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北京的高三学生都应该会拿到《2012年北京卷考试说明》,这就是传说中的“考试大纲”,现实中,“考试大纲”对学生起的作用不大,甚至添了很多麻烦,去年文科班上学生说:“老师要求每个学生把考试大纲背下来,并且上课还抽查,如果要是背不上来,就不让上课。”我对他说:“你还是故意背不上来吧,这样的老师上课不听也罢。”当然这个学生成绩在学校多次排名第一,高考也顺利进入自己的目标学校。最近网上也有一些文章,建议家长关注考试大纲,同时一些“专家”又重复那句话:“回归基础,回归大纲”。其实在现实面前,这些都是正确的空话,因为很少有学生能真正的吃透考试大纲,在复习过程中注重的是如何回归基础,如何回归考试大纲。那么我建议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研读:
一、《考试说明》的作用有哪些?尽管说很多学生不会有效的应用,并非说它就是无用的,特别是以下的几个方面,考试说明的重要性还是很明显的。
1.为命题者提供一个参考。命题老师在命题的时候肯定会参照《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在这个“指挥棒”下合理的命题。
2.样题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命题方向,具体的说,题目的常见类型、呈现方式等等,样题都起到一样的“参考”作用。例如2011年,北京卷语文学科作文部分,《2011北京卷考试说明》中语文作文样题第52题就是几个同学以不同的观点评价足球世界杯赛,那么在2011年高考中,北京的作用材料就是围绕几个同学以不同的观点评价世乒赛。看来高考题型中的很多元素在《考试说明》中都能找到。
3.对复习的导向作用。考试说明的内容是高考的考试内容,因此说对学生复习提供了方向,那么在《考试说明》中新增加的部分,学生应该重视,删掉的部分,考生可以不用关注。
二、《考试说明》并非万能的,尽管每年都是以“稳中求变”变化的部分很少,但是考试题目的难易程度可是区别很大,因此说让那些“能把基础分拿到就得600分了”的话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是空话,甚至是谎言。
1.对《考试说明》理解程度深浅,不同的人群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面对高考命题方向,有四个方面人群在关注,学生、老师、家长、命题老师。因此说在四个群体对《考试说明》理解力甚至驾驭能力是有差别的。当然我们要把家长排除在外,对多数家长来说,不可能去深读《考试说明》,因此说这个任务是任课老师应该做的,最近几年北京卷,命题老师都是以大学老师为主,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同时还要站在命题者的高度上看问题,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判断出高考方向,对老师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说,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差距比较大,就凭这一个方面,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2.样题中的题型,在高考命题的时候,并非照搬照抄,命题老师的思路活,因此题型也活,同时题目的质量相对较高。特别是2010年高考文综卷,其实质量很好,但是很多学生不适应,不是命题老师的错误,而是我们教学中存在不足,上面已经简单的说明。因此说,样题对考生来说,起到的作用也就是参考的作用。
3.高考命题从2010年开始就从让那些“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学生处于被动局面。最近几年推行新课改,教学方向和学习方向往研究方向转变,因此说那些“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就的教学体制不适应新式的高考。在考试说明“能力要求部分比较高了”,如果说一句话总结一下,那么就可以说:知识要求变化小,能力要求变化大。
4.加强考查学生参与实际社会生活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能力。从“知道分子”到“知识分子”的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称就是从人才的选拔方面开始转变,因此说高考卷体现了时代感、开放性、研究性、创新性。例如说2011年北京高考化学卷大题部分,告别传统的推断题,向应用方面转变。在高考中很多学生不适应,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只要学生言之有物,得分的角度增加了,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因此说从这些方面看,单纯的看《考试说明》很难分析出来。
三、学生如何合理的运用《考试说明》?
1.对《考试说明》中提到的知识点部分要做到知道、理解、应用,并且形成知识网络。
2.对样题中的题目,不仅仅以会做为目的,更不能觉得能把这些题目做好,高考就万事大吉了,不应该孤立的看某一个题目甚至一套试卷,而是应该把它放到整个的复习体系中,知识体系中去认识和把握。
3.从“死记硬背”中脱离出来,注重对知识点的运用,对题型的判读和分析,形成顺畅的思维习惯。
4.熟练掌握答题技巧,在考试中注重从审题、解题、答题几个方面的训练,特别是可以参照考试说明中一些习题的答案,加强文字表达的规范性训练。
5.适当参考老师的建议,结合考试说明中的内容和要求,安排学习计划,同时计划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出安排,从实践中完善。
四、教学中应该如何合理的运用《考试说明》?本文上面已经提到一些内容,老师应该站在学生复习、教学方式和内容、命题老师几个角度上去研读《考试说明》。我觉得能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就足够了:
1.对知识点做到合理的解读与预测,同时合理的训练。例如拿语文学科来说,从第一个题目开始研究:
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
解读与预测:
高考对字音的考查只限于识记,侧重的是对常用字的考查。对于常用字,范围界定为常用的2500字,次常用的1000个字,这样看从数量上并不多,同时从这些年的命题方式上看,有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如下:
(1) 常见常用的多音字是考查的重点,因为很多人容易把多音字读为一个音,或者不理解字义而造成的误读。如应届生这个“应”字。
(2) 由于语文的工具性、应用性、生活性、社会性等特点,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生僻字,例如说:掎角之势等。
(3) 形声字也是常考的内容。
从《说明》中看,这些内容依然是2012年高考必考的内容。
复习方法与答题技巧:
在平时的复习中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应用:
以点连线法:就是以某个固定的偏旁,在这个偏旁下常见的字有几个?
记少去多法:就是记住多音字中平常少用的读音,这样就记住特殊的,那些平常使用的,就可以忽略了。
同音合并法:就是把同一个读音的字,拿到一起做比较。
答题技巧:排除为主、遇生算对(遇到生僻字词算正确)遇熟谨慎、扩大组词(围绕某个字组词,看看读音到底是哪个)。
辨析字形的技巧:
形辨法:围绕字形,可以利用形旁明义之后推断字形。如眼花缭乱(缭字,就是缠绕的意思,与丝织品有关)。寒暄(暄与太阳有关)等等。
音辨法:就是从字音判断该词是否有书写错误。
义辨法:就是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或者词语的意思判断这个词是否正确,例如:针砭时弊“砭,就是古代治病用的石头针,针砭就是指出错误,以求改正)。
结构辨析法:借助词语的语法结构辨析正误,如人情世故(很容易把“世”写成“事”字,那么你做题的时候,可以发现“人”与“世”相对应)。
探源法:就是根据词语的本意,例如再接再厉等等。
对每科每个考点都能做到详细的解读和预测,相信对学生来说收获还是很大的,在学习中也很充实,对高考认识也会加深,相信在这个“研究”的基础上学习,让学生明白考试方向、命题规律、答题技巧,高考成绩就能证明。
2.对考试方向进行预测。
例如说,从这几年北京卷文综科目,还有结合2012年高考《考试说明》认真研读过后,可以初步确定:
(1)北京卷继续体现地域性,无论是2012年北京卷,还是2011年北京文综卷,试卷中都涉及到北京元素,因此说在2012年高考中,一些北京元素依然重要,例如“新北京精神”等等。在备考中以专题的形式提醒学生们注意。
(2)时事热点的掌握,学生不仅仅要知道时事热点,还要在考试中能拿到分数,因此说学习中让学生练习好本质的部分,还要体现在“新”的方面,例如说,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北京夏季城市内涝、渤海湾石油等等都是2012年高考方面的“新”内容。
(3)综合性、探究性、实用性等等方面我专门写博文精讲。
3.合理的训练,指导学生如何科学的制定计划、提升学习效率、调整学习心态、考试中如何做到合理的审题、分析、答题等等。让学生成为一个多面手,不管考试方向如何变化,他们都处于主动局面。
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会结合各科的具体内容,给学生一些复习方面的建议,希望大家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