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艺术类院校陆续进行了三试。艺考依然“热度不减”,竞争可谓异常激烈。伴随着艺考而来的是关于这些漂亮艺考生整容的话题。
诚然,拥有过人的美貌在艺招时是一种优势,但是却不是决定因素。如果把艺考的赌注仅仅压在一张漂亮的脸蛋上实不为明智之举。
艺考中很流行这样一句话别人整了,我不整,不整就输在起跑线上”。这不禁引起我们对于所谓教育中广受争议的“起跑线”问题的思考。如果拥有过人的外在就是所谓的“赢在起跑线”,而“赢在起跑线”不过是要走艺考的“捷径”。
如果说外表是艺招的“捷径”,那么类比开来,考试作弊就是应试的“捷径”,学术造假就是获得学位的“捷径”……这些年来,这些片面“走捷径”的事件叫人悲哀。而这种“走捷径”教育出来的人,自然也会认为污染环境带来的经济效益当然是发展的“捷径”。这种思维模式教育出来的人,将只会关注目的,不再关注问题的过程。
就艺术类招生而言,到底招的是什么?不少考生以为所谓的艺招就是单纯拼颜值。这种肤浅浮躁的认识让他们把“整容与否”奉为圭臬,视为“捷径”。而一头扎进这种“捷径”里,很容易造成非黑即白的悲剧。因为艺考的真正实质在于考生的表演功底和综合素养。说到底,是对艺术本身的考量,偏离这个定义去谈艺考,片面追求外在“捷径”,就等于忽略了真正的风景。这种一心“走捷径”的人,即使做了演艺人员,也会出现只有外在而没有演技的悲哀。
许多“走捷径”的艺考生羡慕明星的光鲜靓丽,片面地把他们的成功归结到过人外表,却忽略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辛苦付出。对于从事艺术的人而言,在北电、中戏这样的艺术专业学校的求学经历,不过是一种入门经历。真正的艺术之路都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与洗礼。而这些踏踏实实的脚步走出来的才是艺术的真谛。这显然不是单单通过整容——这个所谓的“走捷径”可以收获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