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07年度增设或调整高校专业的审批结果,20余所在京院校新增本科专业近40个,获准今年开始招生。这些高校包括部属院校12所、北京市属院校15所,各新增19个本科专业。面对这些新增加的专业,可能会有不少应届考生和家长会挑花了眼,而专家提醒考生应该谨慎对待。
社会需求的晴雨表
记者了解到,此次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包括北京大学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中国人民大学的城市管理专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涉外警务专业;北京交通大学的应用物理学与信息安全专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翻译、葡萄牙语、对外汉语专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翻译专业;北京语言大学的新闻学与翻译专业;北京农学院的林学专业;北京林业大学的动画与车辆工程专业;北京联合大学的酒店管理专业;首都体育学院的休闲体育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等。
记者研究此次新增专业名单后发现,新开设的热点专业大部分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新兴产业密切相关,属于目前人才市场上热销人才、紧缺人才培养领域。由此可以看出,人才市场上对于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晴雨表”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高校对于专业的调整和设置。
一样的专业,不同的方向
记者从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了解到,今年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几乎全都是为适应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产业对专业化人才的迫切需求而开设的,而且,各所高校各新增专业都有着不同的特色。比如今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北京语言大学都开设了翻译专业,但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倾向于通用翻译人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注重国际经济和贸易方面的翻译,考生单看“翻译”二字可能不容易理解不同学校的区别,只有了解了学校的特色才能更明确地了解各专业的差别和各校人才培养的方向。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蔡中明老师说,对高校新增本科专业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实力来看,能开办新增本科专业都是具有相当实力的,从人才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特色专业大部分是国家要优先发展或是紧缺的,在就业的时候会有优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确实具有一定竞争力,而且名校名专业毕业生基本不愁找工作;另一方面,这些专业大部分是往年高考的热门专业,竞争激烈,考生若没有较强的竞争力,很难考上好学校,而且近年来各校纷纷开设热门专业,几年后就业竞争很可能会加剧。
专家:报考新增专业应谨慎
专业增多无疑给考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但教育专家提醒:在报考新增专业时应谨慎对待。
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应当讲是件好事情,但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项晓帆老师认为,通常对于院校来讲,新增专业肯定不是优势专业,一个专业从开设到发展成熟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在刚刚开设的时候,专业的质量、未来的前景都还不好说。对于那些本科毕业后想马上就业的考生来说,还是应该慎重,一定要经过充分调研。
此外,“专业并非越新越好”,也不要只从名称上判断是否热门专业。分析就业前景时,不能只看眼前的就业行情,更要分析预测四年后,甚至更长远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否则会出现众多院校蜂拥而上个别热门专业,而几年后人才市场需求饱和,结果却造成这些扎堆培养出来的学生进校时“紧缺”,出校时“过剩”的现象。
同时,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因为,“只有我们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才能真正投入做得更好,毕竟,专业将奠定一个人一生的生活基础”。另外,学生在选择院校时也一定要慎重,“同一专业,不同院校的培养特色、专业水准也存在差异,因此应仔细鉴别不同高校的专业,尽量选择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专业特色鲜明,并且在国内同类专业研究和教学中居于领先地位的院校专业,只有所有这些都想到了,才可以放心地去报考新增专业!”项晓帆老师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