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高考考生总为填志愿发愁,高了不敢报,低了不甘心。今年起,教育部推广新办法,考生可以把心仪的学校都填上——
平行志愿保护考生利益
今年初,教育部发布《2008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推广和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分段公开征集志愿等录取方式,进一步提高考生和高校满意度”。
最近,北京、上海等地将在今年高考中采取“平行志愿”填报方式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平行志愿”成为很多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何为平行志愿?它与原来的志愿填报方式有何不同?它对考生乃至高校会有什么影响?
其实,“平行志愿”并不是一个新概念。2003年,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就开始在全省实行“多个并列志愿”和“多次征求志愿”的办法,尊重和满足考生的自主选择权。随后,江苏、浙江分别在2005年和2007年开始采取“平行志愿”的做法。由此,“平行志愿”开始走进公众的视野。
“湖南模式”:吹皱一池春水
高校扩招以后,湖南与全国很多地方一样,高考中“志愿扎堆”、“高校断档”等现象突出,考生上线落选的情况比较普遍。传统的梯次志愿虽然设置了若干个志愿,但几个志愿有等次之分,在录取过程中往往只有一志愿起作用,二、三志愿基本上成了“摆设”。由于志愿命中率低,大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得不选择“服从”,很多考生又对所录的学校和专业不满意,往往造成高校的到校率偏低。
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认为,在坚持现行高考制度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维护考生权益,确保高校招生公平公正,是具有现实意义而又十分紧迫的课题。2003年,湖南省从改革志愿设置入手,开始全面推行“两个办法”:一是实行多个并列志愿的办法,第一批设3个、第二批和第四批设5个、第三批设2个并列一志愿;投档时,按分数优先原则,分数相同的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高的优先。二是实行多次征求志愿的办法,在每批次志愿录退完成后,对按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全省在统一的时间内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再次向上线未录取的考生征求志愿。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院长邹卓鹏说,并列志愿使考生出档机会增多,志愿命中率明显提高。由于大部分考生是按自己的志愿被录取的,客观上提高了高校新生的到校率。2003年以来,湖南师大、湘潭大学通过调剂录取的考生几乎年年为零,新生到校率每年均达99%以上。
“填报博弈”:告别投机心态
以往,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必修课”之一就是查询有意报考高校往年的录取情况:去年分数线高了,今年报考的人会少一些,分数就会降低。这种非正常现象又直接影响到下一年度考生的志愿填报,于是频频出现“大、小年”等现象,造成恶性循环。前几年未推行平行志愿时,几乎所有一流大学都曾遇到过在某地第一志愿考生数不满,录取分数线仅为当地重点控制线的情形。
如果实行了“平行志愿”,考生就不用再为一批次中的几个志愿先后发愁了,只要将自己心仪并符合自身水平的几个学校都填上就可以了。在招生中,则按照分数高低录取。一个批次里,一个学校进不了,可以到另一个学校,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平行志愿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考生,尤其是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考生”,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办公室主任汪国培表示,设置平行志愿增加了考生填报志愿的范围,减小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和风险,增加了考生被投档机会。据了解,江苏省实行平行院校志愿改革后,出现了“三减少、三提高”的可喜现象,即填报志愿风险减少了,高分落榜现象减少了,高校断档现象减少了;志愿匹配性提高了,录取透明度提高了,人民满意度提高了。
实施平行志愿,变“志愿优先、分数从高到低”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体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从字面上看,似乎“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模式更强调分数,对志愿尊重不够。但从深层次探究,原来的志愿优先只能选择一个志愿,尊重的是一个选择;而平行志愿可以选择三个第一志愿,给考生更充分的表达个人志愿的余地和空间,尊重的是三个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平行志愿的设置更能体现考生的意愿,更尊重考生的志愿。
“志愿效应”:凸显高教质量
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步入大众化阶段,广大考生已不满足“上大学”,而要“上好大学、读好专业”。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成为争夺生源的利器。
据了解,当初平行志愿办法刚出台时,一些高校也曾持反对态度,认为只有少数名牌高校才能从中受益,会降低自己学校的生源质量。不少高校招办负责人担心,“平行志愿”有可能导致强校更强、弱校更弱。因为除重点院校,一般高校所录取的考生,其分数将趋向“扁平化”。对于同一批次中的一些中、下等级的院校来说,很难吸收到高分考生。被同一所院校录取的考生,分差都不会太大,学校总体生源质量就会有所下降,同时也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指出,平行志愿的推行,使学生学业水平与相应高校社会公认度相对应,高校和考生达成“双赢”。由于高校录取考生学业水平较为接近,也有利于高校教学组织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促进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具有激励作用,学校要想提高生源质量,吸引更多学业能力强的学生报考,就必然会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以不断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