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学校园,大一新生逐渐了解自己的专业。因当初选择不理想或与兴趣爱好有距离,一些学生计划转专业。记者采访部分大学招生负责人后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学校对转专业“零门槛”,学生在满足学院要求的情况下,大学期间有2至3次转专业机会。
大类招生后细分
目前,大部分学校对学生转专业“不设门槛”,一般除中外合作办学等特殊专业外,只要成绩合格,都可申请转专业。能否转专业成功,主要看学院可接纳人数、申请人数和学生是否符合学院要求。
北京邮电大学部分专业从2017年开始采取大类招生和培养模式。学校招生办公室主任郑超伟介绍,招生专业包含电子信息类(信息通信)、电子信息类(电子工程)、计算机类、科技与创意设计试验班等8个专业大类。从2017级学生开始,学校对除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艺术类专业以外的大部分专业实施转专业申请零门槛政策,让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兴趣、特长和爱好选择专业。
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王进介绍,学校实施“零门槛,不设限”的转专业政策。在大类招生改革力度逐步加大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宽松转专业政策。如果学生进校时专业选择不理想,或入校后学习过程中发现所学专业并非自己兴趣所在,除招生时有特别约定的考生(如外语保送生),其他在校本科生均可在大一学年末、大二学年末提出转专业申请。各专业不限制转出人数,只要转入的学院没有超出可容纳人数限额,就要接受。每年有近300名在校生成功转专业,转成率约80%。此外,学校还开设双学位、第二专业及辅修专业制度,进一步拓宽学生专业学习范围。
成绩绩点为原则
虽然学校转专业不设门槛,但学生在转专业前的学习成绩却是学院是否接纳的重要参考。
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老师兰雅慧介绍,学生在校期间有两次转专业机会,即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下学期。除所有成绩合格外,学校对学生转专业不额外设置门槛。由于学校今年首次实行专业类招生模式,学生按32个本科专业(类)录取后,先以大类模式进行培养,入学后统一学习通识课程。除了让学生打好基础外,还可给学生充分的专业选择时间,之后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分流至类所含专业中的一个。中外合作办学等特殊专业学生入校后不享受学校的转专业政策。每年,学校大概有200人成功转专业。
北京工业大学学生共有三次转专业的机会。学校招办副主任李庆介绍,从大一第一学期末至大二第二学期末的每学期末,学生可以提出转专业申请,考核合格即可实现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平均学分绩点(GPA)≥3.0时,可提出转专业申请,由被转入专业所在学院进行考核,合格者可实现转专业。每学期学校约5%的学生转专业。
特长兴趣来说话
学生入学后选择转专业,大部分原因是兴趣爱好使然。因此,学生首先要明确自己具有目标专业学科的学习能力或者某方面特殊才能,转专业才能发挥其特长。
兰雅慧介绍,转专业需成绩合格。个别学院因容纳学生数量有限,会考查学生的学科特长和专业学习能力。所以部分学院对转专业学生有单独要求,比如西方经济学和高等数学要求达到一定分数或平均绩点符合要求等。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史贞军介绍,学校有相对灵活的转专业政策。除特殊限定的学生外,其他学生均有机会申请转专业。学校和学院考查其兴趣和专长,考核合格者可转专业。大类专业分流按志愿优先原则,结合平均学分绩点确定分流专业。除文科试验班类(语言与传播)、建筑类、设计学类入学后分流,其余大类专业在第二学期分流。转专业和大类专业分流时,申请人数较多的专业可根据学校预定的专业基础人数适当增加接收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