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最具代表性五所高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榜理由
中国近代培养工业技术人才的摇篮
学校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创建于1920年,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多学科、开放式、研究型国家重点大学,为C9联盟成员之一。
1996年首批进入中国“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1999年成为首批九所985工程院校之一,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工信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三方共建。
学校坐落在中国北方冰城哈尔滨市,同时在山东省威海市和广东省深圳市分别设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
师资力量
专任教师总数为2589人,其中正高职798人、副高职951人、博士生导师838人
两院院士25人,其中,双院士2人、工程院院士23人
中组部“千人计划”6人、“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2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37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7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0个
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8人
就业情况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届毕业生共计8172人,其中:本科毕业生4230人,硕士毕业生3319人,博士毕业生623人。
毕业生总就业率为96.16%,其中博士毕业生就业率98.72%,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6.90%,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5.2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上榜理由
工信部直属的“国防七校”之一
学校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哈船舶—哈工程)是工信部直属的“国防七校”之一,以“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深海工程、核动核电)为办学特色,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单位。
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各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82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56所研究生院”、“1959年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88所全国重点大学”、“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之一,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海军、黑龙江省四方重点共建。
师资力量
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804人,正高职称423人、副高职称575人、柔性引进海内外专家学者30余名,兼职(客座)教授210余人
院士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
“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1人
聘任黑龙江省“龙江学者”18人
就业情况
学校以精英教育为目标,构建了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学生创新创业“三位一体”育人格局,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打造一流的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
本科生、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连续8年位列黑龙江省高校第一名,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毕业生以“可靠顶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东北林业大学
上榜理由
林学重点院校
学校简介
东北林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医、艺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入选"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由教育部、国家林业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设有研究生院。
学校前身东北林学院创建于1952年,以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为基础建立;1985年,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
师资力量
在教师队伍中,一批中青年学者学术精湛、锐意创新,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
专任教师1231人,其中教授286人、副教授490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5名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9名、讲座教授3名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6名、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名,“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6名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6名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5名
就业情况
2015届本科毕业生中有4337人通过签约、升学、出国(境)留学、灵活就业,就业率为92.06%。
黑龙江大学
上榜理由
敢公开和诸多211叫板的省属强校
学校简介
黑龙江大学是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地方综合性大学,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
作为黑龙江省学科门类最全、专业覆盖最广、后发优势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坚持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全力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科技服务和文化引领。
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加强学科建设成效显著,若干学科已进入国内一流行列,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第6位,哲学学科排名第10位,法学学科排名第21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第26位,化学学科排名第29位。此外,学校连续多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跨入重点大学行列。
师资力量
专任教师206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1人、硕士生导师72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986人
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2人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普京奖”获得者1人,“普希金奖章”获得者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8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中共中央“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3人、“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1人
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6人,位居全国高校第19位,列地方高校第一位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各类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者200余人
就业情况
2015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中,以灵活方式就业毕业生2344人,占本科毕业生人数的34.27%。
根据学校截至2015年11月30日的年底就业率统计,可以看出大部分灵活就业转化为协议就业,协议就业率由初次就业率中的38.27%上升为57.51%,灵活就业率由初次就业率的34.27%下降至15.72%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上榜理由
医学类大学排名第四位
学校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是由原哈尔滨医科大学(我国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建的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改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其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组建而成。
学校为国家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的院校之一,是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试点高校。
学校历经80余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了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了中国工农红军卫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学校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经跻身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前列,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单位。
师资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2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获南丁格尔奖1人、“国家杰青”1人
“千人计划”专家2人,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31人
就业情况
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16%,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2.08%,毕业生就业市场品牌进一步得到巩固,依托“黑龙江医药卫生招聘联盟”汇聚了更多更好的市场资源,就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来源于高考圈,版权归原作者及平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