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报考信息 > 资讯动态

一位获得CMO金牌爸爸的感受总结“陪着儿子学竞赛”

时间:2017-09-22 22:01:09  来源:  作者:  阅读数:

本文是一个CMO数学竞赛金牌获奖者的父亲所写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孩子学生CMO的经历,自己总结的一些经验,供家长和考生一些参考。

试水

儿子初次接触数学竞赛,是在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听了杨颙老师2堂课就对数学竞赛产生了兴趣。我们选了1本边红平老师的《初等数论》(红皮书),开始数学竞赛内容的学习。他花了1个月的时间竟然把这本书基本啃下来了,显示出了一定的数学竞赛天赋。

我们经过认真讨论一致决定:以高考为主,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考虑参加竞赛。这小子很快展现出确实学有余力,第一次段考就是年级第4,高一全年综合年级第2,涉足竞赛也就顺理成章了。

受挫

高一开学后,9月参加预赛,因为高中内容完全没学,只做出了3道填空题。他却不气馁,开始超前学习高中数学内容,利用高一寒假把必修内容基本学完了。我们选了刘康宁老师的《金版数学竞赛教程》高一、高二分册和李胜宏老师的《专题讲座》,跟高中课程内容同步学习。

高一下学期,学校选拔竞赛学生,他参加数学、物理、化学三门考试,全部获得A班资格,选择了数学、物理A班。后来因为感觉精力有限,主动放弃了物理A班。

学期中间,开始上杨颙老师的课,但基本上听不懂,我就陪着一起听,帮助梳理他没学过的知识点,对照参考书学习,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暑假。我们选了1套14本《数学竞赛小丛书》(蓝皮书),2本红皮书:《立体几何》、《解析几何》。5月份做《中等数学》增刊1上的模拟题,基本上一试七八十分、二试1题半,初步具备冲击省一的水平。7月份,他信心满满地参加预赛,做出了90分的题目却被判60分,无缘当年的全国联赛。

提高

经历了这次重大挫折,他明白了数学竞赛预赛阅卷的随意性很大,基础题做正确、大题书写规范非常重要。暑假投入了大量时间到数学竞赛的学习中,参加了科大的培训班、杭州奥林的培训班,领略了李伟固、李胜宏、沈文选、陶平生、陈计、王建伟等大师的风采。

高二开学后,他进入了竞赛班,每周4个下午的数学竞赛培训,除了学校的丁荣文、段明贵、杨颙3位教练,还经常会请一些重量级的教练如苏淳、萧振纲、田开斌老师来上课,竞赛学习逐渐进入轨道。寒假参加了南京《学数学》的培训班,杨颙老师的课一直坚持在上,感觉也越来越好,沈文选老师的《高中数学竞赛中的秘密》也能做一些了。5月份做《中等数学》增刊1上的模拟题,一试已能稳定在90分以上、二试80分以上。

与此同时,高考内容的学习一直被放在首要位置,高一至高二两年的综合成绩继续位居年级第2,获得了暑假参加北大优秀中学生体验营的资格。6月份参加高考,得到了680分的高分,位居全省200多名。

收获

因为重视了基础题和书写规范性,7月份顺利通过预赛。暑假参加东南赛也获得了金牌,得到了实战经验,也增强了信心。

这个暑假没有再去上培训班,自己在家刷蓝皮书,做历年联赛试题、模拟题,加强基础题的练习。9月份联赛取得了一试120分(满分)的好成绩,顺利进入省队,也获得了10月份参加北大、清华金秋营的资格。

为了备战CMO,10月份参加北京高思邹瑾老师的CMO冲刺培训班,回来后继续脱产准备。筛选《中等数学》增刊2上的题目,尽量契合CMO第2、3、5题难度的要求,结合近8年CMO、近3年IMO试题,进行针对性练习。增加了3本《命题人讲座》:陈计老师的《代数不等式》、田廷杰老师的《圆》、冯志刚老师的《初等数论》,组合部分继续用没有刷完的蓝皮书。

过程很艰辛,结果很完美。12月份获得CMO金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体会

体会一重视基础题,不做难题偏题。高中才开始涉足数学竞赛,想要取得理想的成绩难度很大。但是只要基础题目都能做正确,就能轻松拿到省一。我们是在备战CMO时才加难度的,但还是放弃了所有第6题难度的题目。

体会二认真做完一套参考书。竞赛书很多,全部做完是不可能的,只有完整地学习、做完一套书,才能基本上掌握竞赛所需的基础知识。我们选的是《小丛书》,其他如《命题人手册》、《奥赛经典》也很好,关键是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其它书作为补充。

体会三:选择合适的教练、培训班。长期跟1个教练学习,能够及时地发现和弥补自己的短板,针对性地提升。培训班能够开阔眼界,尝试不同的思维,必须要上,但不是越多越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最重要。我们上了几个培训班,很多培训班没有选择并不代表它不好,只是适合程度的问题,选择的依据主要是授课老师和课程难度。

说明

因为我本人年轻时有数学竞赛的经历,可以跟儿子一起选择参考书、练习题和培训班,甚至一起讨论题目。没有这个有利条件的,选择时可以多听听教练和学长的意见。

声明:本文来源于数学竞赛吧里一位名叫(zdbdr11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