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具有保送资格的,主要有五大学科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和全国总决赛一二三等奖,科技方面的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以及省级优秀学生。学科竞赛和科技获奖名单都能在高三前半学期内出来,赶得上保送生报名和选拔考试,省级优秀名单通常在高三下学期才出来,保送生选拔已经结束了,所以省级优秀生尽管获得了保送资格,但基本上用不到了。
保送生录取,一般有四个阶段:学科竞赛的全国总决赛现场,高校直接面试签约,不用参加保送生考试;高校对具备保送资格、初选通过学生的保送考试(笔试+面试),也就是现在正在报名的保送生招生考试;保送生考试未通过,同时报考自主招生时成绩突出的,转保送录取;在自主招生中表现突出,在之后获得保送资格(如省级优秀)的,可以向高校申请转保送。绝大多数保送生,都是通过保送考试被录取的。
学科竞赛获奖者,是保送生的主要部分。通过学科竞赛获得保送资格的学生,大都将保送目标定位清北,因为有20分照顾加分,还可以获得清北的自主招生,即使保送清北没成功,通过高考进入清北的可能性也很大。所以看起来获资格者总保送通过率不是很高,其实是多数人都将目标定在了清北的缘故,如果报考清北以外的高校,保送通过的可能性会高的多。事实上,在清北之外,很多学生也选择保送到了中科大、南开、复旦、上交大、浙大等高校。
学科竞赛获取资格(人数)中,近几年结果,物理和数学资格,获清北保送的比例在78%左右;化学资格,获清北保送的比例在48%左右;信息资格,获清北保送的比例在35%左右;生物资格,获清北保送的比例在30%左右。
科技活动获奖资格,获清北保送的比例也在30%左右。
在清北之间,数学和化学竞赛生,保送到北大的比例略大;物理,统计上保送到清华的比例大;生物和信息,保送到清华的比例略大。这和两校理科、工科的专业性质有关。近年,清华的基础学科发展迅速,对保送生的吸引力加大,在一个院校内,专业的选择面更大、更灵活。
今年的保送考,清北两家继续撞车,学生只能选出一家报考。
在笔试方面,清华改革较大,只考两科,更加强调专业优势,对那些单科突出、或者有偏科的同学来说是好消息,但因为它要通过两科成绩拉开梯度,不排除单科考试难度加大的可能;北大这边,笔试还是常规五科,仍然强调全面发展,对全科优秀的考生有利。
面试方面,清华可能仍是三对一,要求学生个人表达能力强,综合素质强;北大可能仍是无领导小组面试,要求学生有领导才能,全局观念,团队精神。
今年,清北保送生录取人数,应该和去年基本持平。11年,清华百年校庆,保送生录取比例很高。之外,两校近年录取人数总体平稳。
明年,学科竞赛将取消保送资格(进入国家集训队仍有保送资格),清华招办于主任,也有表明,在自主招生方面会向竞赛生倾斜接轨,确保真正有能力有特长的学生,获得相应的培养。这一点,在某学科决赛现场,也得到了别家高校的认同,所以对真正热爱学科竞赛的孩子来说,没有了保送,高校也会通过其它途径关注的。
以下是寸草统计的近年获保送资格(人数)的保送通过率,供13年有保送资格的孩子参考。数据来源于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以当年有资格人数统计。该资格的获得,可能是高三获取的,也可能是高一、高二就获得的资格。在一门学科竞赛上或科技方面,取得的多个资格(比如连年省级一等奖、或省级一等奖和国家一二三等奖,或者同时获得小科学家称号和科技创新),按一人次统计;但如果一个同学在多个学科竞赛或科技方面获得资格,则分别统计(如某同学在数学、生物竞赛同时获得保送资格,则这两个学科分类上都会统计该同学),便于获取该类资格的同学比较、参考。
近年保送资格、保送通过人数、保送清北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