惑,能做的就是苦读书
教学楼里,每个教室都坐得满满当当,课桌和人中间,“一根针插进去感觉都很困难”。
第一排同学课桌紧贴着讲台,前门边的男生一伸腿,脚都能感受到教室外吹来的风。最后一排的学生背都贴着墙,坐在门边的同学,“半个屁股”露在教室外面,他只微微侧身,直接就能跨出教室。
生源旺盛,名声在外的郸城一高,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地生源,不少郑州的孩子,为了读一个好大学,也来到郸城一高复读了。2018年河南理科第一名朱笑寒,就是来自郑州的复读生。
想想吧,一个省城少年,为了心中的梦想,乘坐长途大巴来到这个落后的小县城。他一定有一种复杂的心情,眼前的一切都很糟糕,走进校园,看到那些处在困苦之中而两眼又散发着光芒的同龄人,他才安静下来,准备一年后的决战。
在其官网上,还有北京等地的家长询问能否将孩子送至郸城一高读书。
人们把这里当成磨练孩子个性的地方,原因无他:没有诱惑,在这里你能做的,就是苦读书。
一个从落后地区走出来的高材生是这样回忆自己的高中生活的:
语文,除了课本,还喜欢看报纸。因为无聊,会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甚至中缝都看过遍。周末,用仅有的零花钱去镇上图书馆,一呆就一整天,什么旧书旧杂志都看。没事还去背成语字典,现在想起来多枯燥啊。那时候不觉得。仅有的几本课外书,唐诗宋词三百首,水浒,千家诗,也翻烂了。看不懂还在那儿看。所以,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特别是作文,经常被当做范文在全班读。
英语,英语课本,几乎从课文到练习都能背下来。只要试卷上写出上半句,我几乎能猜到下半句是什么。所以,虽然是聋子英语,但考试成绩也非常好。
政治,至少课本上的那些理论是搞明白了。碰到论述题,自己随机应变的发挥,成绩也在中上水平。
地理,因为有一颗向往外面世界的心,学起来特别轻松。没事就抱着地图琢磨,只要中学地图册上出现的地名,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什么海峡海湾洋流大气植被矿产,全不在话下。
历史,人物年代时间各种记不住,但脉络非常清楚,原因经过结果都了然于心。为了弄懂,常常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对着看,看看巴黎人在起义的时候,中国人在干什么。这种对比加深了印象,弥补了记忆的不足。
学习好坏,不依赖于教你的老师,不依赖于你有多好的条件,也不依赖于你读的学校,完全依赖于你自己。即使所在地区很落后,依然还是有人考上了清华。
但他又说:我不愿意回忆我的学生时代,虽然它有个美好的结局,但整个过程,我不快乐。
追求学生时代的过程快乐,还是用这快乐换取学业上的优异,见仁见智,有人说这样的教育“泯灭人性”。
可讽刺的是,恰恰是这些被称为高考工厂的地方,使无数平民子弟避免了进入工厂的命运;也恰恰是这些被认为消灭人性的地方,让人活得更有尊严,更像人样。
郸城一高的“力量”
——民间和官方一起飙
郸城人才辈出,不是偶然现象,按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中所说,它是他们所站立的“大地的力量”的表现。
郸城的“力量”表现在哪里?
教育,以及崇文重教的民间传统。
对教育,民间和官方一起飙,这似乎成了郸城县的一大特色。每年,该县确定三到四件教育方面的实事列入全县重点工程,由县长、县委书记亲自过问。
近三年来,全县用于教育的财政投入均占当年财政支出的3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该县父母官大概也意识到了教育是民生工程,因而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越是贫困县,越要优先抓教育。一个贫困家庭如果能够培养出一名大学生,基本上就挖掉了这个贫困家庭的穷根子”。
这话说的是实情:考上大学,走出去,改变的是命运,同时也改变家庭的实际收入状况,可以让父母和兄弟姐妹过上好日子。我们每一个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孩子,哪一个不是这样?即如朱婷功成名就,她首先想的就是把父母从乡村接到县城,在那里给他们买套新房子。
这种前后鲜明的对照在郸城很普遍,大家都坚信“教育脱贫”这个理儿。所以,在这个地方,到处都分布着“大学生村”,刘小集、于寨、信寨……最为知名的是李小楼村,10年来,这个仅有1300人的小村子共走出了138名大学生,近1/3进了一本名校。每年,整个郸城走出去的大学生总人数大概是8000名左右。
一个网友说:“在没有其他任何发展优势的郸城县,能在教育上出一个造福老百姓的‘高考工厂’,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造就这种奇迹的,是郸城人的“一条杠”精神(坚持不懈),但更多的是无尽的辛酸和沉重的付出。在郸城一高的校园里,到处张挂的横幅、条幅是醒目一景,其中一幅标着“成绩来自实干”几个大字,已在教学楼前挂了七八年。它们华丽、张扬、铿锵甚至残酷、恐怖,但无一例外都意简言赅,直指问题的核心:
“传道授业”,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偷懒;既然要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中拼,那就要拼个刺刀见红。
郸城一高的学生是被逼出来的?
媒体曾这样描述毛坦厂中学所在的城镇,说:“这是一座偏僻的单一产业城镇,出产的都是应试机器,就像其他一些专门生产袜子和圣诞饰品的中国乡镇一样心无旁骛。”
对于高考工厂,围城之外的人对此评价基本上都持批判态度。
现在有些人指责超级高中打破了高中教育的平衡,其实所谓平衡,就是一种利益格局。原来是郑汴洛这些城市把持的北大、清华入门砖,现在被郸城一高夺走了一些。
郸城一高吸引的外地生源,通常来自另外一些落后的县市,所以,他们和郸城一高的本县生源一样,都是同一个阶层的:小县城的中低等收入家庭,以及农村条件稍好的家庭。
人民日报曾经刊发了一篇有关郸城一高的报道,叫《郸城农家娃,上大学的多》,这篇文章给出的数据是:这个县每年考上大学的孩子中,农村学生占60%以上。
另外一个数字更惊人:郸城县每年高考的学生达12000人,这是什么概念?20年前参加高考的全县考生不过2000人而已。在这20年,每年的高考生竟然增加了10000个!
除了一部分外地生源外,毫无疑问,郸城普通人家孩子,上高中的更多了,上大学的更多了,上名校的也更多了。
秘密就在这里。
这是穷人孩子之间的联合。换一个角度说,这何尝不是反抗呢?
我曾与一位考上北大的老乡交流:郸城一高崛起的秘密是什么?他回答,就两个字:吃苦。
2000年左右,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以及对素质教育的呼唤,让一些高中放松了,而郸城一高在这个时候就慢慢崛起了。
你能不能换一个思维,不要再陷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二分法中,重新看待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全省小城青年最后一个逆袭机会,他们只有用力抓住,才能改变命运。
吃苦,是穷孩子逆袭的终极武器
近几年网上流传的各地高中考取清华北大的排行榜显示,河南光山二高、上蔡一高均成绩不俗,无数个县高的崛起,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依靠努力,穷人家孩子,可以上好大学,可以有好前程。
造就这种奇迹的,是这里人们的“一条杠”精神(坚持不懈),无论家长、老师,还是学生,他们深知,“传道授业”,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偷懒;既然要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中拼,那就要拼个刺刀见红。
这是穷人孩子之间的联合,一位考上北大的学生说:郸城一高崛起的秘密,就两个字:吃苦。
2000年左右,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以及对素质教育的呼唤,让一些高中放松了,而郸城一高在这个时候就慢慢崛起了。
身处落后地区少年,深知高考是他们最后一个逆袭机会,资源匮乏的他们,只有拼命努力,才能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