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强基计划一经公布,36所招生院校名单就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这36所双一流A类大学到底如何?
本文根据最新出炉的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整理36所大学本科毕业生升学率排行榜,解读大学的培养模式,为大家选报2020强基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一、读研率、留学率排行榜
因为统计的计算方法不一样,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升学率数据也有不同的版本,根据最新的信息来看,36所双一流高校,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大学本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升学率为74.20%,名列第二位;浙江大学为65.5%,这个数据也还是较大的,但是仅排名第12位。
北京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都超过了70%的升学率。就已经统计的33所高校来看,32所院校升学率都在40%以上,中央民族大学有38.75%,但是排名第33位。
由此可见,36所A类高校中有22所高校本科毕业生升学率超过50%,占A类高校的60%以上,还有4所高校本科生升学率超过70%,36所A类高校本科毕业生平均升学率已达55.32%。这意味着当前“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超半数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升学,实际上进入了“本研连读”模式。
如果将升学率达到50%作为普及化标准,那么A类高校整体上已跨入本科生“升学普及化”阶段。
二、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本研连读”已成为我国“双一流”建设A类院校学生的主要发展路径,针对这一特征,这些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及学生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必须统筹考虑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特别是两者的衔接与过渡,探索“本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对选择读研的高校本科毕业生来说,在国内升学还是出国留学是个体面临高等教育的差异化需求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到底是什么影响或制约着他们的“去留”呢?
从宏观层面上考虑,国家的高等教育供求及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机会及教育成本收益、政治稳定和开放包容度及移民政策等都会对学生的去留产生影响;而在微观层面,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价值观念和个体偏好则起到决定性作用。
从院校入学要求的角度来看,无论是选择国内还是出国读研的学生,都需要满足学业和经济双项要求,既要达到院校的入学标准,又需要承担相应的学费及生活费。
不同的是,海外院校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外语水平有相应要求,同时也注重考量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出国留学的花费通常也要远高于在国内读研的经济成本。
由此可知,学生自身的学业能力和家庭经济背景在本科生的升学选择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一方面,家庭经济水平直接制约着学生是否能够自主选择是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留学;另一方面,父母对子女高等教育投资的意愿、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状况的评估、对子女学业规划的建议甚至对子女学业水平、外语成绩、综合能力及价值偏好等也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在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中,我们应当注重提高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从而满足来自不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以留住优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