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14年高考招生政策及未来高招改革方向解读——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访谈
本文为招办主任于涵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的要点及实录
清华推出“学堂在线”,借网上公开课展现清华风貌
大学招生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敞开大门,公开透明,围绕着考生进行,不但要让考生了解这所大学,还要让考生了解如何进入这所大学。
清华大学最近推出了“学堂在线”,这是第一个中文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平台。基于这个平台,清华正在推出一门网上公开课,叫做《清华院系概览》,这门课将每周推出一个院系上线。通过这门课程,考生、家长以及对清华关注的各方面人士,都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华的各个学院,各个专业。这门课程是清华大学面向社会开放的一个招生宣传窗口,是考生观察和了解清华的一个新的渠道。
自强计划将覆盖全国832个贫困县并单独设计选拔方式
2014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自强计划”面向地区进一步扩大,从往年的592个国家级贫困县扩展到832个贫困县区,覆盖全国超1/3的县,以及全国的农村中学。参与的大学也由以往的4所扩大到了6所(编者注: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且每个申请考生可以选择其中3所大学。
由于这批学生没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在起跑线上已经相对落后,所以不能完全按照高考分数招收。如果一刀切,按照所谓考察综合素质的办法,他们更加输在起跑线上。应该对这批学生进行因材施招,专门设计笔试和面试环节,以及专门的实地考察环节,更全面地把握、了解这些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和经历,以此确认特殊的招生计划、招生资源和清华教育资源能够匹配到更需要的学生身上。
入选“领军计划”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学业领军”
清华大学“领军计划”认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学业领军”。这是招选的一个前提条件。在成绩基础之上,再考虑学生其他的素质。从清华这些年来培养出的优秀毕业生来看,未来要“领军”,那么需要有“领军”的经历。在高中阶段,学生会干部、班长、团支书并不会将太多经历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因此这个比重不会太多。所谓的“领军”,首先要学业领军,我们反对唯分数论,但是作为学生评价来讲,主体的评价标准当然还是学业。
今年对于申请“领军计划”的学生将采用“四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包括高中阶段的成长过程评价、清华招生教师的重点考察、到清华进行的综合考核以及体质测试四部分。
奥赛尖子生将纳入清华大学“拔尖计划”
今年国家的保送生的制度有了重大的调整,以往五大学科竞赛,以及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等比赛中获得保送资格的学生,今年绝大部分已经没有了保送资格,但是里头仍然有大批的优秀人才,清华大学是非常关注而且要选拔出来的。所以今年清华大学的“拔尖计划”实际上有一个扩容。会承接相当一部分以往保送生的选拔工作。
清华特质可归结为“自强”、“厚德”和“忠诚”
从人才的培养到招生的选材,清华都是多元化、多样化的。清华培养的优秀毕业生数不胜数、各具特征,但总结起来“自强”、“厚德”、“忠诚”是清华人的共同特质。前两个词来自于清华的校训,清华人身上都有这么一股劲头,自强不息,内敛,包容,靠谱。“忠诚”则一直体现在清华的历史中,清华从诞生开始就比其他任何一所学校都有一种强烈的报国心。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清华人有很多,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最多的也是清华人。
广大考生在选择报考清华时,不妨通过这三个词来衡量一下自己是否符合,以及自己对这一类特质是否认可、向往。
招考“双选模式”才是高考改革的方向
高考改革要体现两个"为本",一是以学生为本,学生要有多样化的选择权,二是以大学为本,大学在招生选材上的主体性要体现出来。学生和大学恰恰是高招当中最重要的两方面。
在我国目前的招考体制下,通过高考内容、形式的改革对高校人才选拨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招考不分”,大学招到的学生只是一个分数代码,所以,仅改革高考考试本身,无异于“隔鞋搔痒”。高考改革更需要的是打破目前大学按照高考分数统一划线录取的“一元选拔模式”,全面、深化地改革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形成中国特色的招考“双选模式”,即考生可以选择大学、大学也可以选拔考生,考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业状况和发展意愿有多次、多样的选择;大学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实施更科学、多元的选拔,实现学生“学”有所选、大学“教”有所选。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访谈文字实录
主持人:大家好,我们今天非常有幸邀请到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于涵老师,请于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清华大学在2014年的招生政策,对清华特质的解读,以及高考改革的话题。首先我们欢迎于老师。
于涵:你好。网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于老师,清华在新学期开学不久就已经进入下一个招生周期了,那2014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政策,有哪些新的调整或者变化?
于涵:我想借今天这个机会,跟网友朋友们也介绍一下,在新的一个年度当中,清华大学在整个招生中,特别是在自主招生这个方面的一些思考和一些政策,这也是大家近期最关注的话题。
确实如你所说,现在的招生工作不仅仅局限于高考招生宣传、咨询报考志愿以及录取那个阶段,实际上已经覆盖到全年的工作当中,我们面向2014届学生的咨询、招选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开始了。
主持人:因为清华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要挑好学生。
于涵:对,包括让更多的好学生如何深入地了解一所大学,也包括让学生了解如何进入这所大学,这是现在我们在招生和宣传过程中需要注重的地方。大学招生也是基于考生视角的,大学招生不是等着别人敲你的大门,而是让大家去了解这所大学,也要了解如何进入这所大学,这也是在我们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过程当中非常强调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公开、透明,一定要围绕考生来开展招选工作。
这里也先做一个小广告,清华大学最近推出了一个叫“学堂在线”的在线教育平台,这是第一个中文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平台。基于“学堂在线”的平台,现在我们正在推出一门课程,叫做《清华院系概览》。大家可以通过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或者登陆“学堂在线”的网站,选修这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考生、家长以及对清华关注的各方面人士,都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华的各个院系,各个专业,了解每一个名字背后到底代表着什么,学生在这些院系当中怎样学习,未来能够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学校、特别是院系能够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在“学堂在线”的平台上,《清华院系概览》这门课每周都将会有一个院系上线。大家免费注册登陆就可以选修,这门课程是清华大学面向社会开放的一个招生宣传窗口,让是大家观察和了解清华的一个渠道。
主持人:很长时间内清华在我们的眼里都是一个理工科学校,其实清华历史的厚重,清华学科的繁荣,清华各学科的发展,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我倒是觉得,我们可以把清华的校史做成一门课,比如现代社会科学的大师,绝大部分出自清华,或是清华毕业,或者在清华执教过。
于涵:中国近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四大国学导师,都是来自清华国学院。那一代,有一批始创的大师,实际上是发端于清华。在这之后形成的清华学派,形成的这种中西、古今、文理贯通的清华学派特点,到现在仍然延续下来。在清华血脉当中,这种中西、古今、文理的贯通,对现在清华的学术环境,清华的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导向,现在仍然体现得非常明显。
主持人:现在北大很多大师级的人物,过去其实都可以追溯到清华。
于涵:包括像季羡林先生。
主持人:这些历史虽然已经过去,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经常讲,一个学校的文化质量不是一两天能出来的,这是是需要历史的沉淀,。
刚才我们打断了,于老师强调清华需要做好进一步的宣传推广,即使是名校,也需要让大家知道好在哪里,清华推出了在线课程,里面可以详尽地了解到每个院系的具体情况,这是一方面。还有呢?
于涵:我们通过中国教育在线来跟大家交流,包括发布相关政策,我想这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渠道。清华的招生非常受大家关注,我们也始终不停地在探索,特别是最近这些年推出了一些新的自主招生政策、计划,大家觉得新词比较多,“领军计划”、“自强计划”、“拔尖计划”,这些到底代表着什么?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多登陆我们的本科招生网站,以及中国教育在线网站来更多地、系统地了解。通过这次访谈,我们是想把在设计这些政策时的一些想法以及招生简章中反映不出来的重点,跟大家来做一些讲解。
清华大学2014年招生政策解读
主持人:清华大学有“领军计划”、“拔尖计划”、“自强计划”,这些计划的核心意思是什么?
于涵:清华大学本科招生政策的设计是基于人才培养的目标,而不仅是招生,招多少高分生、高考状元。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人才,这也是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清华大学在招生政策的设计以及招生录取执行的过程中都是基于这个出发点的。我们在招选的环节就需要映射到招生上,用这把尺子来量清华需要招什么样的人,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手段是什么,最后怎样把招生和培养更好地衔接,这是三个层次的事。
招生的目标是什么?是基于人才培养为目标,现在的清华“新百年计划”为什么要切出三个特殊计划,因为每一个计划的目标都是非常鲜明的,对应的三类群体是清华招选的重点!
“自强计划”
主持人:从“自强计划”说起吧,我觉得这个计划更强调对于贫困薄弱阶层的扶持。也是解决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于涵:对,这是对贫困阶层一种关注,一种扶持,一种倾斜,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机会补偿。这是一个重要的导向,确实他们主体上来自于贫困、偏远、农村地区,但是我们特别强调,自强计划,要有自强自立的精神,要有品学兼优的基本素质,这是在招选过程当中我们衡量的重点,贫寒学子有很多,那什么样的贫寒学子是这些学生当中的典范。
我举个例子,大家现在关注名校里面的农村学生数量下降问题,这个跟基础教育是关系极大的,完全按照分数来招,农村学生的比例不但不会上升,反而会下降。对于这一类学生,不能完全按照高考分数招生,因为他们在起跑线上已经相对落后,没有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如果一刀切,按照所谓考察综合素质的办法,他们更加输在起跑线上,那怎么办?就应该为这一类的学生因材施招,明确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才,为未来培养出中坚力量,要自强不息,德才兼备,还要因材施教。
对于这一类学生我们通过“自强计划”专门给他们划拨自主招生认定的名额,去年是面向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今年的“自强计划”进一步扩大到全国832个贫困县区,包括连片特困地区的重点扶贫县。此外我们还期望覆盖一批不在这些县当中的农村中学,农村中学的定义,首先是县级以下的乡镇级的中学,我们对这个中学的门槛会有一个明确的要求,譬如说农村生源人数达到的百分比、今年的扩大范围等。这样做一是把县域覆盖面扩大,二是把县级以下的农村中学增加进来。每个学校都可以推荐学生参与到这个特殊的选材计划——“自强计划”里。
我们还会对他们进行特殊选拔,清华自主招生考的题难,这些孩子见都没见过,这么难的题目对于他们来说区分度是很低的,选材的效果也体现不出来,所以对于他们的考试也要专门设计,再有对他们还有专门的面试,其他孩子可能很多地看综合素质,基于这些孩子的学业生活的背景,我们需要专门来考量,选拔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体现出同样清华特质的学生。此外,对他们还要进行一个特殊环节的考察,招生老师要到当地去,对这些将要成为“自强计划”候选人的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我们真心地想把好事做好,这个实地考察的环节,主要也是来更全面地把握、了解这些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和经历,以此确认我们特殊的招生计划、招生资源和清华未来的教育资源能够匹配到更需要的学生身上。所以“自强计划”整个流程是因材施招的,为这些贫困偏远农村地区的孩子量身订作的。
联系到上面提出的三个层次,以自强计划为例,首先我们有明确的选拔目标,那就是培养来自贫寒家庭的未来社会中坚力量,对应到招生环节,我们有明确的选拔范围,还有特殊匹配的因材施招的选拔手段,保证把这些孩子顺利选拔出来,脱颖而出,让他顺利进入清华。这些都明确了以后,怎样把选拔和培养更好地对接起来也是我们考虑到的。
首先,在生活经济困难方面,学校有专门的匹配,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满足他们正常上大学的学习生活的经济基础。我们的经济资助体系非常完备。其次,我们关注到相对于其他正常招录进来的学生,这些孩子得到的教育资源偏少,底子偏薄,对他们也有专门的学习辅助政策,特别是英文、计算机课程这些相对普遍薄弱的地方,专门设计了辅助环节,让他们能更快速适应,与其他人一样在共同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的学业。第三方面,这些孩子多少会有一些自卑的情绪,虽然我们通过了这种特别的支持、辅助的程序进入到清华,但清华是牛棚牛圈,周围其他同学有省里的状元,有竞赛摘金夺银的,有全面素质的,在很多方面这些孩子会感觉跟别的同学有相当的差距,所以在心理调试,未来自己学业规划、人生发展规划以及学习动力上我们有专门的辅导员,对他们进行特殊的辅导。对自强的学生,我们因材施教,后期会有很多匹配,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甚至国际交流,开拓他们的视野,不断提升他们自我成长的动能和势能,让他们能在清华这样的舞台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并且能够发自内心的不断激励自己,很好地成长。这些孩子,他富有的是在逆境困境当中成长起来的一种精神,一种经验,要让他们把这些在清华园里发扬光大,而补偿给他们的是在这之前经历较少的全面素质的历练、培养,视野的打开等等。
主持人:其实这些孩子对周围的同学也有一个正向的引导作用,他们的经历,就是我们,尤其是大城市同学里面的另外一面镜子。现在的教育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家长或社会有意无意的给孩子营造了一个虚假的身份环境,孩子考得好,就顺利进入好的大学,但是一旦进入社会以后,就发现很多不适应,因为过去没有经历过。
于涵:对,这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因为作为一所一流大学,它的生源需要多样性,将来毕业生要走进社会,他面向的社会关系就是多元的。来自贫寒地区、县级或者乡镇农村中学的孩子,他们的加入对于一流大学生源多样性是很好的互补,应该说这种更趋近于真实状态的人际关系和成长环境的构成,是有重要意义的。比如在我们的自强计划里面有个别的同学有肢体残疾,普通人很难去想象去理解。当有肢体残疾的时候,怎么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我们自强计划里去年有个轮椅少年,广为人知。他在清华学习生活了一年,各方面发展都非常好,今年大一结束后的暑假中,他参加了清华大学的一个英语夏令营活动,获得了英语夏令营演讲比赛全校第一名,他取得这些成绩,当然是离不开他的母亲、老师和同学们的众多扶持。
这是一类更加需要我们关心、扶助的社会弱势群体。可能他的同学们从小到大过的都是衣食无忧的生活,家长只需要他们把学习搞好,其他的通通不用操心。但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不一样,他们要花比别人多得多的、十倍甚至百倍的工夫去好好学习,甚至用学习挣得的奖学金扶持家用,家里非但对他不能有更多的支持,反而因父母外出打工还要抽出宝贵的学习时间回家照顾老人。我们每年招收的“自强计划”的学生的事迹让我们,让他们的同龄人在感动的同时也心生钦佩,钦佩他们自强自立的精神和这种坚忍不拔、勇挑重担的责任心。现在不能对自己、对家庭负起这样的责任,未来怎样对社会,对国家负起责任?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同伴教育的模式。所以当我们的生源群体当中出现了一批这样的学生时会有什么效果不难想象。现在的很多孩子不懂什么叫忆苦思甜,这个词对于他来讲完全没有概念,从来没有吃过苦,怎么思甜呢?但是他的同伴同窗就在经历着。这个对于现在的80后、90后、00后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年轻一代是不是一种缺失?反过来讲,从教育规律、教育本身来讲,也需要有更多的这样成长背景的孩子广泛地进入到这些超级中学来的孩子当中,组成共同支撑中国发展的一支人才队伍,这是我们的中坚力量,应该说也是脊梁。
“领军计划”
主持人:关于“领军计划”您能详细解读一下吗?
于涵:和“自强计划”一样,“领军计划”和“拔尖计划”都是面向一类特殊的优秀学生群体。“领军计划”是清华大学用来选拔和培养未来领军人才的特殊自主招生计划,这就明确了我们的培养目标:全面发展,将来能够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但并不是要求学生现在就要具备这样的素质品质,因为他们毕竟还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成长和发展阶段。但是在招选阶段,我们会把具备这种潜质的同学选拔出来。
主持人:这种潜质具体指什么?如何衡量学生是否具有这种潜质?
于涵:从清华这些年来培养出的优秀毕业生来看,未来要“领军”,那么需要有“领军”的经历。在高中阶段,学生会干部、班长、团支书并不会将太多经历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因此这个比重不会太多。所谓的“领军”,首先要学业领军,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反对唯分数论,但是作为学生评价来讲,主体的评价当然还是学业,主要考量的第一要素一定是成绩。在学生阶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标准。所以我们在选“领军”的时候一样,“领军计划”实际上是学业领军,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十六个字: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这十六个字也代表着我们在招选阶段对于未来领军人物的一个基本的判断。还要追求卓越,这应该算是一部分清华特质。有人说清华人很严谨务实,有的时候甚至到了较真的程度。用人单位评价清华人很要强,这不是一种面上的争强好胜,清华人骨子里都是很内敛的。这也是“自强不息”的一种体现。老子讲“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不断地超越自我。你永远不可能说已经达到卓越了,但是一直要追求卓越,这就是清华学生的特质,也是我们选才时看重的一种特质。
“领军计划”也有三个层面。首先你的招选对象是什么?基于清华的培养目标,未来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招生的时候做一个界定。第二个层面,你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招选,领军计划,我们非常明确,报名方式,中学推介,大学重点考察,今年在全国有309所中学成为清华大学2014年领军计划的重点生源基地。大家会问怎么评出来这些中学?做这件事也很严谨,我们有一个严格的计算方式,重点是这些中学在历史上为清华输送生源的数量、质量,特别是我们对于中学送到清华的这些学生的成长发展质量做了全面的统计、评估,可能同样是送来十个学生,但是成长发展的结果不同,差别很明显。对于好的,我们会多给一些名额。对于相对较差的来讲,逐渐削减权重。从长远来看,我们追求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角度的生源质量。至少是从清华生源的角度,输送到清华的生源不能代表整个中学的情况。所以首先确定这些中学推荐的资格,然后对推荐的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是过程评价,在中学期间的表现;再一个,在推荐阶段大学要进行重点考察;第三,进入到清华综合考核阶段,我们有综合面试;最后还有体质测试,这是非常重要的导向,其实这也是基于人才培养的成果来看,在清华输送出来的领军人物都是身体倍儿棒、有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于体质测试这把尺子,目前我们也考虑到现有在中学教育当中奖优不惩差,我们也借此建立一个数据库,记录高三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这个事我们已经做了三年的时间了。通过这四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来考察学生,是对“领军计划”学生因材施招的特殊方式。
第三个层次,刚才说了“领军”的选拔目标、选拔手段,最后“领军”还有一个跟人才培养的对接,我们有大量的在培养阶段因材施教的环节会匹配到“领军计划”的学生上,包括提前入校参加培训,他们比一般的新生要提前五天进入学校,要实现“领军”,踏入清华园门槛的时候就要开始了。当然也包括社会实践、社会工作、公益活动,国际交流,从方方面面我们创造条件,希望这批学生能够脱颖而出。2012级第一批“领军计划”的学生,到今年七月已经完成了一年的在校学习。据统计,200多个“领军计划”学生,占新生总数的7%,其中有22%的学生在第一年的年级综合排名中位于年级前10%。这一批学生的平均出优率比其他学生高1.2倍,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发展优势。对于自主招生,保送生等各类型的学生能够高出20%到30%已经是显著性差异了,而这一批领军计划学生高了120%,这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统计结果。进校以后,我们经过因材施教的衔接,也发现初步成效来看,也很显著。
“拔尖计划”
主持人:下面请您解读一下拔尖计划。
于涵:“拔尖计划”也是很多学生关注的。清华要培养一批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这也是清华必须要承担的责任。要培养未来拔尖人才,那么从招生开始就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苗子。在拔尖计划的选拔中,我们设计专门的环节来进行遴选。拔尖计划面向的对象更为广泛,你认为自己有学科的创新潜质,有专家推荐就可以,我们不是按中学分指标,而是自荐和专家辅助推荐,专家对你学科特长的领域、你的成果要相当了解,负责任地推荐。清华也将进行像笔试,综合面试,学科特长测试等等这些专门地选拔。所以能看到有一批在各个领域类拔萃的特长人才。
比如去年清华招选到一个同学,叫肖亚洲,90后时评作家,在中学期间他就有一个时评作品的专集出版,每周都有自己水平比较高的作品通过媒体发表。再比如清华招收到的位同学都是在申请清华“拔尖计划”的时候,就有若干本专著的,有的是在文学领域,有的是在历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就已经展现出一定的能力和素养的。清华对他们的作品真实性也要有非常严谨的判断,证明你确实出类拔萃。
主持人:这也是我想提的一个问题,我相信也是很多家长、学生提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尤其是“拔尖计划”,是专家推荐,在我们国家目前缺少诚信文化体系的背景下,这点是让大家都要加问号的。
于涵:自主选拔最终决定权一定是在大学,而不是某个专家或者中学的校长老师。清华大学是极其珍视自己的声誉的,对于招选进来的每个学生,特别是有代表性的特殊人才。所以清华让拔尖创新人才,去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苗子,我们有这样的专家团队及非常严谨的程序保证这种公正、公开、透明、严谨。选完学生,与学校进行对接,谁选由谁来带,所以名师出高徒。
这些年,清华实行拔尖计划受到一些质疑,比如说清华给那么高的优惠,降60分,甚至要降到一本线来录取学生,这些学生到底行不行?清华选拔的整个程序通过网上公示,每个人都可以看得见,从开始的推荐,到最后的认定,再到入校录取,全程都有社会监督。
另外关于“拔尖计划”,大家知道,今年咱们国家的保送生的制度有了重大的调整,以往五大学科竞赛,以及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等那些有保送资格的学生,今年绝大部分已经没有了保送资格,但是里头仍然有大批的优秀人才,我们是非常关注而且要选拔出来的。所以我们今年的 “拔尖计划”实际上有一个扩容。在以往有保送生的阶段,这几大学科竞赛,包括科技创新大赛等等这些的选拔是基于这些大赛的保送资格来进行选拔的,今年这一块几乎削减没了,那有这些方面特长的学生该说了,那我们学竞赛不是白学了吗?当然不会白学,你在这个学术方面上的志趣能我们还是非常看重的,我们的“拔尖计划”会承接相当一部分以往保送生的选拔工作。实际上这个选拔,在最近的一两个月已经在开展,主要指向的是数、理、化、生、信息等各科竞赛。今年正式的“拔尖计划”的实施办法,大概会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就公布,大家要上网来看,今年有可能有什么样的变化,以我们公布的实施办法为准。
再有,“领军”和“拔尖”这两个计划,今年的优惠加分幅度都有所调整了,往年最高幅度是60分,今年也是,承接保送生这个政策的调整,这两个计划的优惠幅度最高都达到了当地一本线,幅度非常大。因为以往在我们的保送生选拔当中,有大批的优秀学生,他本身是已经可以保送了,高考都不用参加了,现在参加高考,所以只需要满足我们一个最低标准,达到一本线就可以。当然我们的选拔仍然是最严格的选拔,水平最高的选拔,而不是说,我有了一个奖,我就来清华,你就可以给我一本线,这个理解是完全理解差了,我们是优中选优,这里面最优秀的学生才给他匹配最高的。当然被认定的学生,最少仍然是30分,在清华的领军计划、拔尖计划这两个计划中,认定最少仍然是30分,没有被认定的一分没有。
“自强计划”,刚才讲了,面向的范围、对象扩大了,特别是今年,很明确的,县级以下的中学,特别是农村生源,要向他们倾斜。所以我们希望大家更多地口口相传,因为这样会有更多的贫寒子第、农家孩子有进入清华的希望。今年的自强计划,我们选拔认定的规模,肯定要扩大。
新百年计划,这三个子计划,领军、拔尖、自强,都有鲜明的特色,主要是两点,一个是目标明确,因材施招。第二个是全程培养。这是未来高水平大学在人才选拔上及招生上的一个重要趋势。
主持人:整个“新百年计划”占招生数得比例是多少?
于涵:“新百年计划”在过去若干年认定的学生大概占到整体比例的8%到9%。清华自主选拔当中的特殊计划,受到教育主管部门严格控制,它代表了清华在这方面实现了一种引领,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受到社会大众,考生,中学招选对象相关群体的认可。
其他特殊类型招生
主持人:除了自主招生以外,清华还有保送生,高水平运动员都有吧?这种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要求?
于涵:清华设计任何一种招生的类型,都基于这样的理念,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要选拔什么样的人,用合适的方法把他选进来。所以对于优秀人才本身来说就是多元的,千万不能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人,行行出状元。相应地,清华现在一共有10类本科招生,自主招生,只是大体其中的一类,其他包括高考招生,保送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定向生,定向生里面有国防定向、军工定向,飞行员班,港澳台招生,留学生招生,艺术类美院的招生,对于每一类学生都要因材施招。虽然占有的比例大大小小,总体上这些特殊类型的招生,目前通盘加起来也没有高考为主体的招生多,所以仍然以高考的选材为主体。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优秀学生,清华相应地都设计不同的评价体系、招选手段。在清华的评价体系里面,能够为他们进入清华来创造条件。
主持人:有人质疑说,比如说艺术类的,体育类的招生,他上大学,又不是去当运动员,不是当歌唱家,干吗要对他们照顾,如果你以体育的保送生身份进来,你就专职搞体育,不再搞其他的,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你怎么看?
于涵: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个是一种比较,是比较有局限性的说法,是国家培养人才的一个通用说法,为什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拿艺术来说,相当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恰恰是艺术和科学的一个完美的结合。而艺术本身对于一个全人的成长,也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和提升,艺术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主持人:包括他可以调试你的心理,对人的创新思维也很有帮助。
于涵:对,它包括对人的创新思维,科学研究表明,艺术对于创新思维,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也是体现,体育更不用说了。为什么要做体质测试?决定我们是否要你取决于你本身的身体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一个很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清华目标要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身体健康很重要,这是对所有人的导向。
清华历史上,还有三支代表队之说,就有文体的代表队,吹拉弹唱样样都非常棒。艺术特长生对于学校的艺术教育,艺术氛围的创造,包括生源的多元化结构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清华同样同样需要体育明星,而他们就是学生。
体育高水平运动员的简章,网上在前几天刚刚公布,今年是增加了一个高水平选拔项目,是击剑,大家也可以上网来查。艺术特长生选拔的简章,预计也会在大概1周到10天之内就会公布。对于语言类外国语学校的考生,仍然会有保送生的资格,预计也是在一周时间内公布章程。登陆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或关注新浪微博“清小华”,还有我们的官方微信“清小华”。
对于港澳台学生,我们会面向港澳台的媒体来发布,这个港澳台指的是在港澳台就读的,说起来会很复杂,因为对香港、澳门、台湾分别有一套选拔体系,今年主要是对香港的招生,做出了一些调整,相应的我们都会发布简章,通过一些媒体面向港澳台学生。香港是双轨制招生,一类是进入到香港从去年开始的文凭考试,以文凭考试的成绩和我们设定的文凭考试的科目门槛来申请学校,首先达到我们的成绩基数,在这个基础上,由高到低,择优录取。再一类是从今年开始,我们把领军计划的推荐考察制纳入到了对港招生当中,进行特殊的综合的面试。
主持人:好,于老师几乎把清华今年全部的新政策告诉大家了,一个礼拜到10天之内,清华各种各样的政策都会密集发布,大家一定要去注意,如果到时候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再请于老师继续解读。
“清华特质”总结及解读
主持人:我们做一个总结,我们老讲进清华要选具有清华特质的人,我们讲到现在,于老师是不是可以给出几个清华的特质。
于涵:从培养目标到选材目标,清华都是多元化、多样化的。清华培养的优秀毕业生数不胜数,但选取的共同点,都有清华特质在这里面,除了大家共同认为的人才观里面体现出来的全面的发展,为人为学的严谨、务实等等这些,用三个词可以概括,前两个词是清华校训,一个是自强。第二个是厚德,清华人身上有这么一股劲头,他们自强不息,内敛,包容。“靠谱”这个词现在用得比较多,像他们做的打油小诗:"清华工科男,口碑不一般,可爱又可靠,还不把手牵?"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共性是靠谱,这个靠谱再放大一点,其实就是为人厚道,厚德。
再者是忠诚,清华最初是留美预备学校,从根上有国耻文化。清华从诞生开始,就比其他任何一所学校都有一种强烈的报国心,正如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提到的"少年强则中国强"。为中华民族、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清华人还有闻一多先生,朱自清先生等等,再后来中国的23个“两弹元勋”就有14位清华人。目前,社会上还有一种说法,说清华学生都给美国人培养了,但要注意,清华从立校之时,虽然每一届学生都要成建制到美国去,但是后来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最多的也是清华人。
举个例子,现在就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校长的施一公先生,他是清华大学1985级生物系的本科生,毕业以后,留学美国,后来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学位,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生物学系的系主任。在生物学的领域,他在全球是首屈一指的顶级的科学家。但是,2008年他在时任清华校领导的动员下,仅用了一天的时间思考,就决定要回国,回到清华,把他的事业放回中国,放在清华,用一个月的时间,他把在普林斯顿的所有实验室通通关掉,这对于一个学术大家来讲,可以想象他心中的学术理想。当然清华对他的学术团队,包括生命科学学院的建设是非常支持的。短短几年时间,在今年年初公布的全国的一级学科评估当中,清华大学生物学一级学科名列榜首。
主持人:清华在几十年内,能当这个第一名,非常不容易。
于涵:非常难得,而且现在应该说直指世界一流,施一公院长本人也说,现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整个这个学科的发展以及现在的发展态势,应该说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堪称世界一流。
主持人:我们有些人也议论说,以施一公为代表的这一批科学家的回国,会让中国离诺贝尔奖更近一些。回头我们说到清华特质,自强,厚德,忠诚。
于涵:一代一代清华人输送出来的成功人士、优秀的毕业生,无论是治国,治业,治学,追求卓越,达到最棒的这些成功人士,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抽取出来的这种特质,刚才我说的这三个词——“自强”、“厚德”、“忠诚”能够比较好地来代表这种清华人身上的特质。反过来说,大家要想报考清华,也用这三把尺子量量自己,是不是这一类,如果你不是这一类,你对于这一类特质是否认可、向往。
主持人:说到清华特质,是否认可很重要,因为对清华来讲,他在选择一些优秀的学生,那优秀的学生往往有自己的选择权,所以认可是很重要的。
正好上周是清华一个重要的校长,蒋南翔校长诞辰100周年。我相信了解新中国的教育史的人,都不得不提蒋校长,蒋校长长期以来是清华大学的校长,解放以后,清华大学最重要的一任校长,他不仅对清华,对整个中国教育的影响都是巨大和深远的,其实也是一个清华特色特质的体现,我想请您在这方面给我们介绍一下,比如说我们讲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是蒋校长当清华大学校长的时候,对办清华提出的基本定位。
于涵:蒋校长应该说用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不仅对建国以后新清华,也是对我们新中国办社会主义大学、办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做出了非常好的一种诠释。有业内人士说,他是新中国办社会主义教育的教父级的人物,他的很多教育思想,不仅是在现在的清华仍然坚持的非常好、在发扬光大,而且在全国的高等学校治学办校当中都发挥得非常好。
像他说的“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现在有人说是不是已经过时?其实不是,他讲的“红”、“专”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有当时的含义,但是即使现在来讲也同样适用。“红”代表什么?蒋校长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就像走路,“红”就是你先要明确方向,明确目标,你走反了,你跑得再快,你没有走到目标去。现在也是一样,治学、治国、治业,不管怎么样,你要有培养目标、发展目标。“专”就是专业方面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最棒。第二句“全面发展”,对于前一句来说是很好地互补,“红”和“专”,一个讲方向,一个讲特长,但是基础一定要是全面发展,未来中国需要大批的主体上是“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人。
再比如他说“各类人才要各按步伐、共同前进”,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多元选材、多元育才、因材施教。你要承认社会需要的是多元的人才,在学习中要各按步伐,共同前进。无论搞艺术的,体育的,领军的全才,搞学术的专才,各按步伐,大家共同前进,大家目标是一致的,你要成才,你要做贡献,要报效祖国。
当然也包括对于我们现在清华很好的体育传统。倡导大家向马约翰先生学习,争取为祖国健康地工作50年。所以现在清华仍然保有非常好的体育传统,大家在清华期间就可以养成非常好的一种体育锻炼的终身习惯,保证你在未来有一技之长,会踢足球,会打篮球,这个一技之长,不是专业水平,但是是为了培养你的体育习惯,要把人格、体魄并重这样的教育理念渗透进来。类似这样的,蒋校长确实是有很多实践性的教育思想,在现在的清华仍然坚持得非常好,这也是一代一代优秀的清华毕业生得以培养成长出来的基础。我觉得,这一批教育家是非常重要的。
高招改革未来方向解读
主持人:最近一个时间段高考的改革特别热闹,高考改革在2010年指导思想和方向都已经出来了,招考分离等等的。最近因为北京和江苏的一些考试科目改革,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高考改革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我想先从一个很重要的敏感话题先开始。去年清华专门发了一个公告,对于四川考生的二级运动员身份,清华是不认的,我记得当时您说二级运动员需要来清华复测,最后媒体和舆论就鸦雀无声了。这个事件就说明了我们在高考改革中存在一些确保红线和难以操作的东西,这件事引出了另外一个高考改革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话题——公平、公正的话题。请问,高考的改革里面,尤其录取改革里面,有哪些很重要的指标和底线?
于涵:确实现在中国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涉及到咱们整个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现在大幕已经开启,从老百姓来讲当然会非常期待。现在教育领域里头的一些问题一直在持续,而且越来越凸显,老百姓不满意,包括我们这些本身搞教育的人,也有一些也不满意,但是咱们不是瞎子摸象,摸到哪儿就说哪儿不行,我们要总体照某个方向改,如果说咱们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话,那大家永远不可能实现改革的目标。
就高考改革来讲,有两个重点。一个是以学生为本,学生的这种选择权要体现出来,第二个是大学在招生选材上的主体性要体现出来,学生和大学恰恰是高招当中最重要的两方面。现有的制度,在高考恢复这30年,主要承接的是要在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合理地、公平地、有效地、有序地、科学地来把近千万的考生用一次考试选拔出来,这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像我们这样,这么多考生,要让大家用这样的一次考试解决大家的入学、升学、分配,在这么多学校,这么多专业,这么多个省,而且面向的学生来自于3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千上万所各种各样的中学和差别太大的教育背景,这是这些年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未来的改革主要方向是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学生要有更多样化、多次的选择,一个是大学在选材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体现出主体性。
后面这些学生是要进入大学培养,每个大学一定是最知道自己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要选拔什么样的人才,需要用什么手段来选拔,这是大学的主体。咱们说中国的高考招生制度,用一句话概括来讲,其实就是以高考为主体的,集中统一录取,作为录取制度的这么一个考招制度,其实是一元的。清华刚才介绍的已经呈现了10种类型,非常多元了,但是能做到像清华目前这样状态的大学,在中国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大学仍然是按照高考来做的集中统一录取。如果大学作为一个人才培养、招选、未来输送的主体,这就像是我们一个家,这个家入门就是招生,谁能够拿着开你们家门的钥匙应该是家的主人说了算。以前的所谓保送,所谓加分,其实相当程度上是帮大学在作主。如果像现在招考不分离,大学的招生非常严格地捆绑在高考之上,我们最后录取的时候完全按照高考这一次考试,而且是无论哪个省考几门课都是总分录取下一次性按照计划划线录取,划到这儿以后,分数线以上的人,一个不许少,通通要收进来,分数线以下的,低一分你也不许收。这种制度我们行内也讲这个不叫招生,叫招分,招到的学生就是一个分数代码。大学在招选当中原材料这一关要把,谁来把?当然是大学本身来把,但是它现在把不了,就用高考这么一个一次性统一集中划线录取,严格意义上按照计划掐着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录进来就好了。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高考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改变双方的选择权?
于涵:对,现在一元录取招考不分的体制在我们的教育部纲要当中非常明确。招考哪怕相对分离,但是一定要分离,否则怎么改大家都不会满意的,高考考哪些科目,每个科目安排多少分,是文理分科还是不分,今天英语减一点,后天语文加一点,这些改革就目前来讲虽然需要,但是它一定不是治根的。
主持人:我觉得于老师说到了很重要的一点,高考改革的核心在于录取制度的改革,而不是考试本身的改革。考试本身无论怎样改革,都不会太令人满意的。
于涵:的确是这样,来看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也是这样。大家普遍认为,学生太苦太累了,需要减负。举个例子,就像说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皇上说通过写一个“一”字来判断谁来当状元,最后大家都练习“一”字,但是练一个“一”字,对于你的成才有什么用,对于你的选才有什么用,这是属于比较极端的情况。
目前老百姓反应比较大的,我也觉得问题比较大的,是关于英语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在高考满分750分的情况下,英语占150分,这个比较高的权重,会引发从基础教育到幼儿园阶段的英语学习的过热现象,这已经成为教育当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是需要解决的。我们当时是从初中才开始学英语,现在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了,这就意味着幼儿园阶段要不停地上英语补习班,世界上没有另外一个国家,对于一门外语的重视和投入像中国这样远远超出了对母语的投入。我想现在是英语教育到非改不行的时候了,因为大家普遍反映,连中国的汉字都快不会写了。我认为英语和语文孰轻孰重不是自然形成的,是指挥棒在发挥作用,这个最高的指挥棒其实就是大学招生,而不是高考。如果大学招生,说极端一点,考生高考考多少分,跟大学招生没有必然联系,那么高考英语权重即使再高,学生对英语并不是那么看重,也不会这么使劲学了。让学生有多样化的选择,这是考试改革中重要的一步。英语这个科目可以探索一年两次或者多次考试,目前是有这样的条件的。
主持人:未来其他科目也有可能。
于涵:有这种可能性的。让学生有多样的选择,还包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即使在分数出来的情况下采取大平行志愿,学生也可以填四个或五个志愿。
主持人:平行志愿体现的是分数优先、解决的是分数公平的问题?
于涵:对。但是这种制度也会带来其他的负面影响,争议很大,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样选择。大家希望的是考生可以同时报考多所大学。如果觉得考生优秀,多个大学都会给他发录取通知书,考生最后还有选择权,他觉得清华更适合他,他就选清华。现在的情况是考生仍然只能做出一次选择,虽然填报的是所谓的平行志愿,可以填若干个,降低了填报风险,但是没有给考生多次选择的机会,因为最后只有一个学校能给你发录取通知书。
主持人:平行志愿得到拥护的原因,开玩笑说,就像把高考看作买白菜一样,一分钱一分货,0.9分买了占便宜了,1.1分买了就亏了,这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情。
于涵:对,所以现在包括北京、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出台的改革政策,也都有一些这方面改革的好消息。据我所知,全国范围内的招考改革的文件不久之后,甚至今年年内就会出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但是我们共同期望的是能够真正建立考生有选择权、大学有选拔权、具有双向互动性质的一种基于教育和招生选材规律的考试招生制度。高考改革这头象长得什么样,其实大家是可以看见的,但是一定是逐步进行的。高考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也需要从地域、大学、考生等多个层面考虑,高考改革要做好顶层设计,然后分步实施。但是毕竟中国这么多的考生,这么复杂,基础教育不均衡,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的供不应求等等这些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所以现在我们虽然有理想化的目标,但是光学一下美国是一定不行的,一定要有中国特色的,这就是双选模式,学生有选择权,大学有选择权。
主持人:能不能具体描绘一下?
于涵:例如学生的选择,一年可以多次考试,选大学的时候也有多个选择。从学生选择的角度,相应的技术操作环境短期内可能实现不了一档多投,目前仍然是集中录取。因此,学生的选择权从宏观理念到具体实现确实不容易,顶层设计很重要。再如,大学的选拔权,大学现在有没有做好准备,大学一年招几千个学生,通通交给大学自己选拔当然不可能,这也需要一个过程。这就是为什么逐步地先让一部分大学在一部分学生当中开展这种自主选拔。教育的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政策实施因为太急迫造成偏颇,那么在人才选拔上、在人才培养上就会出问题。所以这个双选模式,只是一个愿景目标,但是改革的决心一定要下了,改革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要有担当。对于招考制度、对于教育体系的改革一定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然后分层逐步地来推进、实施,这跟中国的国情和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主持人:关于高考改革,最近有一种声音,说要学习美国的多元录取,您怎么看?
于涵:美国现在的大学招录制度经过了上百年甚至是两三百年时间的演变,到今天相当成熟了,但是这些一定是基于美国本身的经济、特别是教育的基础的。我们现在最大的一个不同是,在中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来讲还是太匮乏,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是相对于一年900多万考生这么庞大的需求群体来说显得微不足道。设想我们大多考生都冲着985高校来的时候,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注定会失望而归,这个巨大的供不应求的反差决定了我们的很多政策来在制定和实施上不可能理想化到那种程度。真正实现双向选择,需要有足够的资源才行。
从根本上来讲,跟我们的历史,跟我们的传统和社会评价体系有关。就像儒家文化里讲的好学、爱学,都勤奋、自强不息肯定是好事,但是另外一方面,跟从历史传承下来的人才评价体系有关,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譬如像“学而优则仕”,你不学到最好,各种机会都不可能属于你。为什么社会现在这么认文凭也是这样,用人单位惯用的评价方法,看你是不是985,是不是211,甚至连你本科都要看出身的。本科文凭代表什么?就是给你扣一个清华制造的印,这个就是金字招牌。
主持人:我们2012年招了688万学生,没有淘汰率。美国是宽进严出,我们是严进宽出,用人单位不好衡量学生标准,只好看出身了。
于涵:这个也是无奈,在整个链条当中,大家只能以相对简单化评价标准来进行衡量。这是一个指挥棒,所以学生从起步阶段,就必须上最好的学校,将来才会有体面的生活。无论是美国还是西欧,包括德国,它们的人才评价体系是多元的,上世界一流大学可以成才,上高职高专,一样可以成才。在一个社会里,应该有比较成熟的阶层对流模式。所谓行行出状元,行行都能够成功。中国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虽然经历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但我们还有很多方面没有跟得上,没有准备好。
主持人:那美国的多元录取模式在中国可行不可行?
于涵:目前来说,有的我们可以借鉴,但是主体上要因地制宜,根据中国的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学生来进行,这个很考验中国人的智慧。
主持人:我总结一下,您的意思是说,美国的那些指导思想、思路,我们可以借鉴,但是方法一定是中国式的,完全模仿美国是不能接受的。
于涵:美国的多元录取模式是建立在社会诚信体系,法制体系和社会人才评价体系基础之上的。而我们现有的社会基础决定了目前我们是这个模式。
主持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方面批评唯分数论来评价人才,另一方面却又坚决同意缩减甚至取消保送生,减少加分等,因为一旦有保送生,一旦有加分,就会有水分,就会被扭曲异化。
于涵:另外,现在的大学招生没有体现出大学的主体地位。中国的大学习惯于计划体制下的招分,还没有为做招生主体准备好。整体上要有配套的制度体系。规则的制定,社会的监督,法制诚信体系的不断健全,这些都属于配套的范畴。
机会、程序公平这是不能越过的底线。
主持人:对,不能越过这个红线。谢谢大家,今天非常高兴和于主任从清华自主招生讨论到高考改革。于主任关于高考改革的思路是,要突出学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权,学生有选择权,学校有选拔权。在体现学校的主体性上,不能一味地模仿美国,而应该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尺子。谢谢于老师。
于涵:谢谢。
(来源: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