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报考信息 > 招生简章

广东自主招生为何会“降温”

时间:2017-09-22 18:28:43  来源:  作者:  阅读数:

  3月1日,全国26所高校组成的“三大联盟”扎堆举行了自主招生(以下简称“自招”)笔试,战火将延至整个3月。今年广东“三大联盟”自招考生减少逾千人,锐减近两成,是自招热首年“理性降温”。记者多方采访发现,近年高校自招门槛越来越高,广州考生获得自招加分资格大幅下降,加上此前中国人民大学自招黑幕事件影响,令不少考生和家长开始思考“陪跑”的价值。而在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透露,教育部准备出台文件加强对自招的规范。

  家长:

  花高价“练兵”“陪跑”值不值?

  来自广东华侨中学的考生家长陈女士在开考前,为孩子报了一个自招辅导班,仅辅导两天就花费3000多元,她也觉得,孩子最后获得自招加分资格的机会微乎其微,“也不知有没有作用”。

  来自深圳罗湖的考生家长王先生也算了笔账,一晚200多元的住宿费,来回的车费,单位请假的误工费等,仅陪女儿来参加考试的两天花费达1000多元,而效果只能当成一次“练兵”,“录取率太低了”。

  记者采访发现,大部分考生及家长此次应考都是抱着“陪跑”心态。广州市第二中学的沈敬轩参加了“北约”联盟的笔试,他称:“就是想提前体验一下考场的感觉,对高考有更好的心理准备。”

  此外,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自招黑幕也导致部分考生和家长对自招的透明度产生怀疑。来自中山的考生家长李先生称,“我们最担心自主招生存在暗箱操作,怕孩子努力了也拼不过人家。”

  还有一些考生和家长坦言,由于取消奥赛高考加分,可能会造成大批奥赛考生加入自招的竞争,这也令没有奥赛背景的考生“知难而退”。记者了解到,不少理科考题确实带有奥赛色彩。

  中学:

  穗自招加分考生比例下降

  执信中学是名牌高校的重要生源输送地,该校教务处主任汪欣告诉记者,该校每年获得加分的人数仅是参加自招人数的1/4左右。她透露,今年该校自招自荐的学生比往年少,“一方面是学生觉得自招并非进入理想大学的唯一途径;另一方面,自招考试的内容仍倾向于竞赛,所以在基础年级没有参加竞赛训练的学生也把自招看得更淡了”。

  实际上,广州获得自招加分资格的学生人数近年在减少。一方面,由于今年和去年“三大联盟”笔试“撞车”,考生们不能同时报考,降低了录取率,导致获得自招资格的学生人数下降,如2012年广东获自主招生资格的有1167人次,2013年仅有834人次,同比下降28.5%。

  另一方面,广东获得自主招生加分资格的考生中,广州考生的占比也在大幅下降。据统计,2012年广州获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为605人次,2013年减少到369人次。有专家分析指出,这与取消英语科目笔试有很大的关联性,“使广州一些英语传统强校获加分资格的人数下滑不少”。

  高校:

  “关卡”增多要求提高但未扩招

  据统计,2013年,全国有90所高校参与自主招生,数目是2003年自招起步时的4倍,今年更是增至109所。然而,高校自招考试的关卡越来越多,花样不断翻新,不少名校自招规模并没有明显扩大。

  以中山大学,中大2011年要求外省文理科考生各增加考查两个科目;2012年,对考生入围条件进一步限制,规定A、B两类资格不可兼报。对于符合招生简章要求的“优秀考生”的定义,去年中大只是概括为“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今年则把“获得学科竞赛全国赛区一、二、三等奖、省赛区一等奖”标明为具体条件。

  在自招规模方面,尽管2008年教育部明确表示生源质量好的高校自招比例不再设5%上限,但今年和去年,中大的自招计划不超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中大招办称今年的自招计划约为400名。而2010年,中大约有700个自招名额。

  “三大联盟”

  历年报考数据

  2011年:多所重点高校开始抱团作战,形成了“三大联盟”。这一年广东省只有500多名考生报考“三大联盟”自招。

  2012年:广东报考“三大联盟”的考生人数约3800人,是2011年的7倍有多。

  2013年:虽然“三大联盟”同日笔试,但广东报考“三大联盟”的考生人数仍比2012年增长近一倍,近6000人,不过录取名额并没相应扩大,竞争更为激烈。

  2014年:广东报考“三大联盟”自招的考生人数4873人,约比去年减少了过千人。

  新风向

  教育部:将公布自招规范性文件

  昨日,多家媒体报道,在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透露,教育部最近在准备出台关于“十公开”的自招新规范性文件,“为什么取他不取他,理由是什么,程序是什么,谁来确定这件事?我们会把它做得更好。”袁贵仁表示,自招制度实施多年,总体是好的,是旨在弥补以分数录取学生的弊端,给特殊专长学生机会。但是他坦言,在自招的程序中间会出现一些问题,“因为这不是按分数,而是按级别的”。

  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部高考命题资深专家告诉记者,他参与了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的草拟,方案的具体细节有待确定。他透露,该方案中提及到,以后绝大部分高校都会进行自主招生,而且推行教、考、评三权分离。“届时,高校真正有自主招生权,有教学的独立权力,而考试则会给予专业考试机构去负责,还将购买社会服务,让第三方机构对高校自招考试的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价”。

  三高校在粤试点“综合评价”

  除了教育部关于自招的规范性文件即将出台外,还有不少地方和高校开始试点经过国家和省教育部门允许的“综合评价录取”方式。

  被誉为“中国第一自招高校”的南方科技大学,2013年就在广东自招拟招40人,按考生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折算成百分制)占总成绩的60%,该校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30%,另外的10%则由高中阶段平时成绩占比7%和面试占比3%决定。2014年,南科大的招生录取继续沿用2013年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今年招生人数还比去年增加了20名。“采用综合成绩评价的方式,不至于埋没有天赋的考生。”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对记者如是说。

  同样,去年在广东首次招生的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规定,测试内容包括英语能力测试(40分)和综合素质评价(60分)。该校校长杨助民称,这样的自主选拔让高考不再成为唯一标准,而是更着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职业规划、学习主动性、社会责任感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也采用在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录取。即把高考成绩、UIC入学测试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三项加起来进行综合评价,比例是6∶3∶1形成一个综合评价总分,按照总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招生录取。也就是说学生参加高考后还要参加该校的入学测试。

  广州高校与中学衔接招生

  在广州不少中学也正与高校签订协议,联合培养人才。如中大岭南学院、工学院分别与广雅中学、执信中学签订合作协议,开办岭南班、元培班。

  以广雅中学为例,由高校教授直接任中学生成长导师,学生可以分享高校教育资源,并参与到高校的科研当中。

  有中学校长称,一旦打通了高中与高校录取壁垒,有望探索中学“直升”到高校的途径。

(编辑:代艳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