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自主招生是大势所趋,能够让大学招到想要的学生。在我看来,大学青睐的学生要基础好,善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还要有自己的想法。
老师教3道题,作业做两道,最后考试考一道-----这样的题海战术和被动接受式学习在大学里是不管用的。21世纪技术发展很快,知识多得让人接受不过来,这过程中重要的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能力的培养。我们更喜欢那些能够“教一、做二、考三”的学生,平时对错题进行归纳整理,做到举一反三。
当然,要真正实现融汇贯通,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一个学生基础知识是不是把握得牢固,我们面试的老师不用让他做数学题、物理题,从平常的问话里就看出来了。比如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本子第一页写了1,第二页写了2,第八页写了什么?”有的同学不假思索地说是8,这就自信过度了,你怎么知道上面是按照自然序列呢?有的同学犹豫不决,只是觉得“很难说”.那也不行,他没有充分利用第1、2页的信息。他应该回答“可能是8”,那就很好了。我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一个学生是否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在很小的方面就能看出来,而这种考察是高考题里面没有的。举一反三和实际的应用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基础知识学不好,在面试现场就很难有好的表现。
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
思维是不是活跃,脑子里是不是只装着官话、空话,这在面试中都能看出来。“据报道,未来几年我国将投入巨资发展’嫦娥计划‘,而目前我国还存在很多贫困人口。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五位同学参加讨论,发言很踊跃,不过大都是正面的观点。
有位来自重点中学的同学夸夸其谈,一二三四列举了登月工程的几种好处。讲了那么多,归纳起来实际只有一点,很罗嗦。面试的目的就在于敞开来谈,重要的是讲出自己内心的东西,而不是那些不犯错误的、不留任何印象的客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