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报考信息 > 志愿填报

2006年填报高考志愿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四)

时间:2017-09-22 18:20:09  来源:  作者:  阅读数:

   3.正确理解和对待专业之间的差别。按事物发展的规律,一种事物的两方面既是相对的,又是相互转化的。高校中的专业在受事物发展基本规律制约的同时,还受市场发展规律、教育效果滞后、国家对教育发展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前些年,许多人认为在未来几年内,法律、金融、外经外贸、信息管理等专业比较吃香,相当多的考生,报考了这些专业,有的甚至降格以求,放弃本科层次到专科中去选这些专业。几年后的今天,就业方式方法发生了变化,昔日入学时很难进的专业变成了今日就业时的长线专业,某些专业由于供过于求,就业时增加了考试这一道门槛,致使部分考生只好到其他领域去,不能学以致用。而原来认为不好就业的专业,因需要大批人才则提供了优越的就业条件,使这部分毕业生就业现状大大好于入学时的期望。今后,国家为了发展,例如,富国强兵,提高综合国力,可能要扶持一些专业,给它们的发展提供一些政策上的倾斜,部分基础专业的就业吸引力会增大。因此,不难看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秩序的逐步完善和社会需求的不断丰富和多样化,没有甚麽专业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比如焊接、铸造、轧钢等专业,前些年考生认为是冷门,不大乐意报考,不曾想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却成了"抢手货",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十分欢迎,而且个人经济收益也相当不错。此外,有的考生选报了冷门专业,尽管未成为热门专业的"凤尾",却成为了冷门专业的"鸡头",几年学习下来,成为该专业的尖子生,从而获得了发挥自己才干的空间。从另一方面来说,有些企业现在不景气,是因为它们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工程师、施工人员,缺乏大量高水平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的缘故。考生在选报志愿时可以考虑一下,也许这正是适合自己将来发展的广阔空间,个人的努力成就了事业,反过来,事业的成功也给个人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4.考生上大学,首先想的应该是学知识,得到真才实学,有报效祖国的能力,自己也有长期发挥才能的领域。避免浮躁、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于公于私都好。温家宝总理指出,今后要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培养国家紧缺的人才。就是说,国家准备着手调整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制使之与社会人才需求尽量保持一致。兼顾国家需要与个人爱好,会增加一生中成功的机会,减少后悔的可能。经过综合平衡,如果一定要选报某几个专业,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报分高的专业不忽视分低的。在一个时期被社会普遍看好的专业不会太多,不太多的专业让众多考生来选,限制肯定很多。为摆脱限制,不可以集中精力只选择几个分高的专业,一定搭配几个个人比较喜欢、分数又不会太高的专业。例如,选报邮电类专业为重点时,还可以兼选几个电子类、信息类专业;选择铁路专业为重点时,还可以选择几个物理类专业、仪器仪表类专业、机械类专业等等。

  (2)尽量利用"服从调剂"提供的机会。选择志愿时,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填写。但志愿表上明确到学校、专业的志愿毕竟有限,不能够把要表达的志愿全部表达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招生部门在选报专业后加了一个"专业调剂服从"栏,以便让考生尽可能多地向招生学校描述个人的选择意向。考生在所报的专业以外,如果可以拓宽选择,服从国家需要,则可以填上"专业调剂服从",实现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的有机结合。如果考生单以个人意向坚持报个别专业,不服从国家的其他安排,就只能孤注一掷,到头来可能自己要吃亏。

  (3)选报的专业要结合个人的学习成绩。有些专业的竞争是激烈的,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比较高,如果学习成绩不是太突出,最好回避。如果学习成绩比较好,选择的余地就比较大。近几年有一部分考生固执地非几个专业不报,在本科层次这几个专业录取不了的情况下,放弃录取其他本科学校的机会,以保专科层次这几个专业的实现。结果使部分设置了"热门"专业的专科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本科还要高,造成本、专科录取分数线倒挂。这看起来似乎是考生对自己的未来选择意志坚定,实际上是人为地减少了自己对高层次教育资源的拥有量,也降低了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文化层次,就业时理想的选择也会相应减少。

  (4)要充分了解专业发展变化的行情。由于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热度有时效性,考生在报考之前必须要了解该专业目前的情况及预测在毕业时的形势。从理论上讲,目前招生的专业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但从实际来看,并不是所有专业都会有持续的高需求,这主要反映在毕业时的人才需求状况上,如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工资待遇、发展趋向、人事环境,以及在社会上的地位等。这些是需要重视的,但是,有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一段时间,不能期望所有的愿望在一天中都实现。再说,光是这些指数还不能完全标志着一个青年的发展价值。考生应主要从有利于自己将来发展和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角度来考虑选报志愿,有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才好。今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会改变人们对价值和价值取向的认识,成功的标识也会增加更多的内容,个人能力得到发挥,对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应该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成功。

  5.以人为本也应体现在个体对自身认识和重视的水平上。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状态都在发生变化,对年青人是机会也是压力。这其中人们对时间的感觉有了更大的紧迫感。接受高等教育的时段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给自己选择志愿时一定要清醒、冷静、不怕麻烦。以前有的考生一看填报志愿前的准备工作不少,产生急躁情绪,差不多填填就算了,过后就后悔了。知识可以再学过,但是,几年的青春不会回来了。磨刀不误砍柴功,充分准备是必要的。

  6.重视高校及专业对考生的特殊要求。高校都希望录取到尽可能好的生源,特别注重录取那些适合于学校或专业培养的学生,其目的是提高教学的起始点,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具体讲,在考生总成绩达到学校提档线的情况下,招生学校根据培养方向和政策规定对考生有不同的要求和选择。例如,军事、公安院校对政审、体检有特殊要求,实行提前单独录取。学校及专业对单科成绩的要求,也是较多招生院校十分重视的问题。哪怕是总成绩稍低一些,只要达到投档分数线,某一单科成绩比较突出,更有利于某些专业的培养,学校更愿意录取。例如,管理学、会计学等专业对数学科成绩比较看重,文秘、公关、外语等专业对语文科成绩要求较高,与外语关系密切的专业,对外语成绩尤其看中。大部分军校和某些普通高校的部分专业,对男女生的比例有特别的要求,如野外作业、航海类的专业对男女生比例有限制。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在文化投档线以上,学校更注意专业成绩,少数民族考生、"三侨"考生,除给予加分照顾之外,其对应类别的招生学校优先选择这类的考生,其他考生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往后排。类似这些情况,考生在选报志愿时都要考虑到,一定认真阅读《2006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中刊登的"考生填报志愿须知"和学校招生计划信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学校和专业,不要与招生学校的特殊要求撞车,提高自己被录取的几率。

  7.填报志愿时要结合自己的体检情况。2003年,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颁布了教学[2003]3号文件:教育部 卫生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考生填报志愿时一定不要忽视了所报学校对考生身体的要求,不要误报了自己身体不适合的专业。

  8.家长指导子女填报志愿要做的工作和注意事项。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的人际圈中是"权威"人士,也是最关心孩子成长的人。"望子成龙"历来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进入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入名牌大学深造,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特别是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种愿望就更为迫切。因此,家长在指导子女填报志愿时,首先自己要端正态度,当好参谋。对于孩子的平时学习水平及发展潜力如何,特别是其高考成绩在班内、校内处于什么水平,在县内、市内处于什么位置,能录取到哪一类学校等问题,一般来说班主任老师心中都有个正确评价和估计。家长应该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实事求是地指导孩子填报志愿。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志趣、爱好和特长,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作为家长应该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们的选择。如果孩子的认识不全面,看法不正确,家长应作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让孩子自觉地接受家长的意见。同时,家长应该鼓励、支持自己的孩子填报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业、石油院校和专业。这既是祖国四化建设的需要,也增加了被高校录取的机会。

  家长在指导子女填报志愿时要做好如下工作:A.全面了解各项招生政策、规定,认真分析当年的招生形势,做到心中有数。B.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及子女一起分析考生所处的层次,尽量多的掌握有关信息,如了解、研究、分析拟报考学校的招生人数、专业情况,以及前几年的报考情况和录取分数线。避免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家长在指导子女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1)切忌脱离子女的实际情况将志愿报得过高或过低,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和专业的高、低、远、近、冷、热等诸多因素,科学地排列组合,正确地选择。(2)当好子女的参谋,切忌包办代替。家长关心子女报考的志愿、将来从事的工作等是可以理解的,但更应当尊重子女的意见。往年,常有家长不顾子女的选择而强迫其按自己的意志填报志愿,结果考生对所报的志愿不感兴趣,即使被录取也不愿报到,或者入校后学习积极性不高,这都违背了初衷。这样,不仅害了子女的一生,也不利于国家对人才的培养。(3)子女在某种意义上是家长生命的延续,但他(她)毕竟是社会上一个独立的个体,填报志愿一定要考生充分参与,志愿必须由考生本人亲自填写。

  9.指导考生填报志愿最忌讳的两种作法。其一,贪大求高,不顾考生成绩的实际位次和考生的愿望,强迫学生赶"热门"、挤"名牌"。这样失败的几率较高。其二,降格以求,随便填一个志愿了事,不顾考生的志趣、爱好和特长,只要考上学就行。这些做法有误考生的前程,也是一种人才的浪费。这两种倾向是指导考生填报志愿时常出现的,学校、教师和考生家长都要切实注意避免。

  指导考生填报志愿时还应注意综合评价各方面的条件,一定不可只看成绩而忽视了考生其他方面的情况,诸如身体、经济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