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报考信息 > 招生简章

“自主招生”应守住公平底线

时间:2017-09-22 18:18:18  来源:  作者:  阅读数:

  就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被调查,教育部已经证实确有其事,并强调自主招生的前提是“阳光招生”,确保公平公正。然而,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自2003年启动以来,始终伴随着各种质疑的声音。随着媒体的各种报道将蔡荣生涉嫌的违法违纪行为指向“自主招生环节”,质疑声就变得更加尖锐。(11月30日《新安晚报》)

  名牌大学的自主招生之争,向来是不见战火硝烟,但可以闻到强烈的“火药味”。特别是傲视群雄的清华、北大,双方更是展开了“降分拉锯战”,门槛一降再降。据媒体报道,2012年北大规定,被推荐的学生只要通过面试,高考时只需通过一本线就能被录取。同年,全国有14个考生得到了清华全科降60分或特定专业降60分的优惠。而北大的降分幅度接近100分,其优惠幅度较清华更大。人们不禁要问:如此60分、100分的降下去,名牌大学自主招生,究竟有没有底线?

  事实上,被谓之“高考重大改革”的名校自主招生制度,自实施以来一直饱受社会诟病。人们最大的质疑集中在一点,即挑战了宪法底线,违反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当然,这里所指的法律,是与教育有关的法规,包括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规定与制度。既然自主招生这项改革制度在质疑中前行,监督者及具体实施者当如覆薄冰,在操作上最大限度地维护教育公平。

  然而,恰恰相反,一些名牌大学在取得自主招生权之后,便将权力恣意发挥,让“自主”一再突破底线。无限制地降分,就是一个例证。殊不知,一旦降分突破了底线,高考便在自主招生面前沦为鸡肋,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要重点中学校长倾力推荐,只要通过名牌大学语焉不详的面试,只要走一下高考过场,便可以将这所名牌大学搞掂。这对于绝大多数参加高考、以分数论成败的考生来说,凸显出了更大的不公。

  至于人大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涉嫌违法违纪,以及“100万上人大”的传闻,更是揭开了高校自主招生的腐败黑幕。再者,名牌大学无底线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了自主招生的“含金量”,这势必会助推学生及其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向享有“推荐权”的重点中学进军,从而也将择校大战推向白热化,让公平步步节退失守,城乡教育差别进一步拉大。还有,重点中学校长的推荐权再一次放大,其道德底线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一旦道德底线失守,便意味着公平失守。可见,名牌大学自主招生,还是要有底线。首先,必须制定统一的高考分数的底线,先守住了分数底线,才有希望守住公平的底线,才不会突破腐败红线。(张西流)

编辑: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