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
“对办学方向、教育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队伍、教育生态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地方,要依法依规追究当地政府和主要领导责任;对违背党的教育方针、背离素质教育导向、不按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等行为,要依法依规追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有关人员责任。”
这份意见还要求,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工作。
观察我国的基础教育,笔者认为,当前对教育生态破坏最严重的是各地的超级中学,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必须依法切实治理超级中学,严格要求所有高中按规定区域招生,禁止举办超大规模高中,杜绝公办与民办学校混合办学。
各地的超级高中,从本质上说,就是地方政府教育部门为追求高考升学政绩,故意打造并纵容违规办学而制造出来的,这是地方政府破坏当地教育生态的直接证据。超级高中对地方教育生态的破坏,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其一,在全省范围内招生,掐尖抢生源,此即所谓“超级中学过处,县中寸草不生”。
允许极少数公办高中在全省范围内招生,地方政府教育部门的理由是,这是让教育薄弱地区的学生享受优质资源。但其实,这是掐尖抢生源的“花招”,是把各地级市、县的中考高分者汇聚在一校,以打造升学名校。这让县级中学(县中)遭遇沉重打击,办学越来越艰难。
有人认为,超级中学对提高薄弱地区学生的重点大学(一本)录取率是有贡献的。但吊诡的是,理由居然是全省的一本率提高(因为超级中学根本没有公布学生的户籍,因此,也就不清楚超级中学为薄弱地区的学生升学究竟做出了什么贡献)。
可是,一本率提高是超级中学提高当地考生的水平带来的吗?要知道,各省的一本率是由招生计划决定的,与考生的成绩没有什么关系,不是靠本省学生和外省学生竞争而来的(高校会根据各地的生源情况调整计划,但更看重的是学生在大学里的发展表现)。近年来各地的一本率提高,是把原来安排在第二批次录取的院校调整到第一批次招生的结果。随着高考改革推进,我国将取消高考录取批次,也不再有一本、二本的概念。各地会关注重点大学录取率,而重点大学在各地的录取名额也基本上是一定的。
超级中学的掐尖招生,只会带来本省范围的升学恶性竞争,这并不会给本省学生增加录取机会,还会让更多农村学生,因县中的凋敝而难以接受优质的高中教育。近年来,县中没落、凋敝的现象,已经引起教育界和社会舆论关注,有一些人把责任推给超级高中、名校的掐尖抢生源。但名校其实并无自主抢生源的本事,他们是有特殊招生政策支持的。可以说,大批县中能予以废掉,同时少数超级牛校得以成就,就是地方政府教育部门主导的结果,也是地方政府教育价值观的体现。
其二,超级中学大多超大规模招生,严格说来,这是违规招生。
我国教育部、建设部额定的高中办学规模是,三个年级,每个年级12个班,每班50人,总计1800人(2002年教育部、住建部等发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这是从高中育人角度确定的办学规模。考虑到各地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教育部后来将这一标准调整为每个年级最多1000人,三个年级最多3000人(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我国河北等地,把这一标准设定为一个年级最多2000人,三个年级最多6000人。但就是按照一个年级2000人的标准,我国也有部分超级中学超过这一标准,甚至一个年级的人数就超过了3000人。
为什么超级中学这么大规模招生?没有地方政府教育部门的允许,这是不可能的。地方政府教育部门之所以允许超级中学这么大规模招生,一是要靠被高校录取的高中毕业生的绝对规模来突显升学政绩,二是要推进“超级中学经济”。就后者来讲,建一所超级中学可以吸引大量学生就读,同时吸引家长陪读,吸引未来的学生家长在学校周边生活,由此形成的人口聚集效应将带动学校周边房地产市场的兴旺,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我国的新高考改革,要求各校推行选课走班教学。在上海和浙江,高中一个年级最多七八百人(很多学校一个年级只有三四百人),推行选课走班都很困难,一所学校一个年级动辄两三千人,选课走班怎么推行?高中怎么对这么多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
超级中学的跨地区掐尖,且是大规模掐尖,比如一个县,中考前200名全部被“掐走”,这严重破坏了地方教育生态。有人把原因归为这些县中不努力,但面对拥有政策优势、资金优势的超级中学,县中怎么竞争?
其三,到目前为止,还有超级中学采取公办民办不分的方式办学。这些超级中学以民办学校身份跨地区大规模招生,再进行统一培养,其校长由与其合作办学的公办学校的校长兼任。
但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必须独立办学(独立法人、独立招生、独立校园、独立财务、独立证书)。如果严格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公办民办不分地办学就是违法的。可是,我国很多超级中学,就是靠这种模式发迹,背后是当地政府教育部门的默许和纵容。
要让我国基础教育有好的生态,就必须看清超级高中的实质。超级高中不但恶化升学竞争,还带头违规招生、违规办学,是教育生态的“杀手”,因此,要把治理超级高中作为当前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重点工作。
以下就治理超级中学提出三条建议。
首先,应严格控制高中招生规模,治理超大规模高中、大规模高中。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建议把6000人以上高中定位为超大规模高中,把3000人以上高中定位为大规模高中。应消除超大规模高中,控制大规模高中,明确要求高中办学规模不得超过每个年级最多1000人(20个班)。这是改革高中育人方式,对高中办学规模的要求。
当前,必须消除万人高中,并让现在每年招3000以上学生的高中逐渐减少招生到1000人。应该明确治理的时间节点。
前不久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区、市)要制订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的专项规划,并于2019年12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这只是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的一方面。此外必须消除超大规模、大规模高中,这是转变地方政府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政绩观的抓手。
其次,应严格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治理公办民办不分的办学。这不用赘述,近年来中央政府教育部门已经反复反文,要求治理这种办学乱象,但由于有地方政府为这类打造升学政绩与发展“超级中学经济”的违规招生、办学行为撑腰,超级中学底气十足,并不把规定当回事。因此,必须追究地方政府纵容违规行为、不履行教育职责的责任。
再次,在控制超级中学招生规模的同时,结合本地区的生源分布,科学确定高中学校的招生区域。建议除直辖市外(北京、上海和天津近年来的中考人数都在七八万人左右),我国应该明确规定,各省、自治区的公办高中招生,只能在地级市范围内,不能超出地级市区域。这不但可遏制中学的掐尖抢生源乱象,也可为恢复各地教育生态,办好各地的基础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