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全国部分省份的2016年高考已经结束,今年的高考试卷命题具有哪些新特点?能力导向在哪?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8日结合今年的文综、理综试卷进行了分析。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案例】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39题,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带领团队,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经过无数次失败,最终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的生动案例为试题素材。
【专家】试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背景材料,把传统文化具体化,让学生在阅读和回答试题过程中感受体验传统文化,引导他们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认识其现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试题突出体现了用现代科学手段认识和发掘中国传统中医药对人类战胜疾病保护健康的重要意义,是对一些人否认中医中药价值的有力回击。这种例证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有积极作用。
讲好中国故事
【案例】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28题,借梁启超之口,抒发近代仁人志士对于民族进步、国家强盛的追求,着力呈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辉煌成就,培育民族自豪感;第30题,通过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显示1932年上海乃至全国民众的抗敌爱国热情。
【专家】近代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奋力前行、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过程,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展现是这一段历史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高考历史试题每年都在探索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活泼新颖和内涵丰富的材料构建试题情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道”和思想融入到中国故事中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精选贴近时代的题材
【案例】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39题的精准扶贫题材,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38题的互联网+题材,全国Ⅳ卷思想政治科第2题的移动支付题材,第16题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题材等,均紧贴国家当前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生活等领域的热点话题。
【专家】教育教学不仅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运用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引导他们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和提高参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能力和素养。因此高考试题选材必须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才能更好地发挥考试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这些鲜活生动,时代感强的题材利于引导他们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生活,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培育学科素养。
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案例】全国III卷第38题要求学生分析Glaser反应的前体苯乙炔的合成路线,重新设计一条不同于原有题目的合成路线,北京卷第25题要求“以乙烯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E,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浙江卷第27题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溶液G 中的主要微粒。
【专家】在化学学科领域,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合成具有新用途的物质、阐释新反应或结构理论、设计探索出新的合成方法路线以及应用新的技术。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方案和物质合成路线的设计,要求学生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探索创设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允许考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有创意、有个性的解答,考查创新能力。
同样,在物理试题中,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尤为注重,通过对教材中实验思路的改进,不仅较好考查了考生的实验能力,也启迪考生应大胆创新,对现有的实验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