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报考信息 > 资讯动态

北京大学2019年再添一所科研院,从签约到落地只用了24天

时间:2019-12-04 17:25:52  来源:  作者:  阅读数:

 11月30日,寒潮席卷大江南北,南通紫琅湖畔却迎来一股创新“热浪”。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在南通中央创新区正式揭牌。从签署协议到实质落地,北大长三角光电科研院只用了24天。

未名湖牵手紫琅湖。11月7日,南通市政府与北京大学在未名湖畔签署合作协议,在南通中央创新区共建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研究院依托北大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目标打造国际先进的光电创新人才集聚平台和前沿研究平台。11月30日,双方在紫琅湖畔为北大长三角光电科研院正式揭牌。

项目从签约到落地,何以这么快?

“大学已成为科研创新的C位,搞好科研创新、促进学科发展,要求我们向校门之外寻求更为广阔的天地……南通工业发展已较为成熟,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才能走得更远……双方‘联姻’是一种必然选择……”揭牌仪式前的汇报会上,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的一席话颇为耐人寻味。

“天时”。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7日的签约仪式上,北京大学校长郝平曾表示,建设长三角光电科研院,是北京大学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布局,将为南通和长三角区域发展提供坚实创新支撑。近年来,北大物理学院一直把谋划建设光电科研院作为重中之重,在全国寻找合作城市,而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三大重点支柱产业之一的南通,着眼产业高质量发展,正迫切需要“智囊”的加入——时机恰到好处,二者一拍即合。

“地利”。北京大学校方曾表示,此次合作成功有赖于南通中央创新区一流的科研载体、一流的创新生态、一流的配套功能和可持续的扶持政策。今年6月底第一次来通考察的北大团队称赞:“这里是最适合科学家工作生活的地方”“一看就被吸引,很想留下来”——中创区紫琅湖的秀美留住了科学家们的脚步。

占地17平方公里的南通中央创新区,是南通建设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创新之都的破题之作,已成为南通集聚优质创新资源的第一平台。中创区围绕人才需求正高起点打造科创、文创、医学、会展四大中心,并建立起“100亿科创基(资)金”和“100万平米人才公寓”“双一百”政策支持体系,截至目前已引进各类项目80余个,预计引进包括6名院士在内的各类人才1万余名。

“人和”。据了解,前期,南通与北大已经过多轮互访、交流,北大团队半年内六次来通,深入考察、反复论证。签约仪式、揭牌仪式上,无论是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等校方代表,还是众多中科院院士,他们对研究院的珍视之情,对建设目标的殷切期待溢于言表。“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

南通市委书记陆志鹏说,南通将在科研用房提供、科研资金配给、高层次人才招聘、重大科研专项申报、教育医疗居住配套服务等方面兑现承诺、全力保障,为北大及其研究院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环境,推动研究院早日从投入转为产出,从扎根迈向壮大,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学研合作典范。

“南”“北”交汇,将碰撞出怎样的创新火花。根据协议,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研院将组建一支包括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在内的科研团队,聚焦光电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及技术研发,围绕南通重点打造的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在高端激光器、超高分辨成像系统、纳光电子芯片等形成若干成果并推动孵化转化。研究院背靠北大物理学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两棵大树,将构建智能光电器件、高端激光、光量子芯片等多个研究室和制备加工中心、表征测试中心等机构,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合作,成为南通光电产业提档升级的先导。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