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报考信息 > 院校动态

复旦大学举办城市论坛 专家呼吁城市规划以人为本

时间:2017-09-22 18:53:24  来源:  作者:  阅读数:
一个城市有自己的个性,甚至有生命周期。近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城市论坛上,许多专家认为,城市是有机体,规划需以人为本,切忌简单机械。

  历史建筑体现城市性格

  不同国家的城市有不同的性格。美国科学杂志不久前曾发表相关文章提出,城市中的历史建筑往往是城市性格的体现。

  东英吉利大学城市历史学家克里斯多夫·比格斯比教授则说,对于不同语言的人来说,同一个伦敦在他们的眼里是不同的,这就像如果一个人用三种语言写自己的自传,那么表现出来的肯定是不同的记忆,因为他的记忆会在不同语言切换之间发生变化。

  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心理学家发现,即便是同一个建筑,在不同国家的人眼里,也体现了不同的性格,比如法国有一座桥在刚建成时,被法国人认为是“非常伟大的混凝土建筑”,而德国的报纸则说它是一个“非常优雅的,在云当中漂浮”的建筑。不同国家对同一个建筑产生认知差距,是因为在德语中,桥的性别是女的;而在法语中,桥的性别是男的,这就是不同文化对城市建筑不同的解释。所有人都必须和创造者一起看整个城市,城市不仅仅是建筑、道路和各种各样管道的组合,城市是一个想法、一系列想法的组合。

  克里斯多夫·比格斯比教授说,在美国的设计师看来,城市是关于力量的表达,在巴黎建筑师看来,城市既能表现出财富,又能表现出贫困,这才是城市复杂而美丽的地方。这从两地的高楼就能看出。从地理心理学来看,指向天空的高楼大厦是一种骄傲自大的表现,比如世界贸易中心,它的高度是1776英尺,就是为了纪念1776年是独立宣言的宣告时期。高楼在美国比比皆是,在法国则非常少见——建筑体现城市性格。

  城市也要有“身份认同”

  这些专家认为,城市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和个性特征,都有自己生命周期和发展轨迹。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任教的穆特凡·穆特修斯教授眼里,如果不看标志性的建筑,纽约、上海、东京这些城市越来越相似,这就是因为现在的城市都是通用的,铁路、机场、购物街等就是城市的象征,所有的城市出自同一样本,没有个性,也没有身份认同。学者提出,也许现在所有的城市都应该思索——“我的当地身份是什么?”

  而当人们现在关注农村城市化,正在把乡村建设成毫无个性的统一的城镇时,却有城市按照自己的生命周期重返自然。在发达国家,因为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到顶峰,又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时,往往就会衰退,比如美国的底特律、英国的利物浦,这些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大城市,正逐渐萎缩。底特律整个城市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土地重新回归自然。

  复旦大学的戴星翼教授称,城市规划建设时,必须有未来的眼光。未来的不确定性给城市的规划带来了压力——也许城市规划建设应当适当地慢下来,这才更符合城市自己生命的规律。

  城市规划忌简单机械

  建设者总是企图按照合理的规划来建设城市,但是城市是有机体,简单的机械化的合理,甚至会破坏城市自身的性格。

  城市发展初期,最初的城建是没有规划、看似无序,而正是无序感,让生活在那时的人觉得“我是在大城市里面”。这就是城市自身发展的原生态。

  穆特凡·穆特修斯教授称,在20世纪20年代,工业区和居民区、公共建筑和私人建筑、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之间都有划分,甚至还有垂直划分,柏林所有主要的大街上,底部是办公楼,上面是居民的住房,这是机械主义概念最明显的体现。直到上世纪50年代,欧洲出现反城镇运动,强调人并不是城镇的附属品,而是城镇的使用者,城市必须让人产生认同感。

  专家认为,中国的城市建设应该避免这种情况。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发展还是基本按照居住、商业、工业功能布局,这在很多城市都导致了人们居住地和工作地普遍分离,大量住宅在城市边缘地带兴建。通行线路过长,加上公共交通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交通能耗急剧增加,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城市居民上下班通行的时间甚至达到1~3个小时,这种城市分区规划方式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实在是不人性化的。如何既能够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又能够满足城市自身发展的需求,也许需要更多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