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报考信息 > 招生政策

河南将建2至3所高水平大学 不再一考定终身

时间:2017-09-22 18:23:49  来源:  作者:  阅读数:

拓展阅读:

>>清华大学2017年学生高水平艺术团招生简章

新的一年,未来几年,河南的教育事业将如何发展?日前,《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出炉。其中,不仅对“十二五”期间全省教育的情况作出总结,还明确了2020年以前河南教育将如何具体推进、发展。那么,接下来河南省教育领域究竟会有哪些大动作呢?一起来看看吧!

情况

全省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同时面临新挑战

过去几年,河南省教育发展情况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处在什么样的水平?

规划中明确,河南省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在“十二五”末,河南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机构)5.87万所,在校生总数2553.99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小学净入学率、普通初中净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3.18%、99.97%、99.95%、90.30%和36.49%,较“十一五”末均有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其他几项指标则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据河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河南省教育质量也持续提高。河南省首创的每天上、下午各半小时“大课间”和阳光体育的“金水模式”,被教育部在全国推广。

高等教育方面,河南全省实施了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推进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国内一流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郑州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河南大学等7所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河南农业大学牵头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14个协同创新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75%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了解,河南省教育公平也得到了有效促进。全省已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90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5亿人次;同时,全省高考录取率和本科录取率达到83%和44.4%,分别较“十一五”末提高18和14.9个百分点,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虽然取得了不少进步,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群众对于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也日益增长。“河南省迫切需要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导向,推动教育更加开放多样发展。”河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坦言。

目标

到2020年,河南省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发展面临新挑战,那么“十三五”期间,河南省教育事业将向着啥方向推进?

规划中明确了主要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河南省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结构更加合理,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公平得到更好保障,教育创新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具体来说,河南省教育厅要求,到2020年,全省在园幼儿达到450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95%以上县(市、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高等教育领域,规划明确,到2020年,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1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期达到50%。高校布局更加优化,分类体系更加科学。其中更是提出,河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须取得阶段性突破,重点建设一批一流学科和科技创新平台。

此外,对于河南省职业教育,规划也要求,到2020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5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30万人,完成各类进修及培训2800万人次。同时,职业院校调整到500所左右,重点建设10所左右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100所左右品牌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左右特色职业院校。

举措

关键词高校分类

普通高校分类发展,重点建设2~3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上亿人口大省,却只有一所“211”工程高校,很快河南省高等教育“洼地”的局面将有望改观。

据了解,规划明确河南省将实施普通高校分类发展计划。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建设2~3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瞄准当代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积极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支撑科技、产业和社会各领域创新发展。

同时,重点建设7~10所特色骨干大学;加强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内涵建设,重点建设10所左右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结合地方、行业发展实际打造一批产业贡献力大、价值创造力高、结构带动力强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

此外,将重点建设30所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带动形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格局。

关键词招生制度

“一考定终身”将逐渐成为历史

未来几年,河南省考试招生制度将发生重大变化——不再施行“一考定终身”。

规划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并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其中包括: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办法、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严禁公办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规范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招生计划方面,要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尤其是残疾儿童少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特困生以及家庭有困难、行为习惯有偏差的儿童少年都能就近入学。同时,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治理力度,把义务教育择校比例控制在10%以内。

规划还明确,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成绩为基本依据,科学确定录取标准和录取方式。

另外,将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高校依据学生的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推进对口招生、单独招生改革,适度提高面向中高职学生的本科招生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