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景仄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为了让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清华大学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改革,以及各大类的亮点和优势所在,我们特别推出“招生大类抢鲜看”栏目,带领大家在深度了解各大类的基础上,把握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脉络。
本期我们将为您解读计算机大类的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更好的清华等你来!
计算机大类看点
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顶尖学者大师为本科生授课;与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普林斯顿等国际顶尖计算机高校设立本科生交换、联合培养学位项目;每年出国访问,短期交流和联合培养的学生达300人次以上。清华大学计算机类毕业生在全球信息领域具有高认可度。
21世纪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深入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互联网贯通全球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信息革命永恒不变的技术核心。全球的经济已经步入了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创新发展的时代。
近年来我国在“互联网+”的发展浪潮推动下,互联网经济在GDP中占比持续攀升,互联网企业市值规模迅速扩大,在全球的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工智能兴起,将会极大地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相关“新行业”也将带来“新职位”,计算机学科的人才需求与日俱增。
大类专业整体介绍
清华大学计算机学科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始终肩负着发展我国计算机科学研究事业、培养国家计算机事业高层次人才的历史任务。经过近60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计算机学科中学科全面、实力雄厚、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计算机学科。
清华大学计算机类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三个一级学科,相关院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学院以及交叉信息研究院(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师资队伍
计算机大类拥有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共有教授55人,副教授75人。其中,图灵奖获得者1人,院士6人,IEEE Fellow 6人,ACM Fellow 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千人计划”13人(含青年千人11人),“万人计划”4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其中包括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简称“姚班”)的创始人、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先生;著名软件领域专家、全国创建软件学院工作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孙家广院士;国内互联网的主要开拓者、全球最大的国家学术网创始者以及国内下一代互联网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吴建平院士等。他们活跃在本科生教学一线,计算机类的本科生都有机会和学术大师面对面交流。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清华大学计算机类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注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通识教育;以创新意识养成为核心,培养与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等世界一流计算机顶尖高校毕业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计算机大类现设有高性能计算、网络技术、软件工程、人机交互与媒体、智能技术与系统、网络空间安全、信息管理、理论计算机科学、量子计算、类脑计算等研究方向;与麻省理工、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密西根、滑铁卢等大学设有联合研究中心;与国内外著名信息技术企业建立了面向教学或科研的联合实验室,并设有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和教育部信息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研项目支撑平台。
交流合作
本大类面向计算机科学前沿领域开设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全英文专业课程30余门,施行“因材施教”和“深耕精耕”相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国际学术交流与专业实践,组织高水平国际会议,邀请顶尖学者来访授课讲学,致力于营造国际化培养氛围以及多方位、多层次的高端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各院系和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学生交流项目,同时也设立了学生交流专项基金予以支持;还与加州伯克利、卡耐基梅隆、滑铁卢等大学计算机领域的高水平教学机构建立了联合学位培养项目,参与项目的同学可以同时获得清华与相应高校双方授予的学位。本大类每年出国访问、短期交流和联合培养的学生达300人次以上,为学生提供国际化交流平台。
毕业去向
本大类就业前景极其广阔。近年来, 计算机大类毕业生就业供求比例在1:15 以上。
本大类本科生毕业后有41%左右获得本校推荐免试直读硕士和博士的机会,在清华继续学习;36%左右选择前往国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17%左右为定向培养或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单位包括国内外著名IT企业,也有部分学生选择自主创业。
专业细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1958年建系以来,形成了全面的学科体系,现设有高性能计算、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人机交互与媒体集成、智能技术与系统等5个研究所和多个国家重点支持的科研教学机构,与国内外著名信息技术企业建立了面向教学或科研的联合实验室。
软件学院
软件学院是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文批准成立的首批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创始人孙家广院士现任教育部软件工程教指委主任。学院下设软件系统与工程、信息系统与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学与可视化、可信网络与系统四个研究所。学院以推进办学机制改革,探索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层次、创新性、应用型软件人才为使命,坚持“质量第一、素质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办学宗旨,遵循“练中学、练中闯、练中创”的实践教学思想,追求并践行精品教育。学院入选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有5个专业方向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交叉信息研究院
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简称“姚班”),是由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2000年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于2005年创办,专注于培养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本科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竞争力的领跑国际的拔尖创新人才,重点着眼于计算机科学与物理学、数学、生命科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学科交叉培养。
专业确认方案
学生在入学后第二学期中段(约4月份),在尊重自身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各院系资源保障的情况,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所学专业,并在大一第二学期结束后进入各个院系,开始专业学习。
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通过自主招生和高考录取后的校内二次招生完成专业确认。
首席教授
吴建平
吴建平,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院长、信息化技术中心主任。
担任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专家委员会主任和网络中心主任,下一代互联网核心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IEEE Fellow(2012)。
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8)、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0)和何梁何利科技奖(2008)。获国际互联网协会ISOC最高奖:乔纳森•帕斯塔尔奖(2010)。
长期致力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工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在互联网工程设计建设、核心装备自主研制和体系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