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转帖
作者:彭曦
一二本科批次合并,考生可以在本科批次填报10个学校志愿、60个专业志愿,有人戏称今年是上海高招史上最难填报志愿的一年。“治大国若烹小鲜,填志愿若作小文”
又到填志愿的时间了!2017年高考改革元年即将到来之际,今年上海高招率先推出了“一二本科批次合并”、“综合评价改革试点招生”两大新政。
一二本科批次合并,取消原本一、本二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考生可以在本科批次填报10个学校志愿、60个专业志愿,有人戏称今年是上海高招史上最难填报志愿的一年。“治大国若烹小鲜,填志愿若作小文”,高考志愿决定着学生甚至一个家庭的未来,笔者针对十个志愿的填报给考生和家长提十个建议。
【总体填报原则】
建议一:合理估分,准确定位
估计好分数、推测高考的位次是填报高考志愿的基础。考生应从模拟考试的成绩、从在区内、校内的排名,估算出超常发挥、正常发挥、失常发挥的3个成绩,以此作为填报志愿的基本依据。超常发挥可以作为第一志愿填报依据,失常发挥则作为第十志愿填报依据。估分时也需考虑自身特点:稳定型的,分差可以控制在10-40分之间;波动型的,分差可以控制在50-80分之间。
建议二:爱好为本,兴趣为魂
笔者接触过很多考生和家长,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成绩很高,怎样选择学校、专业才不会浪费这个分数,实际上他们都忽略了自身的兴趣和天性。笔者注意到高校的热门专业每年也会有少量学生申请转出该专业,这些学生并不是学习能力不够,而是确实不喜欢这个专业,难以建立对专业的兴趣,最后不得不转出。填报专业志愿时,考生和家长不妨多分析下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理想抱负,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选择学校和专业。
建议三:学校为主,专业为辅
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本文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该更为重视学校。去年“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出台,有理由相信高校之间的差异将越来越大。一所优质高校能给学生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流的学习条件、优异的人脉资源、广阔的就业平台;一个热门专业,仅仅只能够在求职就业前景不变的情况下,为学生四年后就业带来一定的便利。此外先选择学校,并不等于锁死专业,进校后还别有洞天:大多高校还有按大类招生,进校后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志向细分专业;或通过转专业、双专业等多种渠道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具体填报技巧】
建议四:高低配搭,攻守兼顾
填报平行志愿的一般策略为“冲、稳、保”,考生在前几个院校志愿填报中采取“冲一冲”,填报录取分数高于自身正常发挥水平的院校,期待自己在高考中超常发挥;在中间几个院校志愿填报中采取“稳一稳”,填报录取分数接近自身正常发挥水平的院校,如发挥稳定,进入自身原始的期望院校;最后几个院校志愿填报中采取“保一保”,填报录取分数低于自身正常发挥水平的院校,如果高考失常,就降低标准,选择保底院校。
今年填报10个志愿,志愿数量增多,可以扩大“冲、稳、保”学校的数量,笔者建议可以采取“冲三、稳六、保十”的策略,即前三志愿“冲一冲”,四至六志愿“稳一稳”,最后四个志愿“保一保”。
(晨雾点评:笼统地提出这个“冲三、稳六、保十”的策略,没有任何道理)
建议五:顺序填报,留好间距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使得高校录取分数位序较为稳定,历年的高校录取分数位序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考生可将历年各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分文理从高到低排序,在确定首选院校后,后面志愿按顺序从高到低填报。前后两个志愿之间也需留好分差,两个志愿的分数差异可以控制在3-5分。并根据对自己属“稳定型”还是“波动型”的判断,检视第一志愿与第十志愿的分差是否合理。
(晨雾点评:“两个志愿的分数差异可以控制在3-5分”----这是正牌专家最常见的错误:笼统地建议两个平行志愿学校之间预留一个固定的分差值,这也是没有任何道理。试问这位专家:如果我的分数排名位置就在批次控制线附近,每两个平行志愿学校之间的分数差控制在3-5分,怎样实现?)
建议六:关注变化,填报留心
一二本合并对填报志愿带来的最大难点是部分学校录取分、位序的变化。以往年度部分院校同时在一本、二本投放招生计划,对这些学校的估分不能简单的将原其一本批次分数线和二本批次分数线算术平均。笔者认为,原填报这些学校一本招生计划的考生可能会抬高整体录取分数线,今年的录取分数线或比平均分要高,具体分数介于原一本批次分数线、原一二本批次录取平均分之间,按一般自然规律,笔者大胆推测分数线可能位于这两个分差的黄金分割。
(晨雾点评:专家的“大胆推测”胜似大胆的谬误。晨雾认为,往年一本二本都招生的部分学校在合并后新的分数线低于原一本分数线,高于原二本分数线。具体位置取决于合并后的原二本部分专业的招生计划占总计划的比例。可以按照比例进行“插值分析”。)
建议七:专业录取,规则分清
目前在专业志愿录取中主要有“分数清”、“专业清”、“专业级差”三种模式。
“分数清”完全按照学生的考分,录取时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志愿。考生可完全按照自身兴趣排列专业顺序,比较省心;
“专业清”则是注重专业顺序,录取时优先满足考生第一志愿专业,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非常重要,需估量自身进档后的大致排位,如果排位中、后档则需要分析专业的“冷热度”,避开热门专业;
“专业级差”结合了“分数清”、“专业清”两者特点,按照专业级差梯度,如前面志愿未能满足,则会降分参加下一个专业的录取。这需要考生、家长全面分析目标高校各个专业分差的规律,在专业填报中体现梯度,切忌简单粗暴地填报热门专业。笔者建议最后一个专业志愿可以在目标高校通常的调剂专业里面选择一个能够接受的保底专业,避免全部落空,甚至不服从调剂退档的风险。
【其他注意事项】
建议八:各类招生,权衡利弊
今年将在零志愿、提前批、本科批次之外,新增了一个综合评价批次。上海考生进入高校的渠道更多,选择更多,在这些选择中,考生要充分认识自身的实力和特长,权衡最适合自己的入学方案。各类招生志愿填报、提档顺序不一,要求也各有侧重:如自主招生侧重学科特长,偏才怪才;综合评价侧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万变不离其宗的是高考,一锤定音。
(晨雾点评:这一段没搞懂专家想说什么。晨雾认为,面临多个批次的复杂情况,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别发生被填报在前面批次较低的学校/专业录取了,而失去了被后面批次更好学校/专业录取的机会了。那样后悔都来不及了!)
建议九:外地名校,未必放弃
上海考生在大学的选择方面,通常会将本地高校作为首选,甚至出现明明分数可以到外地一所985、211重点大学,仍然选择本地二本高校的情况。今年,600多所外地高校投放了1万名招生计划,其中985、211高校共投放2000左右招生计划,上海教委还给予本地考生报考外省市加分投档、毕业后户口迁回上海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考生、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也可以适当考虑外地高校。
建议十:严控风险,降分保底
一二本科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本科批次录取结束后进入征集志愿填报,再后将直接进入专科批次的录取。考生如果未能在本科批次录取,将会面临惨痛的后果。另若因未能如愿录取选择复读,则明年将参加“3+3”新高考,又是一个更大的挑战。笔者建议今年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严格控制风险,一是在最后一个院校志愿填报时,做好高考最失常发挥的打算,降分选择保底学校;二是在专业是否服从调剂时慎重考虑,不服从调剂可能意味着一旦因专业未能满足被退档,将错过整个本科批次。(笔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本科招办)
(晨雾点评:这是本文十条建议中最好的一条。)
晨雾总点评:
上海合并批次后,对出于原一本上部的较高成绩考生影响不大,还按照往年的模式采用排名法填报就没有任何问题。而原一本下部考生和整个原二本层次的考生的在参考历史数据的时候会有一些混乱。晨雾认为这部分考生录取的高校分数排名会有所上升,但是幅度不会太大。其负面影响在10所学校的平行志愿模式下会大大缓解。另外今年上海排名法会比分差法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