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15年联合招收澳门保送生简章已经发布,同济大学2015年联合招收澳门保送生保送条件如下:
⑴ 报考同济大学的保送生必须品行端正,成绩优秀,身心健康,一般高中文化成绩排名应在年级前五名之内。
⑵ 对同济大学专业学科具有明显兴趣,具备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
中国教育在线数据库显示,同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始终注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均衡发展,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同济大学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10个门类。现有本科招生专业7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涵盖一级学科5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涵盖一级学科3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其中,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培育)3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17个。
学校拥有专任教师2786人,其中教授855人,副教授143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学者28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讲座)教授28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2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
同济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视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和崇高使命。学校确立了“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成为具有“工程基础、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四个方面综合特质的“专业精英,社会栋梁”。同济大学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百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近30万高素质人才,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医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有140余人。
同济大学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在对德为主的合作基础上,以对欧洲合作为中心,拓展北美、辐射亚非,先后建立了中德学院、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中意学院、中西学院、中芬中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和研究中心(上海)等8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众多跨国企业共建了研究中心。学校先后发起成立了“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和“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当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是亚太地区第一所被授予“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的高校。
同济大学在本科生培养中实施3个“600”和3个“300”交流计划:3个“600”即针对欧美为主的高水平大学实施每年大约600人双学位、600人学分互认、600人短期交流;3个“300”即与港澳台高水平大学实施每年300人双学位、300人学分互认、300人短期交流。
同济大学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国内第一个“海底观测研究实验基地”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先后承担完成一系列国家重大科研专项、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在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交通智能诱导、污水处理、新能源汽车研发、国产化智能温室、大洋钻探、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