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辅导专家、高校教学管理与招生咨询宣传负责人薛敬
高考填报志愿“三知道”:知己,知彼,知规则!高考志愿辅导专家、高校教学管理与招生咨询宣传负责人薛敬与您一同探讨
知己:指考生成绩与志愿取向
知彼:指高等教育、高校、学科、专业(难点和重点)
知规则:指该省市志愿填报与录取的规定与规则
大学教育多元化——
大学分为十二个学科门类: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前八个偏人文社会科学。后四个是我们通常说的理工农医,是自然科学,加在一起是我们大学的十二个学科。十二个学科下面的专业因为不同的大学开设的不一样。比如像是一个礼堂有两扇门,单号门、双号门,你进去以后然后哪些座位允许你去坐?哪些专业允许你去读?高校是不同的设置。
了解本科专业目录非常重要——
12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506个专业。
十二个学科门类往下有很多细分,在我们本科专业里就是叫专业类。国家教委的专业目录里92个专业类,92个专业类下面再细分就是506个专业。不同的学校开设的不一样,招生也不一样。506个专业中比较大众化的应该是将近200个专业。
特别要提醒大家注意工学
在92个专业类里头工学占了31个,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在专业数506个里,工学占了169个,又是三分之一左右。教育部一个统计,就全国的大学生在校生人数里学工科的也占了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其实在报志愿的过程中,我们很多家长(微博)可能系数比较多的,或者说您面临的专业选择里比较多的还是工学。比较好就业也恰好是工学,因为社会需求量非常大。
大学里理学和工学是两个大的学科门类:
理学:十二个门类——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地质、生物、心理学、统计学。
工学:机械、仪器、能源动力、材料、电气、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土木、建筑等等,一共是31个。家长在网上都可以了解到。
正确理解大学的分类——
招生过程中的大学批次划分仅仅是为录取工作的需要而做得简单划分,有各种不同的分类不要混淆概念,应重点关注的是大学的实力与特色。
大学的分类里有主办者的划分,就是有中央部署高校,在北京市有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等等。还有北京市属的地方高校。北京市属的这些地方高校,它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会更针对北京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会推出一些特色的项目,更贴近我们北京市的考生。比如说去年推出的双培和外培计划,这个是我们自己才有的。
家长在大学认识的时候,不要光把录取分数排成一大队,而应该在这些方面了解更多东西。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与普通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中外合作办学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非常好的模式。中外合作办学分成应该说是两大类,一类是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等于在中国成立一所大学,它的特点是独立的校名。还有一类是现有的高校和外国的大学合作。特点是校与校之间签一个协议,体现在互相认学分,教学计划是共同制定的这样一个模式。
对学生就读过程当中的区别应该不是很大,最后也通常是以一定的形式把这个学生送到国外读若干年。如果你选择了中外合作办学,意味着你选择了一种引进国外的教育的模式和理念,它的教学计划的体系甚至于教学方法。比如说全英文教学、使用外文教材、课堂上讨论式,这可能跟我们国内的方式不大一样。所以它跟国外的教育模式比较接轨,跟你将来到国外读研(微博)其实是衔接得很好。有一些中外合作办学的对方学校直接就可以接收你申请研究生。所以它也意味着你要读的时候你下的功夫要大,最少外语要学好,你的功课要更努力。所以很多人读国外大学的时候,说比读国内的专业要苦多了。
如何看待大学排行榜——
每个排行榜都是对的,指标体系与权重不同而已。不要在乎名次,要看重等级。
如何参加各种高招咨询——
重点关注的学校要事先做功课,如有能力可重点咨询本科培养的特色,可关注细节。
如果你要是对这个学校感兴趣,关注这个学校强势的专业是什么?它的录取分跟最低录取分有多大差距?它的强势学科的就业跟咱们国民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的额度怎么样?如果心仪的专业未能被录取,要录到别的专业,那么要询问这个学校有没有转专业政策?转专业政策大致是什么样的?包括可以关注有没有跟国外的交流,有没有辅修专业?这些方面是从学术方面。
如果你要是考外地学校,家长要注意的就是外地学校哪些专业在北京录取??它的转专业政策?
正确对待孩子的选择——
家长要善于辨别孩子的志向和喜好是真实的务实的坚定的,还是盲目的随意的理想化的,要引导,要尊重。
如果孩子没主意,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包办终归是不对的。
如果孩子专业目的明确,我有几点建议。
首先,孩子的志向可能有一定的盲目性,家长要辨别一下。
其次,孩子毕竟接触社会少,有的志向也可能在后面的学习当中会改变。家长要善于观察和引导。总而言之还是商量着来,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就要听孩子的。因为毕竟是他在读大学,他在学习。
最后请记住:不管怎么样,一旦被录取了,学一行爱一行,看到机会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