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心态:进可攻退可守
2010年末,刘召获得了北大的校荐资格,但他的梦想是人大经济系,因此又自荐了人大。没想到,自荐顺利通过,人大属于"华约"联盟,这意味着,刘召要连续参加"北约"和"华约"的考试。
高三一年,刘召的父亲把业余精力都投放到高考研究上,在刘父看来,自主招生考试对优等生而言,属于"锦上添花",考试心态好的,可以"冲一冲",申请 高出自己水平的高校;考试心态差的,应该"保一保",申请低于自己水平一点的学校,以防万一。刘召意外有了两种选择,进可冲北大,退可守人大,这让刘召从 一开始在心态上就超过其他人。
考前两个月,学校为准备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做了培训,"我们连一套完整真题和标准答案都没有,准备什么呢?自招考试和高考差别很大,老师心里都没 底,就只能复习一些基本知识,数学跟着老师学一点基础的奥数,英语学大学四级,同学人手一本四级单词,有空就背一背。"刘召去年没听说沈阳哪家有自招考试 补习班,听说今年有了相关补习班,刘召很惊讶,"居然还有补习班!太能抓住商机了,我真不知道他们能补什么!"
怀着忐忑的心情,2011年1月,刘召走进了自主招生的考场。"北约"和"华约"在沈阳各设一个考场,"北约"在沈阳师范大学,"华约"在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学校离市区都比较远,为了让刘召中午休息好,刘父还特意在学校附近订了宾馆房间。
考题:两大联盟文理差别大
通过比较,刘召对"北约"、"华约"的命题风格有了清晰的认识,具体就是,"北大文科强,文科就难;清华理科强,理科就难。"
第一科考语文,刘召觉得"华约"的语文试卷和后来的高考命题风格差不多,现代文阅读是"杨福家的《哥本哈根精神》",作文题题目是"忧患意识","这 些题也就是高考难度,平时类似的题目练过好多次了。"刘召回忆。与此相反,"北约"的语文试卷却很让他挠头,"文言文阅读和古文翻译都很生涩,我看了好多 遍也没看明白,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作文就更是不知如何下手,给了一个很抽象的材料,说句实在话,这作文题现在让我写,我也写不出来。"
英语与语文类似,刘召感觉"北约"的英语试题难度已经可以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水平,"华约"却在四级左右徘徊。
数学与人文科目放在一张卷上考。"华约"数学题难度很大,基本都是奥林匹克竞赛题目,学了两个月奥数的刘召只能答上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前两道,"如果没 有长期奥数积累基本没戏,我建议大家不要在难题上浪费时间,直接进入到人文考题,有把握多拿分。"与"华约"相比,"北约"数学题简单许多,一共七道题, 按试卷说明,文科生答前五道,理科生答后五道,刘召没看清要求,把七道题全答了,从考场出来后,刘召发现很多同学和他犯了同样毛病。"对我们这种水平的学 生来说,题目难不难,扫一眼就知道差不多了,可能是‘华约’数学考得太压抑,‘北约’等于释放一把,反正也没耽误太多时间,多答两道无所谓。"最终,"华 约"数学卷,刘召考了40多分,"北约"卷考了80多分。
经验:《人民日报》助他进人民大学
成绩出来后,刘召的"北约"考试成绩比"华约"高不少,但结果却恰恰相反,北大拒绝了刘召,人大接受了他。
分析这种结果,如果非要找原因,刘召认为,目标很重要,"我本来对北大也没报太大希望,一心只想考人大,‘北约’考试自然没有‘华约’用心。"考试之 前,刘召在父亲的指导下,认真研究了人民大学的治校风格,"你想考哪个学校,就去了解这个学校的传统和特点,这对面试非常有帮助,人大的前身是陕北公学, 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一所重点大学,关心的话题肯定是国家政治经济。"刘召说。刘召告诉记者,高三整整一年,为了积累相关考试知识,他都坚持阅读《人民日 报》,"《人民日报》是中央喉舌,它的宣传口径与中央保持一致,代表了主流的声音,不论谁命题,试卷反映的精神一定是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的。"
刘召提醒广大考生,自主招生考试"可遇不可求",经常的情况是,那些平时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无法通过,那些成绩相对一般的学生,却成为黑马。刘召高考成 绩在全校文科生中排名第五,"第一名当初自荐北大,毫不留情被拒,后来高考分数虽然过了北大分数线,但一气之下,人家去了港大。"
"平时成绩不是最优秀,但课外知识涉猎广,不死读书的学生,更受高校考官青睐吧。"刘召最后说。
支招人
刘召(化名),毕业于沈阳某重点高中,2011年连续参加了"北约"、"华约"考试,最终获得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加分资格,并在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