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报考信息 > 招生政策

北大教授陈平原:双一流获益的最终还是精英大学

时间:2017-09-22 18:22:49  来源:  作者:  阅读数:

推荐阅读:

>>面对诋毁,这是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的【回应】

随着国家双一流计划的推进,全国大多数省份都提出规模宏大的双一流方案,通过巨额资金、政策等支持高校发展,以期待能够在全国双一流的激烈竞争中胜出。特别是曾经落选211、985的重点高校,对将要启动实施的国家双一流计划抱有很大期待。

然而,著名教育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却认为,就当前中国大学格局来看,创建双一流大学,最终获益的还是精英大学。大学中的“黑马”凭着自己的力量从底层迅速崛起还很不现实,“马太效应”会进一步增强。为了争办“双一流”,各大学通过优厚的待遇“买”人才,但因为地区经济巨大差距,经济欠发达地区校长办学则无能为力。

以上论述来自于正在举办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三届年会,会上陈平原从中国现代大学史角度出发,谈到了自己对当下实行的“双一流大学建设”的一些看法,特别值得我们一读。以下是演讲全文:

回望中国大学120年的历史,大学管理何处是归程?下面我从历史角度来谈现代大学的治理。回望一百多年的中国现代大学史,有两处路走的比较顺,一处1928-1937年,另一处是1998-2014年,其它的年份虽然也有亮点,但往往起伏不定。

从1998年开始,近16年间的中国大学有两条路:一是争创世界一流,另一个是大学扩招,两条路高低搭配各有各的道理,身在其中者很容易看到弊端,因此怨声载道。但是从一百年的历史来看,这段时间的雄心勃勃也让人怀念。

当下的中国大学充满张力,处于乱七八糟又生气淋漓的局面,这两句话是我对中国大学当下的状态描述。国家科研项目奖励繁多,人才辈出,但是又显得虚胖,管理上不尽如人意。

“211”、“985”、“2011”、“双一流”四个工程中,我认为最有意义的是“211”工程。“211”工程最初是为了培养面向21世纪,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央和地方各自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百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使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211”是一个标志性的台阶,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大学踏上这个台阶是好事情。因此在我看来,最佳的方案是不断地落实当初承诺,成熟一批,吸收一批,兼顾公平和效率,用增量的办法来解决大学之间的发展差距问题。

原来很有发展空间的“211”工程,对那些缺玲珑一角的大学来说是严重挫伤,也没办法调整中国大学布局,推进中国教育均衡发展。四个工程当中,“211”是雪中送炭,其它都是锦上添花,改造推进“211”工程,让更多苦心经营发展较快的大学入列,可以扩展优质教育资源。如果一味优中选优,只对名牌大学大有好处,有点类似奥运金牌战略,这个发展思路不利于中国大学的整体水平有效提升。

在30年代、60年代、80年代,中国各大学之间的差距,不像今天这么大,而如今大学三、六、九等彻底凝固化,这并不是好兆头。并不是说全国两千多所大学应该迈开步伐齐步走,只是希望给那些有雄心、很努力的大学提供上进空间。

从1995年公布第一批大学名单开始,十几年间,中国大学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可是不少信心充足的大学,被拦在大门外。既然211成为很好的教育品牌和评价标准,为什么不能在“211”的112所院校之外有序推进?随着今年6月教育部官网宣布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其中包括《关于补充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规划的通知》《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等。此后中国高校建设不可能往“211”、“985”的路上走,所有中国大学现在紧盯着“双一流”这块大蛋糕。目前诸多迹象来看,国家各省对双一流发展支持很大。

第一,今天中国大学争创双一流,获益得还是精英大学,原来的“985”大学,“211”大学不见得够格。黑马凭着自己的力量从底层迅速崛起还很不现实,我的基本概念是“马太效应”进一步增强。为了争办“双一流”,各大学买人才,但地区有巨大差距,但经济不发达地区校长办学则无能为力。

第二,希望随着大学章程的制定,各大学获得自主性,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和发展方向。从章程来看,大学和社会关系特别寄希望通过各种各样大学章程的建立完成这个使命,现在看来制度性的创新效果不明显,甚至很可能是徒有虚名,章程没有办法落实,还是回到自上而下运动式管理老路。大学怎么办?关键不在于自身努力,而是社会和领导对于大学的评价,这一点使得大学的自主性照样落空。

第三,高等教育是庞大的系统工程,牵一发动全身,国家确定发展战略应该根据时势适当微调,有一定的连续性,通过平缓政策调整,一步一个台阶,获得一种新视野,实际上欲速则不达。办教育需要长远规划和平常心,短期内各大学自由腾飞的空间并不大,所以步步为营比“大跃进”更值得嘉许。应该鼓励各个大学自我作主、发觉潜力、苦练内功、稳扎稳打,而不是寄希望一系列的填表、评估,达成跑步前进的目标。过度管制和评审,必定造成大学“眼睛向上”的思维定式。防止下面养成等候状态,抓小放大,抓弱放强,高等教育应该给高校充分办学的自主权。(作者: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

【温馨提示】

这样的资讯可以从关注中国名校自主招生网开始,把握自主招生最新动态、 解读2017年自主招生的最新政策、提供自主招生个性建议、推荐自主招生精品课程,最权威最及时的信息平台,助你圆梦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