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大纲发布,题型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现代文阅读题不再设置“选考内容”和“必考内容”,所有文本为必考!
请看预测的试卷结构(以全国课标卷1为例)
试卷结构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4.客观题(选择题)(3分)
将原来的多项选择题改为单项选择题(四选一)
5.主观题(4分)
6.主观题(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7.客观题(多项选择题)(4分)
将原来的多项选择题改为“不正确的两项”。
8.主观题(4分)
9.主观题(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11、12、13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15题:
14.客观题(侧重于句意理解、表现手法,形式为五选二的多项选择题)
15.主观题。(侧重于思想内容)
(三)名句默写(5分)
16.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21题。
原题内容不变。
四、写作(60分)
啥叫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
论述类文本:时评、书评、政论文、学术论文、杂文等;
文学类文本:小说、散文为主;
实用类文本: 新闻、人物传记、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看懂考纲变化了吗?
原先只需要2篇现代文阅读,现在需要做完3篇,
2017年高考的孩纸真的是很命苦!
增加了阅读量,增加了选择题的比例,对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篇现代文阅读,必定会导致部分学生做不完试题,提升了语文的区分度。
对选择题的做题技巧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简直是难上加难!
在2017高考中,语文将是最坑你的一科!没有唯一!
啥叫“得语文者得天下”,这回懂了吧!
多么痛的领悟!
变化二
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弱化死记硬背能力,引导学生从知识化表述向能力表述转变。
该如何拯救你,高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突破技巧
一、“观其大略”
面对一篇文章,先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大致内容。是议论文,则把握中心观点;是散文,则看懂描写对象,抒情基调;是小说,则抓住中心人物。诀窍:一看前端标题,二看文后注释。
二、“剔肉存骨”
作家在写文章前都要先搭一个架子,然后组织材料。这个架子,体现了文章的整体思路。好的文章,材料附着在架子上,就像肉附着在骨头上。因此,要理清思路,就必须先将这些“肉”剔除。是议论文,则将各种论据剔除,包括事例论据,引用论据,比喻 论据。是散文,因为“形散神聚”,则将体现“神”的抒情议论性语句保留,其他部分剔除。材料一经剔除,文章的整体思路就水落石出了。
三、“定点扫描”
完成以上两步后,正式开始答题。首先“定点”,即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将题目和文章对应起来。找到了出题点,就进入“扫描”阶段。以出题点为中 心上下“扫描”,寻找答题点。一般地说,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就在上文,比喻句所说明的事物也在它的上文;观点句的理解要看它的下句,材料所说明的观点要看它 前面的议论句;说明文和议论文每段的中心句一般在段首,散文的主旨句往往在抒情议论性语句中。找到了答题点,还要注意答题方式。多数情况下,可直接摘引原 文中的语句作答。如果题目要求你“概括”“归纳”,则必须通观全段甚至全文,将要点整合,用流畅的个人语言来表达。
四、“瞻前顾后”
命题者拟题是从整体上来设计的,几道题由浅入深,题与题之间既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系。一般地说,应从第一题入手,循序渐进地答题。但有时也可前后参照,从题目之间的关联性上得到启发,从而更直捷更快速地找到答案,或验证答案。
中国名校自主招生网老师想问大家:高考语文与传统文化如何联姻?
1.考查对联与场合的对应
对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常盛常新。
这种能综合考查考生语文素养的好题型,对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考链接:(2016年江苏卷第5题)
2.考查不同年龄的特殊称谓
年龄文化为中国五千年精神文明所衍生,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高雅称谓。
高考链接:(2016年天津卷第4题)
3.考查诗歌中的对仗常识
对仗一般有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等几种。目前高考考查的多是工对,工对一般对仗工整严谨,如李白《塞下曲》:“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但是在备考时要有所拓展,做到有备无患。如宽对,词性相同,但不同类别的词语相对。如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
高考链接:(2016年上海卷第13题)
4.判断文化(史)常识正误
广义的文学常识涵盖文化和文史常识,包括古代职官、教育科举、古代刑律、天文历法、地理山水、礼仪习俗、名号称谓、饮食起居、歌舞艺术、古代服饰等,考生要广泛涉猎。今年全国卷3套试卷都结合文言文进行了考查。
高考链接:(2016年全国Ⅲ卷第5题)
5.考查应用文体用语是否得体
近年来,语言得体试题频频登陆高考试卷,并越来越紧贴现实生活,突出语言的实际运用。
高考链接:(2016年山东卷第18题)
6.挖掘诸子散文的政治智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政治智慧、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用现代眼光对其进行省察,可以为人们认识自我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启迪,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可以作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南。
高考链接:(2016年浙江卷第24题)
7.考查援引诗词与是否合乎语境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伤情离别、吊古怀今、社会生活、政治风云,无不在诗词中体现。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替,古老的诗词仍以它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能否根据语境准确援引古典诗词相关名句是一个人良好综合素养的外映,是一个人魅力四射的文化名片。
高考链接:(2016年江苏卷第3题)
当然,传统文化与当下高考智慧联姻的方式远不止这七种,高考就是一场公益性、益智性的文字游戏,要想在这个游戏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广泛积累,深度阅读,舍此别无它途。(整理自网络 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
这样的资讯可以从关注中国名校自主招生网开始,把握自主招生最新动态、 解读2017年自主招生的最新政策、提供自主招生个性建议、推荐自主招生精品课程,最权威最及时的信息平台,助你圆梦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