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作为高考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关注。每年报考自主招生的考生越来越多,很多同学都想通过自主招生进入重点大学。但是在认识自主招生和准备自主招生的道路上,很多家长和学生仍然存在各种误区,今天优秀邦自主招生团队就为大家梳理了自主招生常见的十六大误区,希望能方便考生和家长们对自主招生有更清楚、更深入的了解。
一、只有少数高校才开展自主招生
并不是。全国有90所高校都能开展自主招生,而且每年的报名人数都在上升,重点高校里自主招生比例也在上升。每年自招人数差不多是高校招生数的5%,虽然比例不高,但参加自招对考生来说是多一份保障。
下图为2018年开展自主招生的高校:
二、通过率太低,不如裸考
有家长表示自主招生通过率太低,自己宁愿孩子裸考。但我们来看一下数据,北京大学在2018年给与降分优惠的学生有886人,清华大学有931人,这还不算领军、博雅计划中更多的降分人数。2018年自招最终获得降分的人数达到2.7万,而很多高校提供的降分优惠幅度很大,例如复旦就是30分起降,即只要通过自主招生的考试,最少降30分。30分啊!家长们都知道,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提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平时成绩不错的孩子,提10分都得夜以继日的学习,更别提30分了。在高考时差一分就有可能多了几千人同场竞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不是说着玩儿的。所以如果想上等名校就得努力争取降分,靠裸考太难。
三、考上自主招生后不能报其他学校
并非如此。自主招生在提前批录取。即使自主招生没有被录取,也不影响后面的普通批志愿录取。如果考生在自主招生时获得了其他学校的分值优惠,但是在高考时取得了高分,可以被更心仪的学校录取,那么可以放弃提前批次的志愿填报,转而报考其他高校。
例如,A同学在自主招生考试时获得了北京交通大学的降分,但是在高考时发挥得特别好,最后的考试成绩足以报考清华北大了,那么A同学就可以不参加提前批次的报考,在普通批次开始填报志愿时报考清华北大。所以,参与自主招生的学生,比一般的学生,增加了一次志愿录取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四、自主招生非竞赛不可
很多人觉得自主招生的门槛太高,非得有一门学科特别出众,获得奥赛的省级奖项才可以报考。其实不然。
一般来说,高校自主招生条件分为5大类:
1、五大学科竞赛获奖
2、文科类竞赛获奖
3、科技创新类奖项
4、论文、专利。具有专利发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或者是出版过文学作品专著等
5、单科成绩或者是综合成绩十分优秀
如果孩子既没有五大学科竞赛奖项也没有文科竞赛奖项,又想参加自主招生得到降分,还可以从科技创新类奖项、论文专利、平时成绩这三方面入手了。
2018年自主招生有超过65%的高校认可科创类奖项,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含金量较高。专利方面,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更受认可。论文方面,一般需要发表在省级刊物及以上。
2018年有14所高校明确认可平时成绩优秀、达到其相应要求的考生。综合成绩或单科成绩出类拔萃的考生也有机会过自招初审。
五、通过自主招生考试一定能上名校
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后,考生可以获得一定的降分优惠,最低降5分如中央财经大学,最高直降一本线如北京大学,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上名校。目前来说,考生获得最优惠的降分政策是直降一本线,如果在高考时失利,没有达到所在省份的一本线,那么也不能进入该高校。比如获得哈工大降60分优惠的折纸少年,就因为高考成绩差2分没达到一本线而与哈工大失之交臂。
六、只有成绩非常优秀才有资格报考自主招生
这个误区也是最常见的,总有学生和家长怀疑自己能否参加自主招生。“成绩还不够理想,等期末考试后再看自主招生是否有戏吧。”
“大约什么成绩可以参加自主招生呀?”
“之前抓的不紧,成绩不理想,等成绩上来再考虑自主招生吧。”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学生和家长们一直存在的观念,似乎是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自主招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就趁早别想这事儿了。
凡是抱有这种误区的学生和家长,都没有领会到自主招生政策的用意。自主招生重点是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成绩不是唯一考查的因素,报考志愿的时候能够达到一本线就可以了。只要成绩能达到一本线就可以去报考自主招生。
有自主招生选拔资格的高校绝大多数都是211、985院校,加分幅度一般在20-40分甚至降低到上一本线即可,这么好的政策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而言当然是高考逆袭的绝佳机会。
七、准备自主招生会影响孩子高考
在奖项或者其他能力证明材料准备好之后,孩子需要亲自参加的只是笔试和面试,而且是安排在高考之后,前期繁琐的资料准备流程可以交给家长或者专业机构,由家长来帮助孩子争取这个加分的机会。在间,考生只需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认真准备高考就行。
八、参加自主招生就要全面发展
很多家长认为参加自招一定要孩子全面发展,这其实是对自招的误解。毕竟能做到全面开花、科科第一的学生是极少的。自招就是一个为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开通的特别渠道,高校看重的是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天赋和优秀能力,所以家长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特长,尽可能兼顾其他学科。在写自荐信的时候也要把考生的特长重点突出,让招生老师一目了然。
九、自主招生需要“有门路”
自主招生从2015年开始已经从校荐改为自荐,而且每年都由考生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网平台统一自主报名、材料审核、公示,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公平。
十、缺乏整体规划
如果没有整体规划,那么自主招生的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很多家长自高一起就为孩子准备高考自主招生的相关事项,比如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进行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社会实践等多项准备工作,总想把孩子的各种准备工作做到最好,为他们参加高考自主招生创造最大的机会。但等到自主招生简章发布后,很多人又陷入了困惑,因为他想报的专业却没有准备相关资质,而自己准备的相关资质所能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自己又不愿意去。所以自主招生的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
针对这个问题,建议各位家长,要做好两个规划,第一是材料规划,第二是时间规划。
在进行材料规划时,要事先做好功课,根据孩子心仪的学校和专业有的放矢地准备材料,例如,如果孩子想要报考的是北京邮电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那么就可以准备数学、物理或者信息学的省级二等奖以上的奖项,或者准备在创新、学术、科研等方面能证明取得过突出成绩、展示出创新潜质方面的材料。
在进行时间规划时,要明晰想要参加的竞赛的关键时间点,参加自主招生要关注自主招生的关键时间点。很多考生都是到高三了才想到参加自招,这个时间就会特别紧张。自主招生要经过初审、复试、报志愿等,提前准备资料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流程,所以有自招意向的应该在高二时就提前准备,甚至有的同学从高一开始就准备了,这样到高三才能游刃有余。
十一、根据分数选择学校
很多家长或学生在选择自主招生学校时,只是根据分数来选择,比如我考了600分,然后再加上20分,然后看620分能选择哪些学校,然后从中选择目标学校。一直以来,都强调要从专业和分数两个因素来选择学校,并且首先要从专业的角度来选择学校,即哪些学校在我们所定专业上有竞争优势?这样就会筛选出若干所学校,其录取分数有高有低,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成绩定位到底哪些学校是自己的目标学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学到合适的专业,考进合适的学校,从而实现学有所成,优质就业的重大目标。
十二、只根据兴趣选专业
在选择专业方面,目前最流行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选择专业一定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认为,选择感兴趣专业本身并不错,但不能唯兴趣选专业,因为兴趣是主观性的东西,而我们最终要走向市场,面临用人单位的挑选,因此主观感兴趣的,还要与客观的需要相结合,要考虑未来的就业前景。
十三、材料缺乏针对性
许多家长在为考生准备自主招生报考材料时,只是随大流地收集孩子在高中阶段所获得的各类奖项,并且认为奖项越多、水平越高越好!其实呢,每个高校的不同专业方向对奖项的要求是不同的,想报考电气专业的你所获得创新英语大赛奖项作用就不大,而你想报财经类专业,你获得生物大奖意义和作用也不突出。只有当你获得的奖项与所报专业一致时,才能体现出自己的竞争优势。
十四、个人陈述论据太薄弱
在写作个人陈述时,大家都明白要多写自己的亮点和闪光点,这并不错。但很多时候变成自说自话,缺乏事例和相对客观的证据,因此难以让人信服。因此,在写作个人陈述时,一定要注意观点与事例的配合。
十五、不注重材料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在准备材料时,一定要注意细节问题。比如上传材料格式的问题。
自2015年后,自主招生报名全都在教育部阳光高考网上进行,很多家长报名时,以为只要把材料扫描并上传即可,但很多时候其存储的格式不符合要求,因此很长时间都无法完成报名。
十六、不注重招生简章要求细节
在选定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时,要注意高校招生简章的细节,比如有的学校要求在一定期限前邮寄报名材料,而有的学校在这方面并不需要。学校的要求各有不同,因此准备起来要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