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报考信息 > 资讯动态

自主招生从初审到录取,淘汰率到底有多高?

时间:2018-08-18 17:51:48  来源:  作者:  阅读数:

2018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据统计,今年共有1万2千多人通过自主招生进入了理想院校。

2018年自主招生报名人数共837718人,初审通过152957人,获得优惠人数为28262人,最终录取12383人。

大家注意到,自主招生真的是层层筛选,想要最终录取,需要学生“过五关、斩六将”。报名之后要经过初审,初审通过经过校考,确定是否入选,入选只是获得降分优惠,最终可不可以录取还要看高考成绩。那每一部分究竟考核学生的什么呢?百航教育优秀邦今天就来带大家研究下。

001.jpg

一、初审淘汰率高达80%

就今年的数据来看,报名人数达到83万,初审通过人数为15万人,初审通过率达到18.26%,淘汰率高达80%以上。

近年自主招生报名人数在迅速增加,2018年比2017年增长了38.2%,而初审通过人数则仅仅增长了11.74%,增速远不如报名人数。这也就是说,各校自主招生名额受限制的情况下,初审通过率将会越发走低。

据了解,初审审核还是以审核报名材料为主,报名材料一般包括以下几项:

1. 报名申请表;

2. 自荐信/个人陈述;

3. 高中阶段获奖证书及证明材料;

4. 高中阶段文化课成绩;

5.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6. 模考成绩;

7. 推荐信;

8. 其他可证明材料;

9. 高校特殊要求提供的材料。

一般来说,自主招生以选拔有学科特长及学科潜力的学生,所以说,很大程度上是在审核学生各类可以证明学科特长的证书。

要注意的是,认可五大学科知识竞赛的院校最多,具体级别不同,学校的认可度也会不同,但是基本上来说,获得省一及以上奖项,申请除清北外的学校,通过初审都没太大问题。

科技创新类奖项这几年比较大热,高校为选拔、培养科技创新类人才,也十分愿意招收此类学生。

文科奖项的认可度其实这几年受到了很大力度的削减,而论文、专利各高校都处于严防的状态,主要原因还是这两类的奖项相对获得容易,而且造假情况不断。近几天刷屏的“答题卡调包”及之后的论文“抄袭”事件,造假情况可见一斑。

当然,初审并不是仅仅看学生的各类奖项,基本院校都会要求学生提交文化课成绩单或者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因为即使是降分录取,降低的幅度也是有限度的,最优降至一本线录取,而学生无法达到一本线的话,也很难走的更远。001.jpg

二、仅有不到1/5人获得优惠

其实,自主招生的过程特别像打游戏的过程,报名是你知道有这个游戏,希望点击进入;初审通过相当于进入了游戏界面,通过校考是捡装备的过程,捡到的装备是降分录取优惠,而高考就是打怪,你的装备越好,相对来说,升级的可能性越大。

也就是说,初审通过的学生并不是之后就“高枕无忧”了,通过初审仅仅是升级打怪的第一步,实际上,之后的校考才是决定你能否获得装备——拿到降分优惠的关键。

校考是高校在高考结束后组织的考试,基本上来说,包含笔试和面试等环节。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高校的校考中,将会有4/5的学生被刷掉,仅有1/5的学生会获得降分录取优惠。

这些学生之所以被刷掉,原因一般有三:

一、申报材料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很多学生通过初审的原因都是通过论文、专利等,在报名阶段,由于仅仅申报材料,学校难以判断学生是否有真才实学,给与了通过,但是在校考中,就会漏出马脚。

2018年,各高校基本都在招生简章中提到对论文、专利的审核要从专业深度等角度进行挖掘,有些学校甚至提出需要学生现场答辩、展示等,这样对于一些作假的学生而言,难度就很大了。前几天刷屏的河南苏同学,被北师大的校考刷掉,应该与此有关。

二、校考笔试难度高于高考。我们都知道,自主招生相当于是优等生的又一次竞技场,这也就是说,高校在选拔的过程中一定会以更高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考核内容也会有区分度,这样便于选出优秀学生。

高校在出校考笔试试卷的过程中,一般都愿意将难度提升至竞赛水平,也就是说,仅仅是靠高中课本知识,并不足以应对高校的校考。

三、校考面试考察学生综合素质。自主招生的校考现在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甚至有部分学校将面试的比重提到和笔试一样的级别。因为面试不仅可以提现学生的学识,还可以体现学生的涵养、综合素质等各方面,毕竟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也希望选拔综合素质最优的学生。

我们至今记忆犹新的是2017年691分,落榜清华的郑文同学,她在自主招生面试中被问及“理想是什么?”,她的回答是:“对不起,老师,我拒绝回答。这不属于自主招生的复试范围,这应该是属于保送清华大学的面试内容。”一个真实悲伤的案例,却体现出,高校尤其是顶尖高校,在选拔中并不是唯分数论,而是综合看学生的素质。

三、录取人数不到入选人数的一半

2018年,90所高校自主招生最终录取人数为12383人,从报名到录取,中间相差83.5万人,仅从入选到录取,中间刷掉了15879人,也就是说,入选到录取,中间仅有44%的人用到了降分优惠。

获得降分优惠之后的考生,需要结合高考成绩来确定可不可以录取,可分为三种情况:

我们统计的最终录取的人数是指第二种,本来成绩未到高校在当地的投档线,但是使用优惠之后,正好被学校录取的人数。

第一种属于使用优惠之后,依然达不到高校录取标准的,最终无法被录取。

第三种是真学霸,裸分就可以达到高校录取线,自然也不用使用优惠。

总而言之,在80余万报考大军中,最后真正用到自主招生降分并被录取的,占比仅为1.47%。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