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公布了新修订的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作为年度性的例行修订,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在坚持总体框架稳定的前提下,依据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国家课程标准调整以及考生实际水平变化,对考试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和优化,使之能与新课标保持较好的衔接。
调整和修订的地方都是内容优化之处
“与过去10年的考试大纲修订略有不同的是,2017年大纲修订幅度相对较大。凡是调整和修订的地方,都是内容优化之处,目的是为了减少重复备考。”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透露。
这次大纲修订是在广泛调研和听取包括高考命题专家、课程标准修订专家、教育测量专家、中学教学研究人员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意见基础上形成的。据该负责人介绍,2017年调整和新修订考试内容的主要变化是,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
“在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文件中,有一个反复出现并且不断强化的理念,就是立德树人。这也是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一个十分重要的取向与特征。”
清华大学教授、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高等教育学科评审组组长谢维和认为,本次大纲修订的一个重要取向就是立德树人。比如,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内容等,都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清华附中校长、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王殿军分析认为,《数学考试大纲》这次修订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明确提出从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的科学与人文价值3个方面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二是删去了选考模块“几何证明选讲”,这更有利于中学数学的教学和复习备考。
修订后的大纲有利于保持知识连贯性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张国辉认为,修订后的物理考试大纲将动量、近代物理等内容纳入必考,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进入高校后的继续学习。“动量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对动量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理解力学现象、掌握力学规律,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其他内容。近代物理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物质世界的本性,也可让学生初步了解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律”。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刘和平认为,本次修订体现了减少重复考查、强化学科体系的导向。考查内容删去了“几何证明选讲”模块的直接理由,是因为这部分内容考查的是初中平面几何知识,几何的主要知识内容在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中均有体现,不需要再单独列为专题考查。这也体现了对数学教育更深层次的认识。
“过去,有种看法认为,初中平面几何的知识内容在现代数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虽已不如过去重要,但这部分内容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训练是无可替代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数学能力,包括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是一种综合能力,其培养训练应体现在数学教学全过程,对数学各种能力考查应体现在数学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刘和平说,“修订后的大纲强调‘对推理论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贯穿于全卷,是考查的重点’,考查内容删去‘几何证明选讲’模块,并不意味削弱了对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
修订意在修正“考什么学什么”的教学导向
事实上,此次大纲修订在本质上也有对中学教学长期以来“考什么学什么”这种应试教育导向的纠偏作用。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标修订专家组召集人温儒敏说,以往,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个模块要求考生二选一。由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更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累,很难速成。因此,历年高考选“文学类文本”的考生很少,许多学校也都不重视“文学类文本”教学。而从人才培养的语文综合素质要求看,不光要有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对信息筛选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要有审美鉴赏能力,“这次修订把两大模块改为必考,将对一线教学中存在轻视文学审美教育的倾向起到纠偏作用”。
“大纲将‘实用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由以前的选考其一改为二者必考,以及强化检测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和传承,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提醒一线教师,高考备考工作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但总体上它依然在教学范围之内。
“此次大纲修订,老师、家长和考生没必要惊慌。2017年各学科的整套试卷难度会继续保持稳定,新加进大纲的必考内容也只是中低难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透露说,为了保证新大纲能更好指导教学备考,教育部有关部门将部署考试大纲宣传和适应性测试等工作,指导各地及时合理调整有关学科的教学安排和学生的复习备考。