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华约”、“北约”同日开考是最难抉择的“单选题”。然而在“单选题”之后,面对接下来的自主招生“多选题”,考生和家长的心态大有不同。
考生:大多很“专一”
记者随机调查发现,不少考生为了自己心仪的专业或学校直奔而来,目标明确。
据刘女士介绍,孩子目前在武大附中就读,是班上唯一一个报考卓越联盟的学生。孩子一心想学医,所以直奔同济大学而来,也没有报考“华约”、“北约”以及其他自主招生考试。“因为他想去外地读书,所以也放弃了报考华科的自主招生考试。”
这样“专一”的考生也不在少数:“我就钟爱哈尔滨工业大学,虽然妈妈一再跟我强调那边天气寒冷,从小在武汉生活的我会不适应,但是我喜欢那个城市。”一位考生说。
家长:希望“广撒网”
“那我女儿报的可多了,北约、卓越联盟、复旦、华科、中南财大、上海财大、中国政法……‘北约’她没考,因为北约和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撞车了,今天刚从上海飞回来考试。”家住黄石的庐先生说,一口气报了七所学校主要是为了求“稳”,他的观点也代表了家长的普遍心态:广撒网,找保底。
儿子就读于武汉六中的霍女士介绍,由于儿子平时学业繁忙,所以自主招生报名学校工作几乎都是她一手操作:前天考“华约”,昨天考“卓越”,下周考华科……“报名多场时我们选择时注意了策略,有‘触高’,也有‘保底’,也是希望他无论如何都能享受到自主招生的降分优录。”
除了保底,还有家长希望孩子通过考试增加实战经验。刘女士的儿子就读于华师一附中,连续两天参加了“北约”和“卓越”联盟考试,一方面为了确保有优录,另一方面是想增加他实际应战经验,“多考多熟悉,也为高考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