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领域,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焦点话题。自主招生是我国高校招生制度完善过程中的重要改革索,不仅涉及招生的科学性问题,而且也涉及教育公平问题。
首先,我说说自主招生改革发展的15年历程。
2003年,我国开始进行自主选拔录取的试点工作,首批22所高校获准在一定规模内开展自主选拔录取工作。教育部要求,试点学校应“积极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新机制。
随后,自主招生试点高校的数量逐年增加,2015年达到了90所,也一直延续至今。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为211工程大学,均为国家重点高校。
在这一过程中,自主招生争议不断,以“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为主题的负面新闻频现报端。此外,为了提高招生工作的效率,2005 年,北京4所高校开始通过联合考试开展自主招生。这一便捷的方式被其他高校效仿,“清华联盟”“北大联盟”“卓越联盟”纷纷涌现,近半数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纷纷抱团,在自主选拔录取中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2012年,三大联盟选择同一天进行笔试,考生只能三中选一。这一变化是高校行使自主招生权的体现,但学界认为此举侵犯了考生的选择权。
自主招生的宗旨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相反,各种关于自主招生的争议与腐败不公等成为舆论的主流。2014年,国务院发文重申自主招生的改革目的,指出自主招生需要调整。2017年,试点自主招生的高校数量仍然是90 所,各校的招生人数同样控制在不超过招生总人数的5%。尽管“新高考”已经开始实施,但自主招生的探索仍属于小范围试点。自主招生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其次,百航教育优秀邦带大家看看北大清华围绕自主招生工作所做的一些改革措施。
2010年,北京大学增加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提高了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但这一制度一直被人们所诟病,并未达到事先的预期效果。
专家组面试这种形式成为所有自主招生高校的标准配置。专家面试的形式不尽相同,有些高校采用专家组共同面试,有些高校则是专家组成员分别与考生一对一交谈。
2010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还采用了网络远程面试,一方面为考生节约考试成本,另一方面,试图获得考生更为客观的反应,避免考官的言行神态影响考生的回答。
在评价目的上,多数高校注重考生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知识储备、学科素养等,专家也对考生的课外活动、个人兴趣进行了解,综合考生各方面的表现给出录取意见。
第三,我再说说自主招生的一些结果和公众的疑惑。
各个大学内部研究者就自主招生展开了小范围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普考生相比,通过自主招生进入高校的学生无论是个体特征还是家庭特征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进入大学之后的表现方面——学业成就及非学业表现,自主招生学生并没有表现出与统招生明显的差别来。
一些高校的调查也发现,自主招生并没有录取到高校所期望的优秀学生。
不论是自主招生的命题质量还是学生质量都不尽如人意,自主招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达到改革的预期。
第四,我最后说说公众最为关注的高考公平问题。
显性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名额分配、报名条件等,比如某些省市的名额明显大于其他省市,报名条件明显偏向于中学的一些学科竞赛成绩。
自主招生还存在一些较为隐蔽的不公平。
自主招生侧重考察学生的见识、课外兴趣,比如如琴棋书画等,这些正好是城市的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的一技之长,或者说是爱好兴趣,而这些评价维度对于农村子女、弱势群体是非常不利的。
对于弱势阶层的家长来说,他们眼中的子女同样有着非常多的优点和特长,比如“勤俭节约,特别懂事,不让父母操心”“对家里的牛、马等牲口非常上心,照顾得非常好”…… 遗憾的是,自主招生评价体系没有将这些优点列入考察对象,农村孩子的这些优点所代表的是城市学生往往难以接触到的农业、商业、畜牧业等实践知识,也是他们常常无需具备的克服生活逆境的坚强毅力。
2018年,国内大部分省市都已经宣布进入“新高考”改革阶段,自主招生再次迎来关键期,面临新的挑战。
在效率方面,自主招生的评价体系需要专业化;在公平方面,自主招生更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