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自主招生烽烟已起,很多家长已经开始纠结自己的孩子到底应不应该参加自主招生?参加,自己心里没底;不参加,又怕外界所传说优惠60—80分与孩子失之交臂,让自己很不心甘。今天,冰露老师就帮助大家梳理一下思路,让大家清醒认识自主招生的利与弊,以便帮助家长做决策。
一、什么是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包括国家重点大学自主招生与高职自主招生两大类。2003年,中国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指高校可以自行命题进行招生,区别于高考统一录取。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自主招生从2003年开始推行,到2015年参加自主招生的院校扩展到面向全国89所,面向本省13所。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笔试考试不得超过两门,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以防作弊。
二、自主招生意义是什么?
自主招生意义主要在于实现打破一元评价、学会科学选才、全方位素质提升三个方面变化。着重解决这五大问题: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大学要招收什么样的苗子?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怎样保障这样的人才能够招进来?
三、自主招生的目的是什么?
自主招生的目的就是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拔高院校办学层次,提升优势专业在同位院校影响力。
四、自主招生的推荐模式有哪些?
自主招生的推荐模式有:学生自荐、专家推荐、社会团体推荐。
五、哪些学生适合报考自主招生?
报考自主招生应具备的条件是:
1、具有超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2、综合素质名列前茅,学习成绩特别优秀;
3、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
4、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竞赛并获得奖项。
六、全国自主招生院校有哪些?
七、什么样的孩子一定要报自主招生?什么样的孩子不一定非要报自主招生?
高考专家建议具备以下条件的考生必须报名参加自主招生:符合高校量化门槛,比如有获奖证书、专利、发表等;确实是奇才、偏才、怪才,在院校和专业选择上明确的意向,比如中医学、航空类、考古类。
相反:没有量化资格,成功概率非常小,还不如高考成功的概率;没有院校和专业目标,随意撒网的,浪费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尤其是觉得孩子符合“有潜质”这一条的,一定要有辅助证明材料和专家或者社会团体推荐,如果仅凭自我陈述,初审通过概率几乎为零,耗费孩子的精力,初审没通过还受打击。专家建议还不如放弃自主招生,踏踏实实备战高考。
八、参加自主招生考生如何选择定位报考高校?
高考专家建议根据孩子模考成绩和学校排名来综合判断:按照孩子高考目标以及可能的成绩,将来志愿填报时可能的冲高校(或者确保专业)的院校(及同一层次的院校),来报考。冲一下外地的985高校,或者选择北京、上海地域优势的院校。
专家提醒:没有孩子喜欢的专业,不要报;相比招生计划较多,这样的学校可不选报,性价比不高,不如踏踏实实备战高考。
九、自主招生院校同时报名几所更合理?
专家建议:不超过3所,为理性;不超过5所,可接受;超过5所,弊大于利。
微信扫一扫 关注自主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