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清华大学率先公布了2014年“新百年拔尖计划”的实施办法,同时公布了艺术特长生和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近两年,“计划”一词常出现于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中,有些家长和学生会迷惑这些计划各自适应怎么样的人群?在此周刊为你略数几个常在自招中露脸的高校培养“计划”。
清华招办主任谈两大计划倾向对象
入选“领军计划”学生在高中阶段须“学业领军”
清华大学“领军计划”认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学业领军”。这是招选的一个前提条件。在成绩基础之上,再考虑学生其他的素质。从清华这些年来培养出的优秀毕业生来看,未来要“领军”,那么需要有“领军”的经历。在高中阶段,学生会干部、班长、团支书并不会将太多经历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因此这一块的比重不会太高。所谓的“领军”,首先要学业领军,清华反对唯分数论,但是作为学生评价来讲,主体的评价标准当然还是学业。
今年对于申请“领军计划”的学生将采用“四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包括高中阶段的成长过程评价、清华招生教师的重点考察、到清华进行的综合考核以及体质测试四部分。
奥赛尖子生将纳入清华“拔尖计划”
今年国家的保送生的制度有了重大的调整,以往学生通过五大学科竞赛,以及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等比赛获得保送资格的机会,今年绝大部分已经无法据此获得保送资格。但是里面仍然有大批的优秀人才,清华是非常关注而且要选拔出来的。所以今年清华的“拔尖计划”实际上有一个扩容,会承接相当一部分以往保送生的选拔工作。
四类学生符合“拔尖计划”招生对象
清华大学招办表示,2014年自主选拔“新百年拔尖计划”的招生对象有以下四类:
第一,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省赛区一等奖的高中毕业生。获得其中2项以上(含2项)省赛区一等奖的同学优先;
第二,高中阶段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获得全国一、二等奖的高中毕业生;
第三,高中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的高中毕业生;
第四,除上述全国、国际竞赛获奖外,在其他方面(如学术研究、发明创造、文学创作等)有突出才华并取得一定成果的高中毕业生。
通过者最高可获得60分录取优惠
材料审核、笔试和面试通过者,根据成绩在限定专业内给予高考总分最高降6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清华大学招办特别提醒:学生在申请“拔尖计划”时填报的专业方向须与特长方向吻合方可通过资格审核;学生在高考中填报的专业须与自主认定的限定专业一致方可享受到“拔尖计划”的自主优惠政策。“新百年拔尖计划”是自主选拔中的特殊部分,与普通自主选拔不存在报名资格冲突。清华大学将发挥综合性学科布局的优势,为该计划学生在所擅长的领域继续探索提供丰富的成长土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计划”具体实施日期
11月21日起,学生可进行网上报名,并在12月15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建议使用快递)将要求反馈的各类材料一同寄至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12月17日至18日,报名学生可在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查询报名材料是否寄到,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清华大学招生办联系解决。12月18日之后不再接收报名材料。清华大学招办组织专家组审核报名材料,并于12月23日公布通过审核的学生名单。
还有哪些“计划”常出现
复旦大学的“望道计划”
除了上文提到的清华大学的两大计划外,复旦大学也于2010年起启动了“望道计划”。这项计划最初是复旦在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俗称“珠峰计划”)框架下,在数、理、化、生等几个理科基础学科开始实施的。从2012年起,复旦依托“985工程”三期,进一步集中优质资源,将计划的支撑学科扩展至文、史、哲和基础医学。预计这一计划将成为涵盖文、理、医八大基础学科,融合通识教育理念,具有复旦特色的综合性“拔尖人才”培养平台。
从2013年“望道计划”的政策来看,该计划旨在培养优秀本科生具备本专业领域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为优秀本科学生接触某专业领域前沿研究成果搭建平台。计划实施后,将在校内形成系统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努力使参与计划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
此外,据复旦招办介绍,“望道计划”培养平台不另设基地班、专门小班,对学生实行自主申请、动态进出的管理方式。学生的日常管理、学习和生活仍和复旦大学本科学生通识教育体系相融合。
上海交大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上海交大则与上海及全国多所中学联手,打破了教育体系各阶段之间的分割,将大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向中学延伸,在中学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上海交大组织了一支百余人的教授队伍,为中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这一由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千人计划”、“长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等大牌教授组成的“教授团”,将为中学生开设高水平讲座,开设中学生自主特色实验项目。“专家团”为科技班学生开设有物理、化学、生命、信息安全、机器人等专门系列课程和信息检索、研究方法等工具课程。
基地班的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培养过程后,眼光更加长远,交大希望大学的一些人才培养方式前移到高中,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过程不要被高考指挥棒截断,也希望通过建这个班,改变中学现有的培养模式,不再培养只会写标准答案的学生。
上海交大率先在全国成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目前已与上海中学、交大附中、南洋模范中学、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天津市南开中学、宁波鄞州中学等十多所中学建立了长期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共同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同济大学“苗圃计划”
身在中学校园,也有机会接受大学教授的面对面指导,这就是同济大学推出的“苗圃计划”,携手全国20所知名高中,选拔兴趣特长突出、富有发展潜质的优秀高中生,实施中学与大学贯通式培养。
同济大学把全国七省份的20所高中作为“苗圃计划”首批试点中学,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需要,相关学科专业进入中学设立基地,建立相关学科专业的兴趣小组、实验小组和特色班。对这些学科专业怀有兴趣、有意愿深入学习的高一、高二学生经选拔后进入“苗圃基地”,同济的教授、专家对学生开展能力训练,引导他们的兴趣进一步发展。入选基地的中学生也可利用假期或周末到同济大学,参加创新训练活动。
据介绍,进入“苗圃基地”的高中生接受训练后,如果达到同济制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就可享受自主招生优惠政策。他们进入同济后,在“苗圃基地”获得的学分将受到学校认可,并有机会对接“4+M+3”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或优先进入各类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来源:新闻晨报记者 董川峰 杜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