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报考信息 > 院校动态

高三语文教案 《阿Q正传》(三)

时间:2017-09-22 18:46:23  来源:  作者:  阅读数:

三、拓展探究

1设想:安排一课时,用于鉴赏要点(即分析人物形象、归纳艺术特色),处理练习,为“单元说明”中提出的“理解”“体会”“把握”等要求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2步骤:结合练习一,探讨《阿Q正传》的创作意图,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如有必要,可简要介绍一下写作背景,让学生阅读文后所附王富仁的《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结合练习二和练习五,概括阿Q的性格特征,认识阿Q的“精神胜利法”,启发学生就“人要不要一点阿Q精神”展开讨论。同时,引导学生简析赵太爷父子和假洋鬼子的形象。

结合练习四,理解小说的艺术特色。关于“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主要由教师讲授;关于“白描的手法”,尽可能让学生找出例证;关于“杂文式的笔法”,略举一两个例子即可。

练习六安排在课外完成。

教案点评:

《阿Q正传》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昆仑,在世界文学中也是一流的精品。这样千古不朽的名著,理应全面、深入研读之,以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目的。为此,教学该文时可安排6课时,重点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哀,把握作品语言的独特风格。

教案示例1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设想:在课外预习的基础上,安排1课时进行书面概括练习,要求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

2步骤:①布置学生预习,要求通读全文,标记精彩语句,思考“旁批”提出的问题。

②课堂上安排30分钟由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提示学生不要写成“故事梗概”一类。

③抽查“概述”文字,适当评点,举一反三,让全体学生基本了解这部中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附内容概述参考文字:《阿Q正传》共分九章。前三章属于小说的交代部分。其中第一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略介绍了阿Q身世、处境;二、三两章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畏强凌弱,奴相十足。中间三章是小说情节的发展,重点描述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第七第八章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动,以及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以后,他对辛亥革命的极度失望。最后一章描写了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阿Q被杀害的悲惨结局。

④课外作业可布置学生根据“评点”修改自己的“概述”。

二、研习课文

1设想:安排4课时研读课文,其中1课时学习前三章,1课时学习中间三章,另外两课时分别学习最后三章。学习时,导读引路,“旁批”切入,捕捉要点,抓住关键,着力培养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2步骤:①第一课时:学习第一章,拟引导学生归纳阿Q的“四无”(即无名目、无姓、无名、无籍贯),了解阿Q的政治地位低下,生活环境恶劣;探讨行文中三处讽刺手法的运用(即讽刺主张“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正名论”,讽刺抱住“国粹”不放的遗老遗少们,讽刺胡适的考据癖),体味鲁迅小说的独特笔法;回答两个“旁批”提问,初步了解赵太爷和阿Q的性格特征。

学习第二章,拟引导学生剖析有关阿Q的4个生活片断——自吹“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讥笑未庄人“不见世面”,癞疮疤的故事,押牌宝的故事——把握阿Q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妄自尊大,自欺欺人。

学习第三章,可要求学生仿照第二章的学习方法,概括该章所记生活片断的主要内容(即阿Q败于王胡,挨“哭丧棒”,调戏小尼姑),归纳阿Q精神胜利法构成的另一层面:畏强凌弱,奴性十足。

②第二课时:学习第四章,可引导学生边朗读课文,边思考“旁批”的设问,尔后归纳章节大意(即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受的可悲结果,进一步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学习第五章,可要求学生复述“龙虎斗”和“偷萝卜”两个情节,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进而认识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学习第六章,主要应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前半部分着重揭示国民趋炎附势的本性,后半部分重点突出世态的炎凉,人们的愚昧无知。总而言之,中间三章的文意不难理解,由学生读一读、议一议即可。

③第三课时:学习第七、八两章。首先可布置学生浏览课文,概括情节,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回答“旁批”的提问。七、八两章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未庄风传革命/阿Q宣布革命/梦中幻想革命/地主投机革命

(以上为第七章的主要情节)

未庄没有革命/洋先生不准革命/革命幻想破灭

(以上为第八章的主要情节)

④第四课时:学习第九章。这一章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思想开掘深刻,讽刺入木三分,是作者精心打造的“大团圆”,也是编辑们着意设计“旁批”的一章。因而研读时应调动多种朗读方式去朗诵,去品读,并认真回答“旁批”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孔乙己》《药》《祝福》等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就练习三的答案作点提示:作品最后以讽刺看客作结,解剖中国人的灵魂,揭示国民的劣根性,以唤醒那沉睡的民从,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

三、拓展探究

1设想:安排一课时,用于鉴赏要点(即分析人物形象、归纳艺术特色),处理练习,为“单元说明”中提出的“理解”“体会”“把握”等要求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2步骤:结合练习一,探讨《阿Q正传》的创作意图,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如有必要,可简要介绍一下写作背景,让学生阅读文后所附王富仁的《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结合练习二和练习五,概括阿Q的性格特征,认识阿Q的“精神胜利法”,启发学生就“人要不要一点阿Q精神”展开讨论。同时,引导学生简析赵太爷父子和假洋鬼子的形象。

结合练习四,理解小说的艺术特色。关于“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主要由教师讲授;关于“白描的手法”,尽可能让学生找出例证;关于“杂文式的笔法”,略举一两个例子即可。

练习六安排在课外完成。

教案点评:

《阿Q正传》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昆仑,在世界文学中也是一流的精品。这样千古不朽的名著,理应全面、深入研读之,以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目的。为此,教学该文时可安排6课时,重点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哀,把握作品语言的独特风格。

教案示例2

【重点】

1了解鲁迅及其作品创作思想

2理解典型人物阿Q的典型性格

3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和性格化的细节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4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5理解精神胜利法的实质

【难点】

1作品中反映出的社会生活

2作品中涉及的国民性、革命、妇女、传统等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关于鲁迅及其创作

(1)少年时家道衰落;

青年时留学日本,希望以医学拯救祖国;

弃医从文,力求改变国人的精神;

从日本回国,创办《新青年》;

发表了《孔乙己》《药》等短篇小说和大学杂文。

(2)鲁迅的创作

鲁迅的作品大体可分为小说、教文、散文诗和杂文,现归类如下:

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朝花夕拾》

散文诗——《野草》

杂文——《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