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从此自主招生迎来重大历史变革。自2015年开始,自主招生由校荐变为了自荐,随着家长、考生对于自主招生认知度地不断提高,自主招生的申请报考人数逐年递增,2015年16.2万人、2016年48.5万人、2017年60.6万人、2018年81.9万人,用飞速上涨来形容这几年的报考人数一点儿也不夸张!
由于申请报考人数的增多,高校对于考生的申请条件也就变得越来越严苛,虽然由于某些原因,在今年的自主招生章程中,很多高校对于申请条件的要求仅要求提供能够证明考生“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材料,并未明确要求提供的材料要达到、或者要满足怎样的条件,但是从填报、初审的结果却非常明显的看到了,提供普通的证明资料是远远不够的,提供各种竞赛证书的等级证书已经成了必须的条件。 某一文科考生,虽然没有作文、英语等竞赛的获奖证书,但是考生有着多于其他考生数倍的实践活动的经历和获奖证书,同时考生也曾发表过数篇相关的文章,是一位综合条件、并且人文社科潜质非常显明的同学,然而她却因为没有“硬”型的证书,未能通过院校的自主招生。但是,当我看到另一位通过该院校自主招生考生的申请资料时,我不再为她进行申辩了,这位通过自招初审考生不仅是拥有一个“硬”型的获奖证书,更是拥有多个不同方面的“硬”型的获奖证书,并且最低的奖项等级都是省级一等奖。两者相比,录取谁,变得一目了然! 的确当考生、家长越来越意识到自主招生的利好因素时,百航教育优秀邦认为所谓的“三无考生”也就变得越来越少了,考生在自主招生中比拼的,不再是你无我有,而是你有我更强!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准备自主招生,怎样才能在自主招生的申请中,占得先机,提早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很高兴地看到,更多的高一、高二家长来找我,咨询自主招生的事宜,并且希望能够尽早地去为孩子进行自主招生的准备,而不再是等到高三了,甚至是看到周围的同学们都已经开始申报自主招生了,才考虑要不要申请自招,而这样的申请,往往过于盲目,往往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提早确定考生的专业方向,提前准备自主招生,充分利用自主招生的申请机会,为考生赢得更高、更适合的发展机会,自主招生,逐步成为了考生们在高考之前,就已经展开角逐的新的竞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