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已结束,接下来如何进行复习备考是许多高三学生需要思路的问题,优秀邦整理了部分一线教师的备考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备考建议
物理:重视模型在解题过程中的功能
“本次物理试题基础知识下沉,关注科学素养,注意甄别综合能力。”重庆外国语学校物理教师李熙凯称,一是侧重于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进行综合考察。控制了难度,关注了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例如本卷考察了描述电、磁场的物理量、牛顿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学生既较易于上手,又是高中物理学中的主线知识,对引导后续复习方向,稳定应试心态具有积极作用。
李熙凯提到,解决物理问题时核心环节通常包括一下几点:
1.将题目文字条件、图表信息翻译成物理条件和物理模型;2.用方程或图像表述物理模型;3.解方程(组)得答案;4.论证答案合理性等环节。本卷均有所涉及,考察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建模能力,是物理学科的核心能力。本卷将压轴题设计为一道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的运动问题。重点考察了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能力。
针对学生接下来的复习和备考,李熙凯建议,紧扣最新的课程标准,重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关键实验和习题中的经典模型,以“中档题”为主进行复习。
关注近期与物理有关的热点问题:如我国对月球和火星的探测;核能的利用等,抽象出其中的物理模型和临界条件,早做准备。
进一步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之外,还要有意识的训练将常见模型和实际情景建立关联的能力。做到熟悉的模型,要熟练掌握;陌生的模型,能转化成熟悉的模型。模型与实际情景间能紧密关联。
规范的书写,是正确答题的基础。特别在书写解答题时,一定要画准受力分析图或过程分析图。写清对象、过程、规律、答案四个要素。挑战高分的同学,要适度加强建模能力的训练。从细处着手,保持稳健的心态。
历史:增强在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认真研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全面贯彻落实高考评价体系精神,明确历史学科的功能定位、考查目标和考查要求。”重庆一中历史教师谢宏强认为,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历史学科考试已经实现由“知识能力立意”的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评价转变。历史试题的考查直接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乃至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的综合输出。
其次,谢宏强认为,复习备考中应该重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典型试题及说明”和“教学与评价案例”,注重试题设计的新要求、新视角与新的呈现方式,加强对新情境的挖掘和运用,增强学生在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徐奉先在《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中指出,历史科试题的情境按照素材可以分为4类:
1.学习情境,指在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史料、图表、历史叙述、史论等问题。
2.生活情境,指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与历史有关的问题,包括长辈的回忆、影视剧、名胜古迹中的问题等。
3.社会情境,指对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包括社会风俗的来源、国际争端中的历史背景问题等。
4.学术情境,指历史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包括历史学家对某一历史问题有多种看法等。
历史学科的试题情境是学科前沿与社会生活的融合,历史科试题的情境对历史教学具有引导意义,是历史科评价的必要依据和重要标准。复习过程中要引入不同类型的情景材料,提高学生对新材料新情景的解读能力。
其三,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打开历史视野,加强知识的网格化、体系化与历史思维的逻辑化,加强从大时段、全空间视角考察与认识历史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同时要加强学生的综合输出能力训练,强化学生在新材料新情景背景下综合化、自主化运用历史术语答案的能力。
此外,强化对新题型的训练,如组合选择题、不同类型开放性试题。
化学:避免盲目刷题,规范答题书写
“化学试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通过真实情景,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践行核心素养。”重庆外国语学校化学教师何佑伟分析。
后期复习中,何佑伟建议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紧扣课程标准,重视回扣教材。理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熟练掌握教材出现的实验模型和典型习题。
二是进行专题复习,建立思维模型。如陌生方程式的书写、有机物参与的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
三是精做高考真题,避免“题海”战术。以往年真题为素材,仔细揣摩其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避免盲目刷题。四是适当定时练习,规范答题习惯,对“套路”问题,可适当进行储备。
地理:通过“图文表”的深入解读考查学生综合思维
重庆一中地理教师吴文成称,本次试题通过全面的“图、文、表”素材引导考生进行综合思维应用、考查考生学科综合方法和综合能力。
在接下来的复习中,吴文成建议:
要关注具体的地方地理现实,结合时政热点,以具体的案例来承载学科的高远立意。
要构建起跨知识点、跨章节、跨册、跨版本的完整知识结构体系,做到无死角和盲点。
还要根据《新课标》和《地理教材》全体系梳理各个知识点,在一定量的试题训练过程中,总结地理试题的命题规律(如方向、技法、设问等),提高应考能力(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思想政治: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养成解题反思习惯
重庆一中思想政治教师王刚认为,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
首先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内在本质联系,在试题训练中探究答题思路和答案逻辑,有的放矢地进行专项突破。
其次,要养成解题反思习惯,通过反思达到领会知识、畅通思路、提高悟性、突破创新的高阶思维目标。
此外,要进一步明确答题的几个关键过程:输入—加工—输出,即运用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结合设问,调用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对材料进行整合加工;运用学科术语对答案进行阐述。
生物:以核心概念为中心,构建基础知识网
“此次试卷突出了主干基础知识理解层面的考查,强调实验技能的考查力度。”对于接下来的复习备考,重庆外国语学校生物教师季涛建议:
要以核心概念为中心,构建综合知识网络,重视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阐述。
还要从基本规律入手,培养综合思维,在高中生物学中,体现得比较多的基本规律是“统一规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局部与整体相统一、微观与宏观相统一等。
三是从热点话题入手,提高迁移知识的能力。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关于热点问题屡见不鲜,这类题型重在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理解方面的内容,同时更是考查如何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释、解决现实生活以及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有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