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出色,综合成绩稍逊,自主招生为何容不下偏科生
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最近有点“不爽”。她十分看好的一名高三“奇才”,却不能达到沪上某著名高校自主招生的“标准”。这名在文史哲方面已经展现出了较强研究能力的学生,因为没能过得了笔试关,进而也就连一次面试的机会也没能得到。
钻研文史哲屡获奖
这名叫成律的男生,现就读于市实验学校高三历史班。尽管他本人一再申明“奇才”二字有些夸大,但他在这方面的才能早已被师生们认可——相继在全市性的中学生时政知识大赛、文博知识征文大奖、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各种比赛中收获了文史哲方面的各种奖项。
成律说,获奖是他兴趣发展的自然结果,这也完全得益于学校设立的“特需课程”,即学生有什么兴趣特长,都可以向学校申请开设某一门学科。高一时,他就对上海近代史中的租界问题产生了研究兴趣,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此,校长还请上海师范大学史学专家苏智良教授为他“搭脉”,结果认为成律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学术性。
口才出众学识渊博
然而,尽管成律的文史成绩一直名列全年级前茅,但如果综合其他各科成绩,他的排名就会一下子掉到年级的五十名左右。虽然,考个一本甚至搏个985高校也并不困难,但要进他最向往的顶尖高校就困难了。
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不无惋惜地说,成律在文史哲上的研究能力已经很强,高二时,学校特意为他配了一名文科教师,协助他研究相关课题,但他所涉猎课题的广度与深度,连教师也一时难以跟上了。
“可以说,成律最大的特点是做课题没有功利,完全是兴趣使然。其实,只要给他一次与大学面试官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相信这名口才出众、学识也较渊博的中学生,一定能得到专家的青睐。”徐校长还打趣说,钱钟书数学才考了15分,也被清华大学慧眼相中了,成律的数学等成绩不知要比钱钟书好多少了,而且,也一样有自己的专长,为什么现在的高校就缺乏当年清华的识才勇气呢。
高校青睐门门拔尖
“护长容短,是我们实验学校的一个办学理念,就是希望老师们要能够积极保护好学生的特长,并尽可能容得下学生在学科发展上的短板。只是,现在某些高校的自主招生根本容不下学生一丁点的偏科或偏才。”徐校长说,高校应当充分相信中学校长的眼光,毕竟,中学校长是不会拿自己学校的声誉开玩笑的。实验学校有一个常设的学术讲座,一般是邀请知名专家或学校的资深教师做主讲,但去年却破天荒地把成律请上讲台,给大家讲了一堂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名著《异端的权利》的导读,大教室里座无虚席,成律对欧洲宗教派别之争的精彩阐述,深深吸引了师生们。
徐校长质疑说:“现在有些高校的自主招生还是以‘门门学科成绩拔尖’为前提,在这样的机制导向下,绝大多数家长又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孩子真正按兴趣来发展个性特长呢?即便孩子有了一点特长,也往往走不远。”王蔚 赵一凡
(新民晚报)
编辑: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