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报考信息 > 资讯动态

做好这三个环节的准备,在自主招生中轻松胜出!

时间:2018-01-05 14:44:00  来源:  作者:  阅读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关注到了自主招生诱人的优惠政策,想通过这条捷径进入理想大学。然而,自主招生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自主招生网上报名人数超过60万,最终通过自主招生考核入选的考生只有26767人次。在如此低概率录取之下,要想从几十万优秀考生中杀出重围脱颖而出,就要参照以下三个环节来备考。

001.jpg

 

第一,在初审中,如何不被淘汰?

在高校自主招生初审环节,考生需要有相关材料来证明自己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

1、参加高校夏令营、金秋营、冬令营等活动,成绩优秀,被推荐到高校招生办或提前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

2、在五大学科竞赛获奖考生,奖项等级较高者更容易通过初审。奖项等级较低,但有其他较有利的学科特长证明材料,初审通过率会相应提高。

3、在科创类赛事活动中,获得过高级别奖项。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这三大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项认可度较高。

4、在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四项文科类赛事中,获得全国奖项更容易通过初审。(PS:2017年12月28日下午,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与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共同联手,举办了获奖优秀作品集新书发布活动。)

002.jpg

5、专利发明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三类,其中,发明专利认可度最高。

6、在省级以上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此类考生报考与发表内容相关的专业,比较容易通过初审。报考其他不相关的专业,通过初审的可能性较低。

7、相对普通高中,重点校综合成绩/单科成绩优秀的考生,比较容易通过初审。

百年英才专家提醒:如果考生在自主招生报名过程中,没有相关材料来证明自己符合高校自主招生条件,就很难通过高校自主招生初审。

虽然自主招生选拔的主要标准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但考生的平时成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标准。

欲知更多高考报考咨询,请关注公众号“百年英才志愿填报专家”。

第二,在笔试中,如何不被淘汰?

自主招生笔试难度一般高于高考、低于竞赛,部分高校笔试试题可能还会涉及到竞赛相关知识。

003.jpg

高考的中档题=自招简单题

高考难题=自招中档题=竞赛简单题

自招难题=竞赛中档题

自主招生70%的题属课内范围,30%的题为超纲范围,也有70%的题和竞赛题难度相当。

1、课内基础题:考查考生的学习基础,通常熟练掌握高考内容的同学都能比较容易得分。

2、高考难题:保留一定数量的高考核心考点,着力点和区分度主要放在高考延伸出的知识和方法上,是考生的备考重点。这类题原则上不超纲,但解题思维和技巧灵活。

对高考考纲边缘问题有深入思考的同学可能根据题目提示顿悟,找到解题重点,但对题目背后的问题深入思考得较少的同学来说,这类题就比较困难了。

3、竞赛题:涉及到课内没学过的知识、公式,或者是竞赛联赛经典方法、技巧。虽然自招题目中会把知识和公式直接给出来,竞赛联赛经典方法技巧在题目中给出明确提示。但在紧张的考试时间与氛围中,没有参加过竞赛联赛,没有专门准备过的同学很难准确解题。

百航教育专家提醒:高校自主招生考核以笔试和面试为主,少部分高校取消笔试,只进行面试,如:华科、中石油、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而清华、华南理工等高校只有笔试通过后才可以参加自主招生面试。

第三,在面试中,如何不被淘汰?

自主招生面试考核方式主要有: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小组辩论式等。

考核内容随机性较大,涉及考生个人信息、社会热点、对所报专业了解度、生活常识等,具体包括:

1、考察个人基本情况

2、考察对报考高校的了解

3、考察基础知识

4、考察基本能力

5、考察思维能力

6、考察创新精神

7、考察对时事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关注

8、考察生活常识

9、考察道德判断和情感价值观

一般来说,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能够随机应变,考官提出问题后,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的考生不容易被淘汰。

百年英才专家提醒: 从2017年高校自主招生录取率来看,大部分高校会通过这个环节淘汰1/3—2/3的考生,甚至有部分高校会淘汰90%的考生。所以,考生非常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备考。

综合来看,高校就是通过以上三个环节来逐级淘汰考生,最终确定具体录取名额的。所以,大家在备考高校自主招生的时候,不仅要科学评判自身条件,还要提前了解高校自主招生相关政策,包括报考条件、考试方式、优惠政策及录取率等等。

对2018届考生和家长来说,目前最关键的就是了解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科学评估自身能力,并利用自主招生报名前的期末考试、模考成绩,进行合理预估,较为准确的定位报考院校,勿盲目攀高。

ff_副本.jpg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